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软件开发实施方案

时间:

软件开发实施方案(汇总5篇)

软件开发实施方案(汇总5篇)

软件开发实施方案1

  5、项目实施方案 组织机构

? 项目组人员组织结构

  为项目顺利启动并成功实施,确保项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层次分明又能协调配合的项目管理组织和架构就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学校的情况及所需协调资源,建立的组织结构如下。

? 公司领导小组

  项目的最高领导,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协调各自项目资源,控制项目进度、风险,进行重大决策,明确管理架构及人员,协调各自人员到位,确认项目目标系统及验收标准,对项目过程中涉及项目范围的变更内容进行确认,并审批变更,解决项目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

? 项目总监/项目经理

  项目总监是项目实施的总负责人,全权负责项目过程的管理,包括人、才、物的管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工程项目的按时、优质完成。项目总工程师分管两个分项目组,每个项目组都有项目组长,分项目组的主要职能是:项目设计、项目计划编制、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测试盒质量保证、远程支持体系的管理、用户培训、协作、验收、确保分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 商务组

  由XXXX公司的商务代表组成,负责处理与合同有关的各种商务活动,例如产品的交货、费用结算、与软件产品、硬件产品供应商的商务来往。

? QA 对项目组进行质量体系文件与本项目相关部分的应用培训;跟踪监督项目过程活动;检查项目成果是否符合规范、规定要求;动态监控质量体系执行情况;对违反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况提出改进或否决意见;及时提交质量监控报告。

? 系统集成与实施组

  项目相关硬件系统及网络方案确定;项目相关硬件系统环境及网络环境的搭建、调试;系统软件及所需工具的检查和安装;硬件系统的运行维护。? 业务组

  了解用户需要;整理撰写目标系统说明书;参加需求评审,确认最终需求;制订项目目标及验收标准;组织系统验收过程,验收最终系统。

? 开发组

  确认系统需求;撰写开发方案及各设计文档;根据编码规范,对系统进行编码实现;对完成的模块采用白盒测试方法进行自测;对提交测试组测试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开发组下设四个开发小组

  1)规划组:负责学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采购项目规划

  2)需求调研组:负责学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采购项目需求调研 3)开发组:负责学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采购项目的开发

  4)测试组: 搭建测试环境,确定测试方案;撰写测试计划及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提交各问题表及测试报告;对修改完成的版本进行回归测试。? 培训组 进行用户培训。? 支持服务组

  对系统的软硬件运行进行维护;对系统运行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并转交开发组;对系统运行中产生的一般性故障进行维护。

  风险管理

  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包括已成功规避的风险都在项目结项时进行总结并积累下来,形成风险操作指南,作为后期项目的一个参考。项目在立项阶段制定该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每个阶段都更新相应的《风险列表》,针对风险列表中各风险进行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有效规避风险。

?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包含两方面内容:识别哪能些风险可能影响项目进展及记录具体风险的各方面特征。风险识别不是一次性行为,而应有规律的穿整个项目中。

  项目的有效沟通也是项目成败的关键,通常项目过程中项目组成员之间或与客户之间一般都通过语言沟通交流,领导和员工间通过开会布置任务,容易造成文档、资料丢失和事后检查困难等。针对这类问题,公司制定的《项目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项目交流制度方式、时间、频度,包括项目过程中项目组与客户交流、部门之间交流、部门内部交流、项目组内部交流过程的规范,并要求在《项目总体计划》中确定下来,保证项目过程中沟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 风险量化

  风险量化涉及到对风险和风险之间相互作用的评估,用这个评估分析项目可能的输出。这首先需要决定哪些风险值得反应。风险由于包括诸多因素而较复杂,这里就部分因素列举如下:

? 风险对策研究

  风险对策研究包括对机会的跟踪进度和对危机的对策的定义。对危胁的对策大体分以下三点:

  避免--排除特定危胁往往靠排除危胁起源。项目管理队伍绝不可能排除所有风险,但特定的风险事件往往是可以排除的。

  减缓--减少风险事件的预期资金投入来减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减少风险事件的风险系数,或两者双管齐下。

  吸纳--接受一切后果。这种接受可以是积极的(如制定预防性计划来防备风险事件的发生),也可以是消极的。

? 风险对策实施控制

  风险对策实施控制包括实施风险管理方案以便在项目过程中对风险事件做出回应。当变故发生时,需要重复进行风险识别,风险量化以及风险对策研究一整套基本措施。就算最彻底和最复杂的分析也不可能准确识别所有风险以及其发生概率,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此控制和重复是必要的。

  质量保证

? 项目承建方质量方针

  始终如一地从用户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优化从供应商到客户这一流程的所有重要环节,使用户利益最大化是项目承建方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 持续改进是项目承建方每个员工的责任

  项目承建方每一名员工都认识到质量对于项目成功的重要性,质量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不断寻求更理想的提高质量的途径,不断加强生产优质产品、提供卓越服务的主动精神、专业技能和生产过程能力。

? 质量保证活动

  每个项目都有一个专职QA对项目过程进行跟踪,在项目立项阶段由QA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并根据该计划对项目各过程进行跟踪,主要包括:

  代表开发小组与用户进行访谈、交流,与用户之间的交流通道,对项目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以《QA报告》的形式提交项目组。

? 组织并参与评价项目各阶段的评审 跟踪项目需求,重点监控项目过程变更的数量,并填写相应记录表格;监控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需求的一致性。

? 定期与用户进行沟通,进行用户满意度跟踪与调查

  在项目需求确定后,与项目承建商共同商定《系统验收标准》和客户测试的《测试方案》确认,保证测试过程目标明确性和有效性。

  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是指对工作成果(主要是代码和文档)进行版本管理,保证所有工作成果的完整性和跟踪性。

  配置管理是对工作成果的一种有效保护。整个机构应当统一使用配置管理软件(包括文档管理软件和代码管理软件)。任何项目成员都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的流程如图所示,关键活动是“制定配置管理计划”、“文档管理”和“代码管理”。

? 配置管理需要记录每一配置对象的创建、变更及消亡情况。? 配置管理员需要及时填写配置管理报告。

? 在任意配置对象出现变更时,该对象必须做备份,且该备份不能将原来的备份覆盖,直至该配置对象被评审通过形成基线后,可以只保留最近的备份。

? 在项目出现反复或失误时,配置管理人员必须能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最近的回溯点版本。

