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钢琴教学

时间:

钢琴教学3篇 钢琴教学安排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钢琴教学3篇 钢琴教学安排,供大家参考。

钢琴教学3篇 钢琴教学安排

钢琴教学1

  接下来按正规学习的步骤应为:

  1.拜厄《钢琴基本教程》,配套《哈农钢琴练指法》,可选用大汤

(一)(1级水平)

  2.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599),配套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复调)(2-3级水平)

  3.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849),配套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复调)

  及《小奏鸣曲》(大型作品),选用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曲》(4级水平)

  4.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配套巴赫《创意曲集》(复调)及

  莫扎特与海顿的部分奏鸣曲(5-6级水平)

  5.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0首》(作品740),配套巴赫《法国组曲》及

《英国组曲》,贝多芬的奏鸣曲为主,肖邦的圆舞曲、夜曲、柴可夫斯基的《四季》,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格里格的《抒情小品》……(7-8级水平)

  6.莫什科夫斯基的《钢琴巧技练习曲》和克列门第的《明手之道》,配套巴赫

《平均律钢琴曲集》(复调),可尝试贝多芬、格里格等人的协奏曲。(9-10级水平)

  7.肖邦、李斯特、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的练习曲,及所有的钢琴作品。(演奏级)

  小汤姆有初级,中级,高级, 弹完后,看你具体的情况,可能会弹拜厄或者说是车尔尼的849等 哈农是基本功的练习,这个是每天必须练的 然后还有音阶与琶音,这个也是每天必须练习的 您刚开始学钢琴, 肯定是要考级的,一共有10级,有2个演奏级,其中还有中级乐理和高级乐理的考试., 至于世界名曲, 有简单有复杂,简单的世界名曲一般来说你掌握了钢琴的基本功以及要素就能练了 具体还是看老师的安排

钢琴教学2

  教学大纲

  钢琴基础课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钢琴基础课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编号:

  学分:8 学时:72 开课学期:一、二、三、四

  预修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两年的教学,为学生打下必要的钢琴基础,使之具备一定程度的弹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钢琴伴奏、配奏能力,使钢琴成为学生学习和从事其专业的辅助工具。与此同时,还要学习钢琴教学法,为他们今后从事音乐教育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要求]

  授课以集体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教学中将传统钢琴教学的普遍经验与师范钢琴教学要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弹奏基础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注重钢琴基本技能训练的规范性,又要突出师范性,强化钢琴伴奏和歌曲伴奏的编配能力,开设中、外钢琴艺术史,将钢琴教学法纳如入教学内容。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要求]

(1)键盘理论与技巧

(2)视奏与移调

(3)独奏与重奏

(4)模仿与即兴创编

(5)如何有效地练琴

(6)怎样更好地表现作品

(7)钢琴艺术史

(8)钢琴弹奏法

(9)钢琴教学法

  2.[教学安排]

  钢琴基础课在一、二学年开设,每周授课两学时,共约140学时。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黄瑂莹等:《钢琴教程》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鸣主编: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分级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李美格主编:《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全新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周薇著:《西方钢琴艺术史》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应诗真著:《钢琴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五、作业与考核方式

  作业:随堂检查

  考核方式:根据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期末考试成绩,结合平时回课情况、到课率、学习态度等成绩,由教师打出学生的学期综合成绩。

  钢琴专业课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钢琴专业课

  课程类别:专业主修课 课程编号:

  学分:8 学时:72 开课学期:五、六、七、八

  预修课程:基本乐理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两年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钢琴弹奏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相应的钢琴弹奏法和教学法,并具有初步的钢琴伴奏、配奏能力,为今后的音乐服务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要求] 突出师范性,授课以集体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教学中将传统钢琴教学的普遍经验与师范钢琴教学要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弹奏基础与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既要注重钢琴基本技能训练的规范性,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弹奏基础,又要突出师范性,学习键盘理论与技巧、视奏与移调、独奏与重奏、风格模仿与即兴创编。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要点]

(1)键盘理论与技巧。

(2)视奏与移调。

(3)独奏与重奏。

(4)模仿与即兴创编。

(5)钢琴音乐史。

(6)钢琴弹奏法。

(7)钢琴教学法。

  2.[教学安排]

