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高考加分利弊分析作文素材

时间:

高考加分利弊分析作文素材2篇(关于高考的作文素材积累)

本文由吾小秘【www.wxiaomi.cn】会员分享,供您参阅。文内整理了2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1570个字,阅读大概需要4分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高考加分利弊分析作文素材2篇(关于高考的作文素材积累),供大家阅读。

高考加分利弊分析作文素材2篇(关于高考的作文素材积累)

高考加分利弊分析作文素材1

  辽宁体优生事件又有新进展:辽宁省教育厅、体育局、监察厅成立联合调查组,要求全省体优生“自证真伪”——要么签订诚信承诺书,要么签订放弃加分申请书。结果,全省1072名体优生中,270名考生放弃加分资格;本溪高中原有87名体优生,其中66人主动放弃加分。

  调查组表示,这些放弃加分的考生,将按取消加分后的成绩参加高考录取,辽宁省高考录取工作按计划如期进行。

  这多么所谓“体优生”主动放弃加分,坐实了此前知情人士的举报和媒体的质疑,本溪高中以及辽宁省其他一些学校,确实存在集体造假骗取高考加分问题。

  显然,这个问题不能随着一些考生放弃加分而不了了之——那些放弃加分的考生将正常参加高考录取,如此“既往不咎”显然是荒谬的,无异于姑息和纵容弄虚作假;那些签订诚信承诺书的考生的加分资格如何核实,造假链条上的其他各方(比如学校、体育测试裁判等)该承担何种责任,这些都应该有公平合理的.答案,给公众一个明确交代。

  高考加分丑闻层出不穷,各种“神通”令人眼花缭乱,对此,加强监管、严厉查处是理所应当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该好好反思一下高考加分政策本身的问题了。

  高考加分政策本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公平,即“唯分数论”并不能充分反映考生的综合素质或特长,所以要用加分政策予以弥补。可是,如此良好初衷却忽视了一个基本国情,那就是权力肆意而为、人情关系泛滥、规则意识缺失、“拼×”之风盛行。

  在此国情下,高考加分出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钱权交易,几乎是一种必然;高考加分政策的结果与初衷南辕北辙,同样是一种必然——不仅更高层次的公平如同镜花水月,连“唯分数论”最基本的公平都遭到破坏。

  高考加分中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最为刺眼,最让人难以容忍,但要看到,高考加分的弊端不仅限于弄虚作假,它还加重学生负担、强化应试教育,并且制造城乡教育不公、拉大城乡教育鸿沟。

  高考加分政策意在破除“唯分数论”,激励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可是,当素质教育的目标只是为了获得高考加分,它就异化为另一种应试教育。比如奥数,本应是少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但当它与高考加分相挂钩,就变成了一门难学的功课,比应试教育还应试教育,“对学生摧残之烈远甚于黄、赌、毒”(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语)。在素质教育的名义下,许多高考加分催生出更加疯狂的应试教育,加重了学生和学校的负担。

  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能够获得高考加分的考生,大多来自城里的重点中学,农村考生获得加分的少之又少。这不奇怪,因为城里学生有条件学习各种特长,而农村办学条件简陋,学生没条件、没机会接受素质教育,自然难以获得高考加分,在高考录取中拼不过城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高考加分政策使得城乡教育不公进一步加剧,城乡教育鸿沟越拉越大,“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农村地区抬头。

  有关部门该对高考加分政策做一次全面的利弊权衡了,光有良好的初衷是不够的,光有理论上的利好是不行的。如果高考加分政策弊大于利,并且暂时没有办法“兴利除弊”,那就不如干脆取消高考加分。这不是因噎废食,而是求真务实,是为了维护高考最基本的公平。

高考加分利弊分析作文素材2

  当2009年高考刚结束不久,新闻媒体就爆出重庆市文科状元何川洋同学(或其家长,下同)违规更改民族成份,骗取高考加分的丑闻。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发生了类似事件,有不少高考学生,利用国家高考加分的一些优惠政策,弄虚作假骗取高考加分。