? 配置管理员必须能够对每一次修改的主要责任人进行准确的定位,同时也必须对每一次修改的根本原因有准确的了解,必要时应能拿出充分的材料。

  文档管理

  项目文档管理包括规范相关文档管理和项目过程文档管理。

  规范相关文档主要用于指导项目各阶段操作内容,详细说明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及产生的阶段成果,保证各项目都能够按照科学的有成功先例的项目模式执行。在项目立项阶段,该项目QA会与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特点共同确定该项目所使用的规范,形成实施项目过程指导,作为该项目过程的执行规范;

  项目过程文档指本项目在各阶段产生的阶段成果,包括需求阶段的目标系统说明书、计划阶段产生的项目工作手册或项目总体计划、设计阶段产生的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和设计文档等,保证下一阶段与上一阶段工作的延续性与一致性。

  为避免出现项目过程中抛开文档,自行开发,导致项目结束时才发现文档与系统根本不相关的现象,项目承建方对项目过程中的文档管理采用一套完整的流程,有独立于项目组的SCM(配置管理工程师)专职保证项目过程中能够提取出的文档与目标系统是一致的。所有项目过程中的变更都必须经SCCB审批后才能够进行变更,变更内容入库只有该项目SCM才能够进入基线库进行更新,而项目过程中的最终版本和项目验收标准版本都是从基线库中提取,从而保证项目过程中文档与系统的一致性。

  测试管理

  专门成立独立于开发的项目测试组,由受过专业测试培训的人员组成,保证测试过程的相对独立性,也保证测试的有效性。测试人员在项目立项阶段就会参与到项目中,保证了对项目需求的了解。

? 测试工作流程

  测试方法采用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测试过程分为业务模块测试、系统测试、整体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功能测试、可靠性、安全性、性能、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平台移植性、与其它系统的接口等测试,测试数据由测试人员通过撰写《测试用例》的方式进行准备,测试结果以《测试报告》的方式进行反馈。测试过程遵循公司《测试流程规范》,保证测试过程所有问题的有效解决。

? 需求阶段测试流程

  在项目需求确定后,与项目承建商共同商定《系统验收标准》和客户测试的《测试方案》确认,保证测试过程目标明确性和有效性。

  测试可以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类;单元/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压力测试,性能测试。

? 单元/集成测试阶段流程

? 系统测试阶段流程图

? 压力测试流程

  说明:压力测试为模拟用户正常使用时,系统正常工作的最小时间。

? 性能测试流程

  说明:测试系统的崩溃极限(最多使用人数和数据库的极限容量)。

  用户评价

  本阶段由客户项目组成员完成,包括以下步骤: ? 设计用户接受程度测试的标准 ? 测试队伍的培训 ? 设计测试的文档和数据

? 进行用户接受测试,允许用户评定交付的系统是否依据已达成协议的未来的流程进行设置并执行完成的。这个测试包括所有终端对终端的程序、在线业务流程、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如果有的话)等而不仅仅是系统本身的测试。

  项目验收

  在项目试运行阶段接近结束时,项目经理应提前准备发布正式版本,确保项目验收前,客户现场所用版本为正式版本。在试运行阶段结束后,项目经理根据客户方提出的验收标准(可包括:系统功能验证、性能测试以及培训效果测试等),拟定验收方案并向客户方提出验收申请同时准备相关验收资料。

  在验收方案经过客户方审核确认后,由项目经理协助客户方依据验收方案进行项目验收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同时将项目试运行记录整理后归档。

  项目保障

? 高层领导的参与和支持 ? 业务部门领导的支持 ? 高效的项目实施组织 ? 全面的知识培训

? 严格的项目管理(计划管理、项目组织、项目实施范围控制、报告和决策机制)? 定期的质量检查 ? 基础数据规范和准确

? 避免日常工作和本项目实施的冲突

软件开发实施方案2

----

  5、项目实施方案

组织机构

  项目组人员组织结构

  为项目顺利启动并成功实施,确保项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层次分明又能协调配合的项目管理组织和架构就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学校的情况及所需协调资源,建立的组织结构如下。

  公司领导小组

  项目的最高领导,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协调各自项目资源,控制项目进度、风险,进行重大决策,明确管理架构及人员,协调各自人员到位,确认项目目标

  系统及验收标准,对项目过程中涉及项目范围的变更内容进行确认,并审批变更,解决项目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

  项目总监 / 项目经理

  项目总监是项目实施的总负责人,全权负责项目过程的管理,包括人、才、物的管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工程项目的按时、优质完成。项目总工

  程师分管两个分项目组,每个项目组都有项目组长,分项目组的主要职能是: 项目设计、项目计划编制、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测试盒质量保证、远程支持体系的管理、用户培训、协作、验收、确保分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商务组

  由 XXXX公司的商务代表组成,负责处理与合同有关的各种商务活动,例如产品的交货、费用结算、与软件产品、硬件产品供应商的商务来往。QA

  对项目组进行质量体系文件与本项目相关部分的应用培训; 跟踪监督项目过

  程活动;检查项目成果是否符合规范、规定要求;动态监控质量体系执行情况;

  对违反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况提出改进或否决意见;及时提交质量监控报告。

  系统集成与实施组

  项目相关硬件系统及网络方案确定; 项目相关硬件系统环境及网络环境的搭

  建、调试;系统软件及所需工具的检查和安装;硬件系统的运行维护。

-------

  业务组

  了解用户需要;整理撰写目标系统说明书;参加需求评审,确认最终需求;制订项目目标及验收标准;组织系统验收过程,验收最终系统。

  开发组

  确认系统需求; 撰写开发方案及各设计文档; 根据编码规范,对系统进行编码实现;对完成的模块采用白盒测试方法进行自测; 对提交测试组测试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开发组下设四个开发小组

  1)规划组:负责学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采购项目规划

  2)需求调研组:负责学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采购项目需求调研

  3)开发组:负责学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采购项目的开发

  4)测试组: 搭建测试环境,确定测试方案;撰写测试计划及测试用例;

  对系统进行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提交各问题表及测试报告; 对修改完成的版本进行回归测试。

  培训组

  进行用户培训。

  支持服务组

  对系统的软硬件运行进行维护; 对系统运行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并转交开发组;对系统运行中产生的一般性故障进行维护。

风险管理

  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包括已成功规避的风险都在项目结项时进行

  总结并积累下来,形成风险操作指南,作为后期项目的一个参考。项目在立项阶

  段制定该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每个阶段都更新相应的《风险列表》,针对风

  险列表中各风险进行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有效规避风险。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包含两方面内容: 识别哪能些风险可能影响项目进展及记录具体风

  险的各方面特征。风险识别不是一次性行为,而应有规律的穿整个项目中。

-------

  项目的有效沟通也是项目成败的关键,通常项目过程中项目组成员之间或与客户之间一般都通过语言沟通交流,领导和员工间通过开会布置任务,容易造成文档、资料丢失和事后检查困难等。针对这类问题,公司制定的《项目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项目交流制度方式、时间、频度,包括项目过程中项目组与客户交流、部门之间交流、部门内部交流、项目组内部交流过程的规范,并要求在《项目总体计划》中确定下来,保证项目过程中沟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风险量化