  钢琴专业课在三、四学年开设,每周授课两学时,共约140学时。教材信息

  一、主要教材介绍

  本课程选用教材有规划,有措施。从版本上,要求尽量用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优秀教材。使用国家教育部推荐的“二十一世纪高师音乐教材---钢琴教学法”、“钢琴教程——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等教材。这些教材和专著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对钢琴课程教学起到了十分有效的积极作用,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并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一些教材成为国内高等音乐教育钢琴教学的主要教材。

“钢琴教学法”力求从理论上让学生明了钢琴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明了做一名合格的刚琴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各项素质。

“钢琴教程”包括了相应级别的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曲、大型乐曲、中小型乐曲、歌曲伴奏、四手联弹等内容。每首氏曲还有针对性极强的教学提示,包括作者简介、乐曲性质、曲式、弹奏要求等。教程的选编注意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并以传统、经典的教学曲目为主。学生通过对这些优秀教材的学习,可获得更精深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参考资料介绍

(一)文本资料

  1.杨鸣主编: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分级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李美格主编:《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全新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3.周薇著:《西方钢琴艺术史》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4.应诗真著:《钢琴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5.钢琴基础课教学中的几个环节 彭时俊《音乐探索》期

  6.钢琴共同课的因材施教 宋金兰《中国音乐》期

  7.关于钢琴教学问题的探讨 章培理《八闽乐坛》期

  8.论高师钢琴教学的变革 林一中《八闽乐坛》期

  9.怎样教好钢琴基础课 吴珠《中国音乐》期

(二)音像资料

  1.莫扎特奏鸣曲全套贝多芬奏鸣曲全套希夫

  3.肖邦练习曲CD1-10.鲁宾斯坦 教学内容

  基础钢琴

  1.[教学内容要求]

(1)键盘理论与技巧

(2)视奏与移调

(3)独奏与重奏

(4)模仿与即兴创编

(5)如何有效地练琴

(6)怎样更好地表现作品

(7)钢琴艺术史

(8)钢琴弹奏法

(9)钢琴教学法

  2.[教学安排]

(1)钢琴基础课在一、二学年开设,每周授课两学时,共约140学时。

(2)弹奏内容

  基本练习:五指练习、音阶、琶音、和弦练习

  练习曲:车尔尼练习曲

  莱蒙练习曲

  杜维诺依练习曲

  拉克练习曲

  孔空练习曲

  贝伦斯练习曲

  海勒练习曲

  布鲁纳练习曲

  复调:巴赫《初级钢琴曲集》

  巴赫《小前奏与赋格》

  巴赫《创意曲》

  乐曲:圆舞曲 肖邦曲

  在草地上 雷契纳曲

  猫之步态舞 戴维.赫勒韦尔曲

  春之歌 门德尔松曲

  水草舞 吴祖强、杜鸣心曲

  蝴蝶 默克尔曲

  牧童短笛 贺渌汀曲

  玛祖卡 肖邦曲

  变奏曲(六变奏)贝多芬曲

  喷泉 卡尔.博姆曲

  致春天 格里格曲

  木偶步态舞 德彪西曲

  意大利波尔卡 拉赫玛尼诺夫曲

  钢琴伴奏与钢琴配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耳曲

  春天来了 德国民谣

  请你唱支歌吧 谷可曲

  我爱雪莲花 黎海英配伴奏

  友谊地久天长 邓映易译配

  跑马溜溜的山上 四川民歌 江定仙编曲

  三套车 俄罗斯民歌 高山译、宏扬编配

  牧歌 内蒙民歌 瞿希贤编曲

  负心人 那波利民歌 S.卡尔蒂洛编曲

  午睡歌 佚名曲

  很久以前 贝利曲

  小红帽 巴西儿歌

  小杜鹃 波兰民歌

  国旗国旗我爱你 上海第六师范学校编曲

  小雨沙沙 王天荣曲

  四手联弹:

  长江之歌 叶飞改编

  拨奏波尔卡 约翰.施特劳斯曲

  拉德斯基进行曲 约翰.施特劳斯曲

  钢琴专业课

  1.[教学内容要点]

(1)键盘理论与技巧。

(2)视奏与移调。

(3)独奏与重奏。

(4)模仿与即兴创编。

(5)钢琴音乐史。

(6)钢琴弹奏法。

(7)钢琴教学法。

  2.[教学安排]

  钢琴专业课在三、四学年开设,每周授课两学时,共约140学时。

  第三学年:

(1)钢琴的发展简史

(2)钢琴的构成

(3)钢琴基本弹奏法(4)弹奏内容:

  基本练习:五指练习、音阶练习、琶音练习、和弦练习 练习曲:车尔尼599、849、718 莱蒙Op37 杜维诺依Op176 拉克练习曲

  复调曲:巴赫《初级钢琴曲集》 乐曲 : 迎亲人 黄安伦曲 献给爱丽丝 贝多芬曲 圆舞曲 肖邦曲 在草地上 雷契纳曲

  猫之步态舞 戴维.赫勒韦尔曲 春之歌 门德尔松曲 杂色玫瑰 朗格曲 小变奏曲 巴托克曲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 陕北民歌 刘寿延 改编

  第四学年:

  练习曲:车尔尼849、299 海勒练习曲 克拉莫练习曲 布鲁纳练习曲

  复调:巴赫 《创意曲》

  乐曲:水草舞 吴祖强、杜鸣心曲 蝴蝶 默克尔曲 牧童短笛 贺渌汀曲 玛祖卡 肖邦 曲

  变奏曲(六变奏)贝多芬曲 喷泉 卡尔.博姆曲 致春天 格里格曲 木偶步态舞 德彪西曲

  意大利波尔卡 拉赫玛尼诺夫曲

  歌曲伴奏:跑马溜溜的山上 四川民歌 江定仙编曲 三套车 俄罗斯民歌 高山译、宏扬编配 牧歌 内蒙民歌 瞿希贤 编曲

  负心人 那波利民歌 S.卡尔蒂洛编曲 四首联弹:拨奏波尔卡 约翰.斯特劳斯曲 拉德斯基进行曲 约翰.斯特劳斯曲

钢琴教学3

  钢琴教学

  黄春坚

  2010年11月3日

  我们大家想一想,控制手和手臂的是什么?是人的大脑、思维、意识、神经、心理等等。如果我们只注意手和手臂的训练,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寻求更深的根源,什么东西可以影响思维、意识、心理呢?那就是人的性格、情绪和教育环境等因素。钢琴技术训练的根源是同人的性格、情绪和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学习钢琴的训练总体可以分为:肢体(动作、神经)控制、情绪(性格)控制和思维意识(注意力、心理)控制三个方面 ]现代钢琴教学法介绍

(一)一、肢体控制: 弹奏的本身需要手指、手臂、身体等肢体进行一定的动作,弹奏动作的训练就是对这些肢体控制能力的训练。实际上弹琴所需要的动作,只要是正常人都可以不用经过训练就可以做到。连奏中的抬、落指的动作就像平时我们拿东西时张开手的动作,断奏的抬、落手动作就像平时我们懒懒的坐下时手的自然垂落,跳音的抬起动作就像是我们受惊吓急速抽回手的动作。唯一的差别是我们平时是无意之中做的,现在有意的做动作时会有一些不自然。在速度练习方面也是如此。我们在教学之中应该有明显的感受,学生越快练就越弹不快,反而由于快速的练习会使手变得很僵硬。即使速度能够快,大多也是连滚带爬、乱七八糟的。如果进行一定时间的慢速练习,反而可以取得前所未有的速度。其原因就是,在超过一定速度时,由于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会造成一定的心理紧张,心理紧张的原因一方面有可能是由于不够熟练造成的,另一方面有可能是由于情绪和心理上的稳定性差造成的。这种紧张的情绪会造成肌肉的僵硬,使动作失去协调性。所以通过慢速练习可以使动作更协调,从而达到提高演奏速度的目的。(有关心理的问题,将在后面加以论述)我们要清楚的是,弹琴动作的训练,不是为了取得手指前所未有的动作幅度,也不是为了练习肌肉的收缩速度。肌肉的功能是具有动作的收缩能力,而收缩的速度取决于神经的反应速度,同肌肉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肢体的控制实际上就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应,来刺激肌肉进行运动。而反复练习的作用就是使肌肉具有动作的自然性、习惯性和记忆性,使你的肌肉能够完全真实地展现神经系统传递的信息。所以,肢体训练的基本原则就是:“有意的自然”。

