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的知识点

时间: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的知识点(汇总3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的知识点(汇总3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的知识点1

  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内地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今地域属伊拉克)、古埃及(位于西亚及北非交界处,今地域属埃及)、古印度(位于南亚,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和中国。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的知识点2

  兴趣记忆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了力量的源泉。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情趣呢?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例如,可以用生动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情趣。在讲历史课时,教师要经常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生动的故事往往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认真学下去,达到应有的效果。

  结构梳理法

  初中生要想学好历史一定要学会梳理历史知识点的结构。即抓住每个专题的历史知识提纲挈领的进行高度归纳概括,使其在对本部分内容系统学习掌握之前,在头脑中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知识结构轮廓,给人一种一目了然之感。这样以来,就会在学习时抓住根本,同时也会消除畏难发愁的心理。然后只要本着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进行学习,所有具体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的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的知识点3

[知识要点]

  一、秦的暴政:

(1)繁重徭役:修阿房宫、骊山陵墓、修长城、修驰道等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沉重的赋税:农民要将收获的2/3上交国家。

(3)残酷的刑法:人民动不动就受到严刑峻法的处治。

  秦二世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

  1.起义的原因:

  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激起农民起义。

  直接原因:征发渔阳误期。

  2.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领导人:陈胜、吴广

  地点:大泽乡

  3.起义经过

①在陈建立政权 ②进攻咸阳

  4.结果:失败。

  5.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刘邦项羽起义.

(1)农民起义战争

  项羽: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直逼咸阳,秦灭亡。

(2)楚汉之争(公元前207--前202年)----争夺帝位。

  四、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难点解析]

  1.本课线索: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揭竿起义 刘邦项羽起义,推翻秦朝 楚汉战争 刘邦建立西汉。

  2.秦末农民起义得到天下人响应,说明了什么?

  说明秦朝统治已失去民心,推翻秦朝是人心所向。

  3.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你们战争就不会爆发。”对吗?请评述这种观点

  是错误的。

  因为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它主要表现在:(1)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2)繁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3)严酷的刑法,有族诛和连坐。(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以上几点表明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途中遇雨而误期,只是战争爆发的偶然表象。因此,如果陈胜

  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也会爆发,只不过是时间上的迟早问题。

[重点考点]

  1.秦朝的暴政有哪些?(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

  2.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秦的暴政激起农民反抗)

  3.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结果、意义?(见知识要点)。

  4.项羽破秦的重要战役是(巨鹿之战),这是推翻秦王朝的最关键的战役。

  5.西汉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公元前202年,刘邦)

  6.刘邦项羽领导的两支起义军在斗争的前期是(农民起义)战争,后期是(争夺帝位)的战争。

  7.最后推翻秦王朝的是(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一课的知识点(汇总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