  风险量化涉及到对风险和风险之间相互作用的评估,用这个评估分析项目可能的输出。这首先需要决定哪些风险值得反应。风险由于包括诸多因素而较复杂,这里就部分因素列举如下:

  风险对策研究

  风险对策研究包括对机会的跟踪进度和对危机的对策的定义。对危胁的对策大体分以下三点:

  避免--排除特定危胁往往靠排除危胁起源。项目管理队伍绝不可能排除所有风险,但特定的风险事件往往是可以排除的。

  减缓--减少风险事件的预期资金投入来减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减少风险事件的风险系数,或两者双管齐下。

  吸纳--接受一切后果。这种接受可以是积极的(如制定预防性计划来防备风险事件的发生),也可以是消极的。

-------

  风险对策实施控制

  风险对策实施控制包括实施风险管理方案以便在项目过程中对风险事件做

  出回应。当变故发生时,需要重复进行风险识别,风险量化以及风险对策研究一

  整套基本措施。就算最彻底和最复杂的分析也不可能准确识别所有风险以及其发

  生概率,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此控制和重复是必要的。

-------

质量保证

  项目承建方质量方针

  始终如一地从用户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优化从供应商到客户这一流程的所有重要环节,使用户利益最大化是项目承建方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持续改进是项目承建方每个员工的责任

  项目承建方每一名员工都认识到质量对于项目成功的重要性,质量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不断寻求更理想的提高质量的途径,不断加强生产优质产品、提供卓越服务的主动精神、专业技能和生产过程能力。

  质量保证活动

  每个项目都有一个专职 QA对项目过程进行跟踪,在项目立项阶段由 QA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并根据该计划对项目各过程进行跟踪,主要包括:

  代表开发小组与用户进行访谈、交流,与用户之间的交流通道,对项目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以《 QA报告》的形式提交项目组。

  组织并参与评价项目各阶段的评审

-------

  跟踪项目需求,重点监控项目过程变更的数量,并填写相应记录表格; 监控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需求的一致性。

  定期与用户进行沟通,进行用户满意度跟踪与调查

  在项目需求确定后,与项目承建商共同商定 《系统验收标准》 和客户测试的《测试方案》确认,保证测试过程目标明确性和有效性。

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是指对工作成果(主要是代码和文档)进行版本管理,保证所有工作成果的完整性和跟踪性。

  配置管理是对工作成果的一种有效保护。整个机构应当统一使用配置管理软件(包括文档管理软件和代码管理软件)。任何项目成员都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的流程如图所示,关键活动是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文档管理”和“代码管理”。

  配置管理需要记录每一配置对象的创建、变更及消亡情况。

  配置管理员需要及时填写配置管理报告。

  在任意配置对象出现变更时,该对象必须做备份,且该备份不能将原来的备份覆盖,直至该配置对象被评审通过形成基线后,可以只保留最近的备份。

  在项目出现反复或失误时,配置管理人员必须能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最近的回溯点版本。

  配置管理员必须能够对每一次修改的主要责任人进行准确的定位,同时也必须对每一次修改的根本原因有准确的了解,必要时应能拿出充分的-------

  材料。

文档管理

  项目文档管理包括规范相关文档管理和项目过程文档管理。

  规范相关文档主要用于指导项目各阶段操作内容,详细说明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及产生的阶段成果,保证各项目都能够按照科学的有成功先例的项目模式执行。在项目立项阶段,该项目 QA会与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特点共同确定该项目所使用的规范,形成实施项目过程指导,作为该项目过程的执行规范;

  项目过程文档指本项目在各阶段产生的阶段成果,包括需求阶段的目标系统说明书、计划阶段产生的项目工作手册或项目总体计划、设计阶段产生的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和设计文档等,保证下一阶段与上一阶段工作的延续性与一致性。

  为避免出现项目过程中抛开文档,自行开发,导致项目结束时才发现文档与系统根本不相关的现象,项目承建方对项目过程中的文档管理采用一套完整的流程,有独立于项目组的 SCM(配置管理工程师)专职保证项目过程中能够提取出的文档与目标系统是一致的。所有项目过程中的变更都必须经 SCCB审批后才能够进行变更,变更内容入库只有该项目 SCM才能够进入基线库进行更新,而项目过程中的最终版本和项目验收标准版本都是从基线库中提取,从而保证项目过程中文档与系统的一致性。

-------

测试管理

  专门成立独立于开发的项目测试组,由受过专业测试培训的人员组成,保证测试过程的相对独立性,也保证测试的有效性。测试人员在项目立项阶段就会参与到项目中,保证了对项目需求的了解。

  测试工作流程

  测试方法采用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测试过程分为业务模块测试、系统测试、整体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功能测试、可靠性、安全性、性能、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平台移植性、与其它系统的接口等测试,测试数据由测试人员通过撰写《测试用例》的方式进行准备,测试结果以《测试报告》的方式进行

-------

  反馈。测试过程遵循公司 《测试流程规范》,保证测试过程所有问题的有效解决。

  需求阶段测试流程

  在项目需求确定后,与项目承建商共同商定 《系统验收标准》 和客户测试的《测试方案》确认,保证测试过程目标明确性和有效性。

  测试可以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类;单元 / 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压力测试,性能测试。-------

  集成测试阶段流程 / 单元

  系统测试阶段流程图

-------

  压力测试流程

  说明:压力测试为模拟用户正常使用时,系统正常工作的最小时间。

  性能测试流程

  说明:测试系统的崩溃极限(最多使用人数和数据库的极限容量)。

用户评价

  本阶段由客户项目组成员完成,包括以下步骤:

  设计用户接受程度测试的标准

  测试队伍的培训

  设计测试的文档和数据

  进行用户接受测试,允许用户评定交付的系统是否依据已达成协议的未

  来的流程进行设置并执行完成的。这个测试包括所有终端对终端的程序、-------

  在线业务流程、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如果有的话)等而不仅仅是系统本

  身的测试。

项目验收

  在项目试运行阶段接近结束时,项目经理应提前准备发布正式版本,确保项

  目验收前,客户现场所用版本为正式版本。在试运行阶段结束后,项目经理根据

  客户方提出的验收标准(可包括:系统功能验证、性能测试以及培训效果测试等),拟定验收方案并向客户方提出验收申请同时准备相关验收资料。

  在验收方案经过客户方审核确认后,由项目经理协助客户方依据验收方案进

  行项目验收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同时将项目试运行记录整理后归档。

项目保障

  高层领导的参与和支持

  业务部门领导的支持

  高效的项目实施组织

  全面的知识培训

  严格的项目管理(计划管理、项目组织、项目实施范围控制、报告和决

  策机制)