  二、关于弹琴的动作,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虽然乐谱上有各种各样的标记,但归纳起来就只有三类。一类是连奏,二类是断奏,三类是跳奏。连奏指音符之间有连线的弹奏方法。断奏指音符之间没有连线,也没有其他标记的弹奏方法。跳奏指音符之间没有连线,但有跳音、顿音标记的弹奏方法。乐谱上就只有这三种奏法。例如:倚音、波音等等的感情标记都可以归纳为连奏和断奏两种弹法,主要的分别就是音符之间的连线。相信只要认真分辨,很快就可以区分所有乐谱的弹法了。下面我在介绍几个弹琴动作的要求:

  1. 手型:先把手自然下垂,然后小心的保持手下垂时的形状并抬起来放在琴键上,这就是弹琴要求的手型。也就是说弹琴的手型就是要把手处于最随便、最自然的状态。而这时的手型,也符合手心空的、手腕平的、手指能立住的手型要求,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五个手指分别放在五个琴键上。因为弹琴的状态就是保持自然的状态,在弹琴的过程中,无论多难的乐曲,多复杂的谱例、多大的跨度,都要看作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考验。演奏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持手的自然状态不变。如果学生的手比较大,放在琴键上自然就是五个琴键的位置,不用特别要求。如果学生的手比较小,而非要将手指分给五个琴键,就必然造成手的僵硬。结果是没开始弹琴手就已经先僵硬了,这等于是人为的给弹琴制造障碍。而且如果保持手的自然状态,就可以让手指随着重心的方向落键,就不存在重心移动的问题。实际上重心移动的本身就是要手找到最自然的状态......2. 断奏:在保持手腕、手型不变的状态下,将手从琴键上抬起,并匀速落下。断奏的弹奏要领关键是要保持手腕和手型的不变,尤其是手腕,要绝对保持稳定的状态。(动作中较易出现加速下落和落至琴键时突然减速的问题,这是由于心理紧张造成的。)

  3. 连奏:在保持手腕、手型不变的状态下,只运动手掌关节,将手指抬起,并匀速落下。注意的是手指的关节是保持不动的。同时要格外之一手腕保持绝对稳定的状态。(连奏的落键也容易出现同断奏一样的问题)4. 跳奏:要领与断奏相同,只是动作相反。在手腕保持绝对稳定的状态下,弹奏琴键,并快速抬起。

  现代钢琴教学法介绍

(二)一、情绪控制: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所体现的就是无论是人类从事何种行为,都带有一定的情绪和情感色彩。情绪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肢体的行为方式,在情绪和情感具体表现上的差异我们称之为性格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性格,而这两种性格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外向型性格的人,性格开朗大方,情感易于外露。在弹琴的表现上,动作偏大,容易用力。内向型性格的人,性格温和稳重,情感比较内敛。在弹琴的表现上,动作偏小,容易懒散。这仅仅是性格对弹琴的影响。同时影响弹琴的还有个人情绪的问题,人是生存在一个社会环境之中的,每个人每天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事情,有自己喜欢的,也有自己不喜欢的,于是各种各样的事情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绪。遇到喜欢的就高兴,遇到不喜欢的就沉闷,这些情绪也直接影响弹琴的效果。无论是感情还是情绪,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在影响弹琴,一是弹琴的动作,另一个是音乐的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情绪和情感通过影响弹琴的动作变化,来影响了音乐的表现力。情绪的不稳定,会造成弹奏速度的不稳定和音量、音色的不平均,并且还会直接影响对乐曲内容和风格的正确演绎。那么如果稳定了弹琴的动作就等于控制了情感和情绪对弹琴的影响。对于情感和情绪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调整:

  1. 通过对情绪和情感的调整达到使性格发生变化的作用。情绪和情感无论怎样变化,无非就是急躁、兴奋、激动或是懒散、低沉、麻木。在学琴的初期,可以通过慢速练习和大声数拍子来达到调整的作用,慢速练习的目的就是要稳定情绪,而大声数拍子的目的就是要提起精神,使人的状态兴奋起来。大声数拍子的要求不是大声,而是用兴奋的情绪来数拍子,只是在大声数拍子时人容易兴奋。在最初练习时要通过不停的调整来达到稳定情绪的状态。情绪过于兴奋就通过慢速来稳定情绪,情绪过于低沉就通过大声来提精神,最终的状态就是平和、稳重、积极、注意力集中。而且弹奏的音色同人的平和心态有一定的关系,人越静,声音越深远,越纯净,人越温和,声音越有共鸣。如果学生每天坚持这样的调整,经过一段时间后,不仅会稳定弹琴的状态,而且长期的练习还会对学生的性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2. 通过对弹琴动作的控制达到稳定情绪和情感的作用。既然情绪和情感的变化直接影响弹琴动作变化,如果统一动作标准,无论何种情绪和情感,都是固定幅度的动作,不仅会统一演奏的声音,还会起到稳定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动作标准指的就是把连奏断奏、跳奏的动作固定化,抬落的高度要固定,抬落的速度也要固定,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较艰苦练习。现代钢琴教学法介绍

