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抗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

抗疫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汇编3篇)

抗疫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汇编3篇)

抗疫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1

  战“疫”前线的侦察兵

——市疾控中心流病科科长王__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侧记

  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防疫人员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像医护人员那么引人注目,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是,他们同样是这场抗击疫情战斗的主角,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健康守门人”作用——他们就是疾控中心的流调组队员们。

“流调队员就是战‘疫’前线的侦察兵,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才能尽快发现和控制传染源,所以,侦察兵就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否则,必败无疑。”这是被称为“兵头”的市疾控中心流病科科长王__对自己的工作定位。

  作为一个历经非典、手足口病、甲流、登革热疫情的老防疫,对我市新冠疫情始终保持高度警惕,1月27日第一例病例确诊后,他立刻做出决断,必须赶在第一时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侦查“敌”情,防止“狼群”来袭!

  向上级报告、陈述要害、请命参战、集结队员、整装出发、赶赴现场。隔离病房里,无处不藏匿着无形的危险,但穿上隔离衣,脑子里却只剩下一个意识:“信息、信息、信息”!病人的活动轨迹、驻留场所、交往人群、交流方式、时间长短等信息对后期防控疫情传播、蔓延太重要了。必须尽快、尽细、尽准,在漫无头绪中厘清来龙去脉,抽丝剥茧,在茫茫人海中识别密切接触者,尽可能摸清“敌”情,尽快实施“围捕”。因为每耽搁一天,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被病毒悄悄“盯上”。

  每次流调结束,离开隔离病房,脱下隔离服,才会发现全身湿透。但这只是开始,工作远没有结束,顾不上劳累,带上队员,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归纳整理流调信息,形成完整、客观的流调报告,第一时间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以便及时在全市部署追索密切接触者并实施隔离观察等关键工作。

  凭着出类拔萃的专业水平、敬业的工作精神和敢于担当的勇气,王__,这位濮阳市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担负起了各县区和重点医院的新冠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和业务咨询工作。新冠疫情是一种新发传染病,认识它需要一个过程。国家卫健委下发的新冠疫情防控方案和指南,他都要率先字斟句酌,仔细研读,弄通弄懂,以便做到实施正确。每天接听来自领导、县区、医院的电话几十个,不分时间,不论苦累,不厌其烦,耐心解答。有时一碗饭吃不完,就要接听一通电话。大家都笑称,王科长就像是定海神针,不明白找王科长,只要咨询了王科长,干活心里就有底。

  连日来,“熬夜”、“不按点吃饭”、“不按点休息”、“遵命”、“出发”成了他工作、生活的关键词。为了给领导当好参谋,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他带领一帮年轻人,每天早晨6点起床,6点半准时到岗,撰写审核市全疫情分析、病例一览表、病例信息汇总及确诊病例流调报告,还要对前一天的工作进行汇总,7点半准时发送主管领导。他负责的全市疫情调查、疫情收集处理工作井井有条、细致高效,没有出现一点纰漏,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流行病学支撑。他说:“我是科长,是防控组主力成员,更是一名老党员,这个时候,就应该带好头、冲在前,为队员们做出表率。”

抗疫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

  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石__:

  用特别的方式给学生特别的爱

  2月17日,对于市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年级主任石__来说,又是忙碌的一天:

  早上7点,手机通知三年级14名班主任上报本班离濮学生体温状况,统计在濮学生体温,统一上报学校防控办负责老师;提醒本组老师填写钉钉群内健康卡;提醒本班学生填写健康卡。

  8点30分,线上直播课堂开始,为学生讲授当日语文学习内容,线上解答学生疑难问题。

  10点30分,线上直播课堂结束,逐一了解三年级所有语文、数学教师的直播情况,并上报学校教务处负责老师。

  近12点,与各位教师的视频会议结束。期间,不定时收到上级下发的各种关于疫情防控和线上教学的通知,一一安排并落实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

  12点多,安排所有副科老师线上直播事宜,打电话、发信息、视频,直到中午1点多才能歇口气。

  下午2点,开始阅读学生美篇《我的宅生活》《我是防疫小达》人等,把好的做法与大家进行分享,然后在线指导学生写作业、练字。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不一,她都要一一检查、批改、指导,一直忙到10点多甚至更晚。临睡前,还要把学生发到朗读微信群里的语音听上一遍。

  这样的生活,对于石__来说,在疫情防控期间已是常态。

  每天天还没亮,她睁开眼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枕边的手机,用最快的速度查阅是否有新的工作安排,顾不上洗漱,就开始传达学校工作安排,提醒三年级全体教师自我检测体温、报告所处位置、统计学生健康状况,确保三年级每一位老师、每一名学生都是健康、安全的。手机对她来说,如同考场上的钢笔、战场上的武器。

  石__说,疫情虽然延缓了师生返校的脚步,却不能阻止学习的步伐。为确保停课不停学,严格把控学习质量,石__带领三年级教师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制订全面细致的教学计划,规划合理实用的线上教学时间安排。在她的带领和三年级全体教师的共同协作下,学生在家依然保持着与上学时一样的作息习惯、学习习惯,按时朗读课文、背诵古诗、练习书法,利用休闲娱乐时间唱歌弹琴、手工绘画、健身运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尽管目前每天的工作任务繁重、生活紧张,但看到微信群里,学生和家长发自肺腑的感谢话语,石__就会感到十分欣慰:“教书育人,乐在其中。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更是一种特别的体验,我会永远记住这一段经历。”

抗疫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

  秦__:疫情面前显担当防控一线见忠诚

  当前,新冠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清丰县水利局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动员,舍小家为大家,勇敢坚定的在小区、卡点的防控前线逆行,筑起了一道道健康安全防线。在众多奋战在防疫第一线的“水利战士”中,水政股股长秦__是其中突出代表之一。

“我是党员我先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秦__始终以大局为重,第一个冲在前,领任务,搞宣传,做登记,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最初,小区居民部分人不理解,他不厌其烦地劝导,拖着大喇叭在小区转圈播放疫情防控知识。他穿上防护服,更换了口罩,带上了防护镜,对小区300余户居民挨家挨户进行发放温度计和口罩,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消毒。楼层高、住户多,他整整用了一天时间才发放完毕,身上的汗几乎浸透了棉衣,腿也像是灌了铅,但他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工作中去。

  为严防严控疫情,县水利局所负责的7个责任小区599户、2071人的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工作也成了难题。秦__动员建立微信联络群,每天上午将小区居民生活物资分别进行登记汇总,保证居民足不出户就能采购物资。目前,共计为小区居民联系采购米面230余袋,馒头1200余斤,蔬菜1300余斤,水果500余斤,鸡蛋2000余斤,医药用品40余盒等,确保了小区居民正常居家生活。

  同时,秦__还承担着小区的值班值守任务,一班岗就是24小时。因条件所限,吃饭是一碗泡面,取暖是跑步锻炼,但他没有一句怨言。“守好一方土,尽到十分责。做好这次疫情防控工作,我们要负起责任,更要尽到责任”,秦__如是说。

抗疫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汇编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