  定期的质量检查 基础数据规范和准确

  专业资料 学习资料 教避免日常工作和本项目实施的冲突

  育培训 考试 建筑装潢资料

---

软件开发实施方案3

  软件开发方案

  所有的项目软件开发过程都应遵循一个生命周期模型,在软件的开发策划期间,需要仔细考虑项目的特征和目标,然后选择生命周期模型。在本项目中,本投标单位将选用常用的瀑布型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只有当一个阶段的文档已编制好,且该阶段的产品得到质量保证人员(SQA)认可后,该阶段才算完成。测试或验证在每个阶段都必须执行;一旦产品完成提交用户,其后的任何修改均属于维护阶段。

  在瀑布型模型中,主要定义的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代码实现、测试。?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和分析,获取用户需求并定义产品需求。需求分析的输出文档是《需求分析说明书》(RAS)。

《需求分析说明书》(RAS)将用客户语言来描述系统需求,其主要的目的是作为与用户沟通并达成一致的基础。这些需求需要用户参与进行评审,并得到用户的确认。然后对用户需求进行细化,对比较复杂的用户需求进行建模分析,最终形成面向软件产品的软件需求说明。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包括:

? 确定需求调查的方式,例如问卷式、面对面谈等; ? 调查与记录; ? 分析需求信息; ? 编写《需求分析说明书》(RAS); ? 组织《需求分析说明书》(RAS)评审。主要的角色与职责为:

? 系统分析员,调查和分析用户需求;

? 客户与最终用户提供必要的需求信息,并确认客户需求; ? 系统分析员定义产品软件需求;

? 客户与最终用户提供必要的信息,并确认产品需求。?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指设计软件系统的体系架构、用户界面、数据库、模块等,从而在需求和代码实现之间建立桥梁,指导开发人员去实现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系统设计可分为两个阶段: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的要点是体系架构的设计,详细设计的重点是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模块的设计。主要的输出文档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主要的参与人员包括:

? 项目经理指定具备相关经验的开发人员进行软件系统架构的设计,这些开发人员又称为体系架构设计人员;

? 在用户界面的设计中,常常需要美工和用户的参与; ? 项目经理指定开发人员进行数据库、模块的设计。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

? 设计准备,包括阅读前一阶段的文档等;

? 设计,不同的设计内容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例如对于用户界面的设计,一般采用“原型创作----原型评估----细化”的步骤或方法; ? 编写相关的设计文档; ? 组织设计评审。

? 开发(代码实现)

  开发也称为代码实现,其主要的任务为编写整个系统的代码,并进行单元的测试。本过程的输入是个设计文档,输出是源代码、单元测试记录以及代码审查记录。其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 准备----确定代码规范等标准、准备软件开发环境等; ? 代码实现----代码的编写;

? 代码审查----依据代码规范,进行代码的审查,包括开发人员的互查项目经理的同行评审;

? 单元测试----采用互测方式进行。

? 测试

  测试包括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集成测试侧重于模块的集成,是子系统/模块一级的测试。系统测试是针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是一次全面的测试,需要确保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遵循系统设计。所以系统测试控制的一个关键点是测试的覆盖率。验收测试一般由用户组织,属于用户对系统的符合性、正确性进行验证的测试。

  测试的主要任务包括:

? 制定测试计划----当产品需求和系统设计文档完成之后,测试小组就可以开始制定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了。测试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测试完成准则、测试范围、测试方法、人员、测试环境与辅助工具、进度;

? 设计测试用例----有测试人员完成其设计和编写工作,并需要通过评审;

? 测试实施----依据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测试中发现的错误,要求及时记录,将错误及时通知开发人员并使测试人员可以跟踪错误直到错误问题解决关闭;

? 错误管理与改错----任何人发现的错误,将被记录,开发人员及时消除错误,在开发人员消除错误之后立即进行回归测试,以确保不会引入新的错误;

? 测试报告----对于系统测试盒验收测试,在测试完毕后需要进行总结并形成报告。

? 本投标人的产品测试独立于产品的开发,在产品单元测试完成之后,即交付专门的测试部门进行后续测试,独立开发的测试机制进一步保证了测试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 版本控制 控制的目的是保存产品的所有版本,避免发生版本的丢失混淆等现象。并且可以快速准确地查找到任何产品的任何版本。控制的范围是项目中的所有产品,从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测试文档、用户手册到源代码。在人员参与度方面,将是所有的项目成员都必须遵照版本控制规程操作文档库。

  控制的要点包括:

? 在项目的策划阶段,编写配置管理计划。在计划中将指定人员作为配置管理员,负责整个项目的版本控制,变更控制等。计划中还需要标识配置项作为版本控制的基本对象;

? 配置服务器作为配置库服务器,集中存放项目的所有已完成产品; ? 使用配置管理工具实施管理控制;

? 针对产品的不同状态,实施不同的控制策略,例如基线状态的产品,其变更要求有严格的申请、评估、审批、实施、验证、提交过程;

  软件实施安排

  为保证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软件项目管理工作对本系统的实施极其重要。本投标人将在软件项目管理总体上贯彻工程的思想,并在项目组织实施中抓住关键工序,采用一系列措施和办法。? 软件管理总体框架

? 软件管理的阶段

  本次项目基于GIS系统是一个包括软件和部分硬件相结合的系统集成类工作,从系统集成的角度,我们对该部分项目管理主要分为如下9个阶段:

? 工程的准备; ? 工程的确定;

? 工程设备采购、软件开发; ? 工程设备安装、单项调试和验收; ? 联合测试、试运行阶段; ? 项目验收; ? 培训;

? 运行的管理和维护;

? 售后服务与系统的安全保障。各阶段逻辑顺序关系如下图所示:

? 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

  以下是各个阶段的工作时间内容具体说明。

  1)系统工程的准备阶段:该阶段主要工作是对系统工程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化设计、准备系统接口技术要求文件。具体包括如下内容: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根据系统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系统需求,完成并提交相关文档;明确系统工程的信息流程和管理模式;确定系统相关的数据、界面接口协议,包括采用的操作系统、硬件接口、连接方式、通讯方式、网络协议、数据记录格式、应答方式、网络故障时的自救方法、进度安排、测试标准等;利用最精简的设备,搭建模拟环境,为系统检测和发布相关设备的初步验收和测试做好实验准备;从技术角度,对主要设备供应商的技术要求提出明确意见或建议;对系统工程进行深化设计并提出详细的技术实施方案;制定行之有效的《工程实施计划》;与设备供应商等进行总进度计划协调。