(三)三、思维意识控制: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要通过大脑的思维意识来计划和实施的,高度集中的思维意识,可以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意志力,为其行为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而不集中的思维意识,可以产生强烈的心理紧张情绪,会严重影响和削弱人的意志力。人不仅分为内向和外向的性格,还存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差别。而这两种人也是存在极大差别的。偏于理性的人,逻辑思维较强,肢体的控制能力较强,但感受能力较弱。偏于感性的人,情感较丰富,做事易情绪化,逻辑思维和肢体的控制能力较差。偏于理性的人由于肢体的控制能力较强,所以初学钢琴时认谱较快,动作也容易做标准,较容易入门,但学到一定时期涉及到音乐感受时就比较费力。而偏于感性的人由于肢体的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初学钢琴时认谱较慢,动作也极不容易做标准,学习的进度也比较慢。但学到一定时期涉及到音乐感受时就比较容易。思维意识的差别造成了人对感性和理性不同的偏向。而感性和理性对弹琴的主要影响就在于动作时注意力的集中和弹奏的精气神上。思维意识的问题对弹琴的影响是最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就会使弹奏出的声音失去靓丽的色彩......下面就对注意力和精气神的内容分别进行阐述。

  1. 通过对弹琴动作的训练达到使注意力集中的效果。实际上每个人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只是因为不太严重,没有形成严重的问题,使我们没有太关注。而事实上,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会形成严重的病理状态,是造成许多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比如常见的《感觉统合失调症》、《多动症》等等,最初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比较差,在严重就是情绪控制能力差,长期的情绪控制能力差又会形成心理疾病,再严重就是失去注意力、情感、肢体的控制能力,形成较严重的精神病态。对注意力集中的训练是弹琴中最重要的内容。如何进行注意力集中的训练呢?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主要会在其行为中体现出来,人的大脑就像是一个司令官一样,对人体所有器官的命令和所有器官之间的联系都是由大脑来完成的。我们所说的注意力集中就是指大脑对所有器官具有控制和管理的能力,而如果大脑对所有器官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减弱就是我们所指的注意力不集中。比如眼睛看到一个东西,并希望手和鼻子去配合,就先把信息传给大脑,由大脑分配给相应的器官,这样由大脑控制的动作,不仅具有记忆能力,各器官的行为也是协调和同步的。如果大脑的控制能力减弱或者器官之间就没有经过大脑去协调动作,那么这个行为本身记忆效果就比较模糊,甚至是没有记忆。而且各器官的动作也不够协调,使不同步的在进行。在弹琴的动作中,需要参与的器官主要是手臂、眼睛、嘴(数拍子),如果这三个器官是同步的运动就可以使注意力集中,所以弹琴时要求,眼睛盯住手腕使其保持不动、嘴数拍子的同时手才能动。前面在谈到演奏动作时一再提到要保持手腕的稳定,手腕的稳定究竟有何作用呢?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要注意力集中,要认真,要细心。可怎样才能认真和细心呢?实际上我们通过手腕稳定的训练,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手腕的稳定来杜绝弹琴中用力砸琴的问题,二是通过手腕的稳定来寻求注意力集中的情绪状态。实际上注意力集中、认真和细心都是一种情绪状态,概括地说就是即小心又兴奋的状态。如果能够在弹琴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手腕的稳定,就必须极其小心的、甚至是提心吊胆的去控制手腕的稳定,这就达到了寻求注意力集中一点的目的。当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使这种状态稳定后,弹琴时就不必保持手腕的稳定,只要能找到小心的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就可以。