  此事一处,全国一片哗然。社会上出现了“高考加分制度”是否妨碍考试公平的质疑声。在“腾讯·大渝网”所作的一项网络调查中显示:

  当被问及“你觉得加分制度利弊如何?”时,

  82.20%的人选择“加分制度不好,高考就是考生定输赢,所以就该看裸分”,

  10.17%的人选择“加分制度本身无所谓利弊”,

  07.63%的人选择“加分制度好,有些特长生、民族学生本来就该加分”。

  当被问及“你觉得加分制度该取消吗?”时,

  88.07%的人选择“该,它的取消会让高考更加公平”,

  11.93%的人选择“不该,有些人就该受保护”。

  高考加分制度是什么时候制定的?这个我确实不太了解。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不是今天才制定出来的,事实上,它已经执行了很多年了。当初制定这个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考试公平。

  是的,它的最初目的就是要保证考试公平。因为我国发展很不均衡,这不仅是在经济方面,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有的地区教育比较发达,而有的地区则相对落后,这就造成了学生起点的不同,有高有低。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我们为那些起点较低、占有教育资源较少的同学们适当的加上一些分数,缩小他们和别人的差距,保证高考这场比赛在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这样,我们便开始了给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同学们加分的制度。

  当然,除此之外,高考加分制度还有别的用途,如作为一种福利,回馈给那些为国家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们。比如说:烈士子女、艰苦行业的从业人员、为国家争得荣誉的运动员们等等,他们都享有或多或少的加分照顾。

  这样的加分制度,公平合理,公开透明,多年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一直就这么执行着。

  但是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一些高考加分丑闻公布后,大家开始质疑起这个“公平合理”的加分制度了。这个制度原本是为了保护考试公平的,而在调查中却有百分之八十多的人认为“加分制度不好”,认为“它的取消会让高考更加公平”,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这个“保证公平”的加分制度,反而被认为是“造就了不公平”呢?

  这真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现象,真不知道这些接受网络调查的人是怎么想的。难道说,是他们晕了头、瞎了眼吗?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这个有趣的现象。

  从媒体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到,何川洋的父亲叫作何业大,在重庆市巫山县招生办任职。何川洋同学骗取加分一事,正是由他父亲一手策划的。而何川洋同学就读于重庆市巴蜀中学,这所学校在重庆市非常有名,只有那些成绩最好,或家里有钱有权的学生才能就读于此学校。另外,此次事件中还有其它200多名巴蜀中学的学生牵涉其中。

  此次事件的爆发,被认为是重庆市另外一所著名中学,也是巴蜀中学的竞争对手——南开中学向有关部门告发而引起的。至于南开中学告发巴蜀中学的原因,媒体猜测是为了经济利益。

  事情败露后,重庆市有关部门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对事件进行调查,经查有31名考生有骗取加分的情况,其中巴蜀中学6名,南开中学8名。而调查组拒绝公布31名骗分考生的名单,至于拒绝公布的原因,媒体猜测是因为这31名考生家庭背景来头不小。

  一个公平的高考,就这样被钱和权搞成了不公平。而我们的加分制度,本来是为了保证困难群众子女能够公平考试,现在却成为有钱人、有权人争夺教育资源的工具,而本应从中受惠的群众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被排挤。这个制度已经失去了它“保证考试公平、服务困难群众”的特点,失去了它的原始生命力,反而造就了不公平。既然它已经失去了原始生命力,那么它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存在下去了。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群众都反感它,都认为“它的取消会让高考更加公平”的真正原因了。群众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得不到任何好处,自然会选择将它结束掉。

  设想,如果真的终结高考加分制度,那些真正值得加分的考生岂不是很亏?我想是的,对于他们来说确实不太公平。但我们再想一下,即使他们加了分,也不能从有钱人、有权人手里争取到教育资源,那么这些合理的加分又有什么用,又有什么可留恋的呢?

  至此,我们终于看到,一个为群众着想的制度,是如何被群众所抛弃的。如果再任凭钱权逞威,恐怕还会有更多的东西被群众所抛弃。

高考加分利弊分析作文素材2篇(关于高考的作文素材积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