  2)系统工程的确定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根据系统工程的总体安排,确定设备供应商等的工作范围、责任、相互关系等。从技术角度,确定设备供应商的工作内容;业主、系统集成商、设备供应商一起确定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规范、实施方法以及相互责任。包括各自相关的工作内容、质量控制、变更管理、各方责任、工程进度安排、测试标准、联调开通等。

  3)系统工程的设备采购、软件开发阶段:该阶段本投标人、设备供应商等按照合同要求进行设备采购供应、软件开发项目实施等工作。所有主要设备都需要在货物到达后由本投标人进行测试,符合标准和规范,才能送往现场安装,并提交相应的设备测试报告。通过确定阶段对系统软件总体需求的理解,进行软件实际开发阶段。

  4)系统设备安装、单项调试和验收、模拟联合测试阶段:该阶段有本投标人、设备供应商等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单项调试和验收,模拟联合测试。设备安装工程中,本投标人将根据需要向业主提出工程实施阶段性验收。本投标人将按照规定的实施进度,确认个部分工程系统的进度,提交合格的各项验收测试报告给业主,对存在的问题,与业主技术协调处理。建立系统集成模拟联合测试环境,组织设备的模拟联合测试。设备供应商提供有关测试、验收的工作程序及方式给业主、本投标人,经批准后进行有关工作。设备在测试验收时,本投标人和设备供应商提供所需的、标准的测试仪器、仪表。

  5)联合测试、试运行阶段:该阶段由本投标人负责,业主统一协调、进行功能集成、联合测试,通过后进入试运行阶段。本投标人将协调、组织相关设备供应商,负责建立功能完善的集成系统。本投标人将制定整个系统运行的方案和工作程序(包括调试运行周期),并成交业主。本投标人将提供《试运行方案》给业主,协调、组织有关方面,开始试运行工作。

  6)系统验收阶段:该阶段由业主和本投标人统一协调,组织进行验收。验收包括:预验、初验和最终验收。本投标人在系统试运行和联网运行验收通过后,将向业主提出正式验收申请。验收标准将依据有关国际标准、中国国家标准规范、系统设计和招标文件的要求。验收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各项:安装设备的数量、型号和规格;完整的竣工验收资料图纸;设备安装、调试的特殊工具;系统功能;系统质量。

  7)系统培训:本投标人将对业主指派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将结合实际操作。培训开始之前本投标人将提出培训计划(包括:内容、技术资料、时间、地点、人数等),撰写培训教材,由业主确认后在实施培训。本投标人将负责使接受培训的人员达到能正确操作和维护的上岗资格。

  8)系统运行的管理和维护:从系统验收通过之日起,系统进入质保期,项目质保期为36个月。在此期间,本投标人将派驻专业工程师在项目现场,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并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质量保证期内,对任何因安装工艺、材料和产品质量而造成的设备或部件的损坏,本投标人将提供无常的更换和维修。在质量保证期内,本投标人将负责系统维护、确保系统维护及时、高效。如果在质保期内,国家、公安部或交通部门颁布了有关交通管理的接口标准,本投标人将无条件免费按照国标或部标,更换所提供给采购人的软件系统满足国标或部标的接入标准。

  9)售后服务:产品实行终身维护。本投标单位在潍坊具有指定专业维护机构,具备常住维修人员6名和相关维修设备和车辆(工程高车及售后服务车)。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应的技术保障措施,提供全方位、有效而及时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本投标人接到保修通知后,10分钟实质性响应,2小时到达现场,一般故障排除最长时间不超过5小时;特殊故障排除最长时间不超过12小时。一般故障指下端设备发生故障,特殊故障指系统软硬件疑难故障。当用户需求时(质保期后五年内),本投标人承诺无偿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持。当系统软件版本升级时,本投标人将无偿对设备进行软件升级。本投标单位承诺免费提供后期新建应用平台的对接接口并提供免费对接服务。

软件开发实施方案4

  XXXX公司

  软件开发计划

  1.引言

  1-1编写目的(阐明编写软件计划的目的,指出读者对象。)

  1-2 项目背景(可包括:(1)项目委托单位、开发单位和主管部门;(2)该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1-3 定义(列出本文档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略词的原文。)

  1-4参考资料

  1-4-1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上级机关的批文;

  1-4-2文档所引用的资料、规范等;列出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

  2.项目概述

  2-1工作内容(简要说明项目的各项主要工作,介绍所开发软件的功能 性能等.若不编写

  可行性研究报告,则应在本节给出较详细的介绍。)

  2-2条件与限制(阐明为完成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开发单位已具备的条件以及尚需创造的条件.必要时还应说明用户及分合同承包者承担的工作 完成期限及其它条件与限制。)

  2-3产品

  2-3-1程序(列出应交付的程序名称 使用的语言及存储形式。)

  2-3-2文档(列出应交付的文档。)

  2-3-3运行环境(应包括硬件环境 软件环境。)

  2-3-4服务(阐明开发单位可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如人员培训 安装 保修 维护和其他运行支持。)

  2-3-5验收标准

  3.实施计划

  3-1任务分解(任务的划分及各项任务的负责人。)

  3-2 进度(按阶段完成的项目,用图表说明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3-3预算

  3-4关键问题(说明可能影响项目的关键问题,如设备条件 技术难点或其他风险因素,并说明对策。)

  4.人员组织及分工

  5.交付期限

  6.专题计划要点(如测试计划 质量保证计划 配置管理计划 人员培训计划 系统安装计划等。)

  编制人:

  项目编号:XXXXX-1

  XXXX公司

  日期:

  项目编号:XXXXX-2

软件开发实施方案5

  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作为一个项目管理者,如何要成功的做好项目管理;首先必须先要明白的是在特定的领域中赋予这个角色所要实现的目标、承担的职责、以及项目管理者的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 从我个人的浅见和角度以及我们所从事的IT领域来分析回答以上三个问题。第一:目标

  作为一个项目的管理者,必须要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我个人认为项目管理者的目标无非就是以下两点:

  1、就是清晰明确地了解项目利害关系者的需求和期望,努力做到满足项目利害关系者的不同需求;项目利害关系者包括:项目团队成员和项目团队外成员(比如各部门的部门负责人和市场人员,客户等。

  2、就是保证开发项目按需按时保质的完成。 第二:职责

  作为项目的管理者,首先要端正态度,要明确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认识到这份工作职责的本质。项目管理者不是来管人的,而是来支持人的,是来协调资源的,是来营造一个适合团队成员比较认同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的,是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大家一起战斗共同成长的。可以大概概括成以下几点:

  1、建立有效的工作流程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2、制定详细周密的项目计划。

  3、跟踪,推动项目按计划进行。

  4、积极解决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冲突。

  5、调动开发团队的积极性,创造力,推动团队成员在项目过程中不断成长。

  6、项目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解决和风险管理策略以及做好突发风险的应急预案。

  7、实现目标

  第三:项目管理者的具体工作内容

  最后一个是项目管理者的具体工作内容,作为项目管理者必须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工作范围和所要做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重心,分为以下六点:

  1、项目前期阶段

  对项目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技术评估、成本评估以及风险评估。与需求提出方的代表进行需求讨论,明确项目的目标、价值;确定项目范围、功能及优先级。组建项目团队,特别要搞清楚项目的key person(对产品有决定权的人。项目启动会议,相关的利害关系人员都必须参加。

  该阶段完成后的成果:确认后的最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文档。

  2、分析设计阶段

  根据确认后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工作任务分解(WBS;资源申请,项目涉及到的开发资源、测试资源、设计资源(包括人员和软硬件资源;数据库设计;系统设计;文档(包括Use Case、Demo系统原型、Test Case等;评审会议。

  该阶段完成后的成果: A、User Case(系统用例;B、DEMO(系统原型;

  C、系统设计文档(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D、数据库设计文档。

  最后对完成的成果,包括User Case和设计文档等进行评审。

  3、执行阶段(开发和测试

  准备开发环境、测试环境;跟踪,推动项目按计划进行;以周报的形式通报项目的进展情况。对项目的阶段成果进行评估,以确保该阶段完成的质量,包括代码审核、SQL 审核等。对需求变更进行控制管理;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测试阶段BUG FIXED及改进、收集反馈意见。

  4、发布阶段

  包括制定项目发布计划,用户培训,发布上线。

  5、上线后监控

  数据监控(日志、服务器状态,根据监控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BUG FIXED及改进或做补丁升级。

  6、结束阶段

  产品交付,项目总结会。

  第四:基于以上三个问题所做的应对细则

  要做好项目管理,并能确实解决好以上三个问题,实现目标、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中的具体内容,从我个人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和面临的一些问题,还有所积累的一些项目管理中的一些知识以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的角度看,应该要努力做好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1、项目开发时间的估算

  制定项目进度时间表的时候,需要估算每个任务所需的时间,其中开发任务中模块的分配和时间估算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分配模块和估算开发时间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和目标:

  1、保证项目整体的进度。

  2、有助于确保开发编码的质量。

  3、有助于提高开发编码的速度。

  在公司现有的技术框架下,开发人员主要的工作是投入在具体的商业逻辑上。通常每个模块所需的开发时间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所负责模块的商业逻辑的复杂程度。

  2、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对项目所在应用的熟悉程度(包括对框架和应用的熟悉程度。

  3、该模块技术实现上是否有技术难点;这里所谓的技术难点定义是:在现有系统中还未实现的、开发人员自身也未没接触过的技术。对于这样的难点,开发者没有相关的代码可以参考,自己也没有经验,所以需要投入一些时间研究解决。

  模块分配和开发时间估算的步骤:

  1、在划分好模块后,首先自己先估算一下每个模块所需要的开发时间。

  2、然后召集所有开发人员,讨论模块的分配和开发时间估算。将划分好的模块,让开发人员从中挑选他们感兴趣的模块。这样做可以提高开发人员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分配模块的时候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以确保开发的速度和质量: A、相同类似的模块由同一人负责开发,比如用户管理的增删改由同一开发者负责。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开发者对相关逻辑会更加熟悉,同时接口的定义也会比较明确,沟通的成本比较低,同时功能实现的缺陷也相应的会降低。

  B、技术难度比较大的模块由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人负责。C、业务逻辑比较复杂的由对这块逻辑比较了解的人负责。

  3、模块分配完后,开发人员评估自己负责开发的模块所需要的时间。在此过程中最好做到要和开发者比较详细的讨论每个模块的技术实现,以便使时间的估算更加准确。

  4、对开发人员估算的时间进行确认。在确认过程中作为项目管理者应参考以上提到的三个因素,同时将自己估算的时间和开发人员估算的时间进行比较。这其中的差异当然会存在的。对于那些差异比较大的,将与技术人员探讨其中的缘由。对于时间周期比较长的任务,尽量将任务通过再细分的手段细化任务,争取每个任务的最长时间不超过3天;时间周期越长的任务,不确定性越高,风险也越高,越有可能成为项目的瓶颈,影响项目的进度。

  2、Code Review Code Review是保证项目中代码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一环中我们公司做的非常欠缺,把关不严格;这是导致每次测试后出现大量bug的主要原因,这一环需要纳入绩效考核中,实行责任追究制,实施重点监控。出现这样的薄弱环节,造成这样的原因,我想也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开发人员对需求不是很明确,以自己比较主观的因素去完成任务的;还有对整个系统业务逻辑没有正确的清晰的认识的原因,以及对项目组成员培训不到位的原因等众多因素纠集在一起才产生的。

  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首先编码要有“编码规范”文档,Code Review要有“代码审

  核规范”文档:记录代码实现应该遵循的标准。通过这两个文档来规范开发人员的代码实现,代码编写者必须要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代码审核者根据这些标准来Code Review代码,同时在Code Review过程中不断完善该文档。

  在做好这些前期工作的前提下,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实施:

  1、检查开发者的代码实现是否遵循了编码规范。

  2、从代码的易维护性、可扩展性角度考察代码的质量,提出修改建议。

  3、代码编写者和代码审核者坐在一起,由代码编写者按照Use Case依次讲解自己负责的代码和相关逻辑,从Web层-到Manage层再到Dao层;

  4、代码审核者在此过程中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积极发现隐藏的bug;对这

  些bug记录在案。

  5、代码讲解完毕后,代码审核者给自己安排几个小时再对代码审核一遍。代码需要一

  行一行静下心来看。同时代码又要全面的看,以确保代码整体上设计优良。

  6、代码审核者根据审核的结果编写“代码审核报告”,“审核报告”中记录发现的问题

  及修改建议,然后把“审核报告”发送给相关人员。

  7、代码编写者根据“代码审核报告”给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好代码,有不清楚的地方

  可积极向代码审核者提出。

  8、代码编写者bug fixed完毕之后给出反馈。

  9、代码审核者把Code Review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更新到"代码审核规范"的文档中, 对于特别值得提醒的问题可群发email给所有技术人员。如果通过以上步骤,还因为是代码编写者的原因而出现严重的缺陷问题,将通过绩效考核来加深代码编写者的印象,并在周报会议上做通报批评。