  2. 通过对精气神的训练来减弱心理问题对弹琴的影响。人体的神经和肌肉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情绪的变化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力量的变化是通过肌肉系统来完成的。两个系统不仅是各自独立的,而且是相互影响的。肌肉的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神经系统的兴奋,而肌肉的松弛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神经系统的放松。反过来,神经系统的兴奋也会造成肌肉一定程度的紧张,而神经系统的松懈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肌肉的放松。在弹琴时紧张的肌肉会使弹出的音色尖利刺耳,而松弛的肌肉会使弹出的音色柔和。就像是用硬物敲击和用软物敲击时声音的差别一样。而且肌肉的紧张会造成弹奏速度和灵活度的下降,所以我们强调肌肉放松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柔和、优美、灵活和快速的声音。如果弹琴不用力,仅仅是依靠手臂的重量来取得的声音音量又会很小,至少失去了音乐的震撼力。从这个角度讲弹琴时必须恰到好处的去用力。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呢?既然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又相互的作用和影响,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去解决。我们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兴奋来造成对肌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这种兴奋也是弹琴所必需的。人越是注意力集中,就越能凝神贯注,精气神也就越强,神经系统也就越兴奋。而这时弹奏的力度就会随着神经系统的兴奋而逐渐加大,如果神经系统逐渐放松。弹奏的力度就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放松而逐渐减小。

  四、总论: 以上是我对钢琴训练内容的基本分析,另外,我在前面曾经提到过感情标记演奏法和真实音乐情感表现的问题,比如说渐强吧,就是某种情绪逐渐激烈的表示记号,如果我们只是在手上增加力度,音量是加大了,但情绪的变化却没有,造成了没有情感的弹琴,然后又让学生费力的去找音乐感,先不说这样找有多难,就即使是找到了,音乐感和演奏之间也是脱节的。目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存在这个问题。许多出国参加比赛的学生,经常得到外国专家:“技术一流,情感不真实,缺少个性”的评论。所有的感情记号,都表达了作曲家一定的情感内容,我们不能仅从演奏方法上来划分,要明确其情感内容,并让学生直接的去通过情绪的变化来产生演奏的效果。在没有明确情感之前,只是按照连、断、跳的动作进行简单的划分,而不用特意去划分手指跳音、手腕跳音和手臂跳音的区别,当动作熟练和稳定和稳定后,就直接让学生以情绪的角度、以声音的角度来演奏,只要能够表达正确的情感,弹出正确的声音,其演奏方法一定是对的。关于手臂协调性的问题也是如此,如果演奏者的情感体验同乐曲是一致的,那么情感的变化自然就会带动演奏者作出相应的肢体动作,并且和音乐的语气是相吻合的。前面说了这么多的技术问题,好像很复杂。实际上概括起来就这么几点要求.王喜亮教授弹谈练琴

  学钢琴要注意练琴方法(王喜亮)

  练习是钢琴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练琴的过程就是学生提高和进步的过程,上课只是对这个过程的检验和指导。因此,对练琴要重视起来,培养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显得犹为重要。现将练琴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列出来供各位教师和家长参考:

  1、练琴随意无计划

  家长看见孩子在看电视,就催练琴,看见孩子在玩,就催练琴,孩子勉强坐到琴凳上,心里却在想着电视内容,想着玩的内容,不能保证练琴效果。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对练琴厌烦起来,一旦家长不在家,孩子就会几天不练琴。解决的办法就是制订计划,对练琴严格要求,每天定时练琴。练琴时间之内必须练琴,练琴时间之外不必练琴,可安排做作业等其它事情。

  2、辅导方法不正确

  看见孩子没弹好,“啪”就是一巴掌,或动辄大声训斥,都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打骂的教育方法是不和时宜的。在错误的教育方法下,孩子不仅钢琴学不好,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很难保证,更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完善与健康成长。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其记忆力,理解力,自制力都有限,刚学会的东西,一出门可能就会忘记,所以必须辅导,家长没有时间辅导可找陪练老师辅导,不能不管不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增加,可逐渐脱离。

  3、把练习看成简单重复

  每次都是一遍一遍完整地练,难点便不能很好地解决。每次总喜欢从头练,结果,前面的越来越流畅,后面的依旧不熟练。练琴要注重解决难点,对难点应采取分手,分段,慢练,多练的方法。难点练好了,也就意味着练习的成功。对于有一定程度的学生,这是练琴方面最常见的问题。