  3、需求变更管理

  需求变更管理也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需求变更管理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成功与否。

  对待需求变更的态度:

  1、需求变更是不可避免的。

  2、需求变更要必须被管理。

  3、积极发现引起变更的因素,促使变更尽可能早的出现,减低变更带来的风险。 需求变更管理的目标:

  1、相关的干系人必须清楚地了解发生的变更。

  2、变更处于有效的管理中。

  3、尽量降低变更带来的风险。

  通过制定需求变更的流程,确保项目中的需求变更有效地进行,实现上述的目标。需求变更流程:

  1、确定需求的基准线。将以User Case作为需求基准线,在User Case确认之后的任何需求改变,都需要走需求变更流程,这一环节我们基本没有,期间有时候使的工

  作很混乱,也就是因为没有一个规范的变更流程而造成的;如果建立了这么一个流程规范和机制,需求变更没有走这个流程的将不被认可。

  2、项目管理者接收到需求变更的要求。需求变更的提出者可以是项目中的任何人包括产品经理、市场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

  3、项目管理者评估该需求变更。针对接收到的需求变更的要求,召集相关人员讨论该需求变更的合理性、可行性,实施的代价以及对项目的影响。包括可能影响的项目范围,进

  度,费用,质量等计划。项目管理者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对项目的成功与否负有主要的责任。所以需求变更的决策者应该由项目管理者承担。

  4、需求变更确认后由专人将需求变更记录下来,通知给项目中所有成员。其中以下人员对需求的变更是紧密相关的,他们必须知晓并认可此需求变更。包括(客户方,需求分析人员,测试人员,相关开发人员。需求变更记录格式如下: 序号变更提出时间变更描述变更类型(是 对原有需求 的修改还是 新增需求 原因变更提出 者

  开发人员对进度的 影响(工 作量

  1 2

  5、确定变更的负责人。承担需求变更的具体工作,比如基线控制,对需求变更的记录,并通知相关人员。

  6、相关人员接收到确认的需求变更后,做以下事情。需求分析人员修改需求说明书和User Case的相关内容。测试人员修改测试用例的相关内容。开发人员修改代码中的相关部分。

  7、按照变更后的计划实施项目,并进行检查,跟踪,对变更后的实施反馈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和处理。

  8、需求冻结。项目越到后期,需求变更对项目的影响就越大,所以在一定时候要进入需求冻结阶段,不再接收新需求或需求的变更。

  4、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中,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解决以及风险管理策略。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识别和应对风险,并加以有效的控制,风险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项目实施对于项目管理者就是识别、分析、应对、控制风险的过程,使项目的约束性目标和质量目标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项目不同于日常任务,它有明确的起止时间和目标,要在明确的范围、时间和成本约束下,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取得用户的满意。影响项目成败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并且风险伴随着项目的始终,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一个项目管理者,应该具备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善于识别风险并分析风险的影响,从中发现影响目标的风险点,并施

  加影响或采取应对措施,把风险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且风险控制应该贯穿项目始终。

  风险引起的负面后果集中体现在进度延后、成本超支、质量不达标等方面,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目标以及需求不明确、范围蔓延以及需求变更、代码质量或返工风险、人员技能和资源的不足、缺乏良好的团队协作等。下面将详细描述一下这些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时的应对方案:

  1、目标以及需求不明确

  为了市场竞争或内部管理决策的需要,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往往要求的时间比较紧迫,需求的提出大多停留在几张纸或口头的传达上,没有形成正式的业务需求文档,在没有明确的需求范围的情况下,有时为了迎合业务部门的口味匆匆开工,过程中用户不断地提出新的想法,技术人员开始疲于奔命和应付,很难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也难以取得业务部门的认可。所以,在项目的前期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或措施,与业务部门共同明确项目目标、需求范围,充分考虑现有的时间和资源约束,将需求排定优先级, 对于关键的需求优先实现,其他辅助性的根据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滚动式计划,并取 得业务部门的书面确认。在此过程中要注重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可以通过引导、系统 原型等手段让用户在前期充分暴露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2、范围蔓延以及需求变更 在有了明确的目标和需求范围的情况下,需求的变更还是不可避免的,业务部门在 看到具体系统的真实雏形之后,源源不断地要求、新想法随之产生,如果不对此加以控 制,新的需求的加入通常会影响已实现的需求,并且对项目进度和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项目管理者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采取严格的变更控制流程,不能碍于面子,否则最终的 结果往往是出力不讨好。针对用户提出的新需求,按照正式流程提出变更申请,组织相 关团队成员进行分析及评估,作为是否实施的依据,变更控制负责人根据分析结果判断 是否批准,如果批准,那项目组可以安排实施,否则,正式拒绝用户的请求,当然实际 情况下可以采取一些软措施缓解矛盾。需求变更风险:需求已经打上了基线,但此后仍然有变更

  发生,对项目造成影响。如何减少此类风险的发生? 前期的需求讨论要详细、充分。需求文档中需求的范围要明确、功能描述要清楚。找出项目中需求的决策者(通常会是产品经理、相关职能主管、客户,所有的需求要经 过他们的认可。客户在项目过程中的全程参与有助于降低此类风险。需求讨论、需求确 认、User Case 确认、测试阶段的客户验收等环节,都要要求客户参与。在发生需求变 更时,严格按照需求变更流程执行。在分析设计阶段的中的确认和评审也是降低此类风 险的重要手段。

  3、代码质量或返工风险 质量风险主要指开发代码的质量。如何提高开发人员开发的质量?在制定项目计划 时,对开发时间的评估要尽可能的合适。合理的开发时间对开发质量的影响也很大。有 时开发人员为了赶进度在比较紧张的时间需要完成指定的任务,可能就存在很大的开发 质量问题。开发要有一套严格可行的代码规范,编码时严格遵守,到现在为止,我们这 个方面做的不是很规范,做的也很不足,大家编写的代码随意性比较大,代码编写者的 主观意识性比较强。要建立一套大家认可并且规范可行的编码规范和考核规范,code review 时严格考核。在编码前,开发人员要对框架熟练掌握;一份好的系统设计文档对 指导开发非常重要。返工是项目组最不愿意看到的,既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又影响团队积极性。需 求不明确或范围没有有效控制都可能造成返工,另外造成返工的原因是质量没有达到用 户要求。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每个团队成员按照项目计划报告进度都是 100%完成,但一到最后系统交互测试或集成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大堆问题,不得不花费很大精力回头 排查、修改程序,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过程中质量保证没有做到位,把大部分问 题留在了后面。这就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规避返工的风险,通常的 做法有同行评审,比如概要设计完成之后,邀请其他项目组的技术专家进行技术评审以 发现架构设计问题; 管理评审,通过组织级的质量审计看产品以及实施过程是否满足质 量要求;代码走查,在编码过程中加入至少一次的代码走查,排查不符合规范或性能要 求的代码,走查通常能够发现 50%-70%的错误;每日构建,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避免把各部分的集成问题拖到最后,并且能够及时发现相应的错误,日构建一般在 项目的中后期开始,每天自动从版本服务器上获取源代码进行自动编译和测试。