  4、长时间连续练琴

  长时间连续练琴的结果是,第一个小时出效果,第二个小时没效果,第三个小时出差错。对于长时间的练琴,中间必须休息。

  5、疲劳状态下练琴

  有的学生习惯在做完功课后非常疲劳的状态下练琴,效果肯定不好,可以考虑在早上安排练琴,早上练琴比晚上练琴效率要高。

  6、嘈杂的环境中练琴

  父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在一旁练琴,或其它嘈杂环境,都要影响练琴效果。

  7、假期练琴的问题

  在寒、暑假,由于学生正常的作息规律被打破,很容易散漫起来。寒、暑假正是钢琴进步的好时机,家长要注意重新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避免睡懒觉,避免玩“疯”。

  各年龄段每天练琴时间可参考以下标准:4—6岁:30—60分钟;6—8岁:60—120分钟;8—10岁:90—180分钟,10岁以上:120分钟以上。平时学习紧张时练琴可以适当减少,寒暑假适当增加。

  总之,能否很好地练琴直接决定孩子能否顺利进步,教师和家长都要重视这个问题。

  1、每天何时练琴,练习多长时间固定下来,这样孩子容易养成习惯,形成规律,效率会提高

  2、把作业分解开,分配到每天的练琴中,效率会提高(假如本周布置了一首练习曲,一首乐曲,可以这样计划:周一练习曲第一段,周二练第二段,周三第三段,周四乐曲前部、周五乐曲后部,后两天复习,准备上课)

  3、注意解决难点(分手、分段、慢练、多练)

  学琴的4个阶段

  1、入门阶段 美国钢琴家汤普森所编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启蒙教材。此教材识谱路子好,从中央C出发,高低音谱表同时学习,学生不走弯路,学得快。第1册弹完时学生已学会了中央C附近的9个音,掌握了3种时值的常用音符,3种常见休止符,3种常见节拍。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很受儿童喜欢。第1册应从断奏开始,第2册部分曲子可让学生试着用连奏,这样到第3册讲连奏时就不陌生了,也更容易弹好。此教材也存在不足,如没有手型、断奏等基本训练,弹奏方法讲的不多,需要教师进行补充。一般从零开始的学生在每次练琴前应进行断奏训练,这样有助于手臂及全身的放松。

  4、5册难度伸展过快,个别曲子手指跨度大,针对流畅练习少的情况,可补充《拜厄》或与之相当的其他教材。进步快的还可以省去3、4、5册。进入《车尔尼》之前这段时间称为“入门时期”,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相当于考级的1—2级。入门时期的教学目的是调动兴趣,学会识谱,掌握基本的弹奏方法,身心放松地进行演奏,养成正确的读谱与练琴习惯(选自《钢琴艺术》期,作者:王喜亮)。入门时期上课周期不宜太长,最好每周上两次课,进入《拜厄》时,前面部分每周要学习5条以上。

  2、初级阶段 主要教材: 《车尔尼》599、849、299前部及其他作曲家的练习曲,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前部,《小奏鸣曲》,《哈农练指法》以及各类中外乐曲等,相当于考级的2—7级,大约需要2—3年,这时期主要的教学目的是手指训练,声部训练,理解与表现音乐,懂得一些作者,作品等方面的知识,这里要注意几个误区: 误区1:将《车尔尼》当作主要教材,不弹或少弹复调作品,《车尔尼》教材有其很大的优越性,也有音乐形象单调、缺乏系统性、技术训练不全面等一些弊端。学生要接触广泛的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技术训练。误区2:忽视音阶,琶音的训练。音阶、琶音作为重要的基本练习,应该贯穿这时期的始终。学习新的音阶和琶音时,建议让学生先单手练一个八度,熟悉音位,再进行双手合练或单手两个八度,最后双手三到四个八度的练习。误区3:不记谱。视奏与记谱是一对矛盾,单纯重视某一方面都是不对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钢琴教学重视视奏忽视记谱,所以现在的许多考级和比赛都要求背谱。

  3、中级阶段 主要教材有: 《车尔尼》299,《克拉莫练习曲》,《车尔尼》740,《莫斯柯夫斯基练习曲》,巴洛克时期,如巴赫、亨得尔的作品等,古典作品,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的作品,浪漫派作品,如肖邦、苏伯特、门德尔松等的作品,以及印象派,民族乐派的作品等,约相当于考级的7—10级,这时期的教学目的是巩固前一时期的手指训练与声部训练,了解音乐史,欣赏更多的作品,学习一定的和声知识,背奏、精练一定量的作品。