  4、人员技能和资源的不足 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人员技能欠缺造成的进

  度延后和软件质量问题并不少见,一个 熟练的技术人员完成同样一个任务需要 3 天,但一个生手可能就需要 7-10 天。项目管

  理者应该在前期就分析清楚项目所要采用的技术以及相应的人员技能要求,针对不同的 角色,及时采取相应的技能培训,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如果对于项目中某些部分专 业性特别强或新技术,短期内又不能快速建立技能的情况,可以考虑将该块任务外包,借鉴合作商的力量降低实施风险,当然要进行外购人力成本与自建人力成本的效益分 析。开发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导致开发时间延迟或者需求不得不发生变更。如何减少 此类风险的发生?在项目开始前的技术评估阶段,明确技术难点,提前安排人员进行攻 克。如果在可预期的时间内无法解决,如果可以,将向需求提出方要求变更需求或寻找 可替代方案。这样的风险应该在项目的前期阶段就应该解决在萌芽状态来避免这样的风 险在后期或中期出现。项目所需人力资源无法按时到位,导致资源风险。如何减少此类风险的发生?这个 就需要在项目计划制定的时候提前申请确认资源,并在项目过程中不断沟通协调。

  5、缺乏良好的团队协作 软件项目实施属于知识型,要发挥团队成员的创造力,不同于制造业计件生产,各 模块最终要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需要各小组之间的密切配合,界定清 楚工作界面及接口关系,并在实施过程中持续地沟通交流和共享,首先团队要融为一体,产出的软件才能融为一体。这是一个团队的软实力,团队之间的协作好坏也将是个潜在 的风险问题,在项目启动和团队组建的时候就应该加以规避这样的风险出现。项目风险管理的要点:

  1、上述我们所说的风险管理都是指可以预期将要发生的风险,那些不可预期将要发生 的风险不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这也将是考验一个项目管理者的经验和知识对能否 管理好风险至关重要的内容。

  2、对不可预期的风险,项目管理者要有潜在的风险意识评估,做好一些可操作性的预 案准备。

  3、详细明确的项目计划、以及项目执行过程中每个要点的质量保证是降低项目风险的 必要条件。

  4、风险报告是项目团队以及领导了解项目风险的一个有效手段。 风险报告的格式: 序号 风险简介 对项目的影响 解决方案或对策

  5、团队管理 团队就是一组个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依赖、一起工作的共同体。团队工作顾名思 义就是团队成员为实现这个共同的目标而付出的共同努力,项目团队的工作是否有效直接关 系到

  项目的成败。团队管理是个渐进的过程。世界上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好的高效的团队 不是管理出来的,而是营造出来的。团队成员需要有大家可认同的团队文化,这需要大家共 同的努力。

  1、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2、建设优秀或鲜明的团队文化。

  3、保持高效的沟通。

  6、项目会议 组织会议是项目管理者日常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项目过程中很多重要的决 定都是在会议中做出的,也有很多由于不成功的会议而对项目本身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首先看看不成功的会议常常表现为哪些形式:

  1、会议氛围不好,参与者发言不踊跃;

  2、会议讨论常常偏离主题;

  3、会议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

  4、会议时间常常一拖再拖。 这些不成功的会议最终的结果就是:既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又没有达到会议的目的,很多人都对这样的会议都有抵触情绪,对此也是深恶痛绝。以下是组织会议时应该注意的问 题,也可看作组织会议的最佳实践。在列出最佳实践之前有三点我们必须要清楚:

  1、会议是否会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议的组织者。只有组织得有力,会议才有 可能取得成功,这是会议成功的充分条件。

  2、会议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想法通常是不一致的,有时候甚至会大相径庭。所以不要 希望会议的参与者和你一样,对会议有着如此的期待,对大多数参与者而言,在会议中他只 是一个发表想法的人,他不用对会议的成功承担责任。

  3、以下十一条最佳实践是形式上的约定,具体的实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做。 组织会议的十一条最佳实践:

  1、只有需要开会时才开会。有时候两三个人单独小范围沟通会更加有效。

  2、提前发出会议议程,以便会议参与者知道他们来做什么。

  3、请对人很重要,不要把非必要的人召来开会,当然也不要漏掉那些关键人物。在确 保必要人物都在的情况下一次会议参与者越少效果越好。

  4、提前预约参与者的时间,以确保他们能按时到场。

  5、会议的开场很重要。会议组织者要在开始前做好几件事情。通常我建议有几点要在 开场时说: A、再一次强调会议的目标,我们来做什么。B、强调会议的主题与基调。比如:本次会议是一个需求确认会,而非需求讨论会,主要是讨论做还是不做以及告知大家我们要做什么,而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讨论 如何做上面。C、说明一下会议的规则。如要发言,请举手;不要有小圈子讨论;不要打断别人 的讲 话,等别人说完你再说等等。

  6、会议过程中时刻注意引导和控制会议,以确保会议按照目

  标进行。一次会议的氛围 是否良好,讨论是否充分,好的引导至关重要。比如多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

  7、会议记录很重要,把一些结论和有价值的内容记录下来,这些是本次会议的重要成 果之一。

  8、会议要有结论。我们常在会议上听到有人说:"大家讨论了这么半天,结论呢?"。没有结论的会议是没有意义的。

  9、会议后别忘发会议纪要,以及一些 Action,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什么。

  10、会议后的 action 执行情况的反馈很重要。反馈是对会议参与者的尊重,同时也告知 了会议的效果。否则会让大家感觉到这是一个可无可无的会议,大家以后参与的积极性 也会降低。很多会议往往都不注意这一点。

  11、按时结束的会议会受到所有人的欢迎。

  7、版本控制 版本控制也是项目管理者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一个项目或产品的完成不可能是一 步到位的,在项目完成的后期可能会有多个不同的版本的发布(开发版本,测试版本,发布 版本等)。需要做好版本的管理和控制。

  8、项目总结 在项目完成后,总结整个完成项目的过程和经历,为下一次的项目启动提供参考经验,完善不足,避免在类似的项目中出现可能存在的相同的错误发生。

软件开发实施方案(汇总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