  4、高级阶段 此后,业余学琴逐渐进入高级时期,也可以理解为专业道路的开始主要教学内容是以上作曲家的高级作品、大型作品。这时期的教学目的是精练及背奏大量的作品,掌握作品的精髓,并学会作品分析,作品创作等。对于学生压手腕问题的解答

  儿童学琴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上课就是解决问题,解决了老问题,又出现新问题,学生正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提高。对于有经验的资历较深老师,总是不急于解决比较顽固的问题,而是在一个阶段内有计划地解决。学生家长问我压手腕这个问题时,我首先问老师的情况,当得知是一位资深老师时,就给了以上答复。annyyf的解释正确地代表了我的意思,韦伯猫给了我们正确的解答。我通常的做法是将老曲子的问题在新曲子里解决,包括软指、压手腕、粘音、音虚、手臂紧张、肩紧等。例如学生在弹奏时出现了某些问题,不予理睬,在布置新的作业时,严格要求、作为重点进行强调,并采取一些具体办法,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这样作为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合适,其他老师会有其它的办法。对于家长来说,要对学生学琴过程进行全面的关注:兴趣、进度计划、能力诸方面、教材、练琴、弹奏方法等,把解决个别问题的主动权还是交给老师吧,家长更要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等诸问题。

  教师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需要配合老师逐步解决就是了,如果家长经常在上课时间提起问题,老师会认为对自己不信任,这样不仅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影响师生关系。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要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会解决各类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压腕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可能是手指的问题,也可能是手臂的问题,也可能是单纯的手腕问题。

  所以家长是没有办法分析问题,也没有经验如果解决问题。而不带教的老师更是没有办法提出具体的方案。

  钢琴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因材施教。一个孩子一种方法。

  所以答案应该是:如果相信这个老师,就按老师说的做,手腕自然会好的(这是个比较慢的过程)。如果家长认为自己宝宝的老师,没有办法解决问题,那只好换老师。

  王老师回答很具体啊。

  我是认为一切不对劲的动作,都是因为力量不够引起的。因为力量不够,做不到标准的动作。虽然标准动作就是最省力的动作(所以是最标准的动作),但是在人体学习这样一种运动机能的过程中,不可能上来就拥有足够的力量,以至于只能通过动作变形来解决力量问题(当然还有灵活性问题),这种问题,随着力量和灵活性等机能的提高,对于给定目标,逐渐就会自己找到最省力的方法,也就是动作逐渐标准化。

  这在任何体育运动中或者重复体力劳动中都是同样道理(钢琴,从机能上来说,也是一种运动。当然,桥牌虽然是冬奥会项目但只需要脑子,不需要机能)光看彦驰小朋友在不到2年内所学习的教材,就可以看出教师之优秀和良苦用心:学生度过了兴趣、识谱和弹奏方法的三个关口,在短时期内学习了大量教材,发挥了很大的潜力,还参加了不少实践活动,这有助于孩子的个性完善与全面发展,一般的教师是不太容易做到的。你的孩子不仅在学钢琴上是优秀的,她小学时期的学习成绩也将是出类拔萃的。关于《“秃铡罚何液茉缇投匝琴进行了时期的划分,后来看到赵哓生老师的划分,不谋而合,我指出了各个时期的教学目的,赵老师对教材讲得更详细。在这个划分中,《“秃铡肥窃诘诙阶段,与《车尔尼》同时进行的。近期我在教学中把《“秃铡酚滞后推了,一直推到学生不认为复调难弹为止。学生在弹299时,拿起《“秃铡芬恢苣茏约毫坊10来条,而以前是手把手教1条都累。复调与其它教材有本质的不同,过早上《巴赫》,学生一旦觉得学琴难了,就麻烦了。在我的时期划分中,第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识谱,第二阶段主要矛盾是手指训练,第一阶段必须非常扎实,才能进入第二阶段,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车尔尼》时也是很谨慎的,复调应该再靠后些。

  钢琴弹奏中的读谱法 [2008-09-27]

  从事钢琴教学和伴奏以来,不止一次地有学生、同行与我谈起钢琴教学和弹奏中运用何种唱名法读谱更科学的问题,在这里我想就具体的用法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的特点

  钢琴弹奏像视唱练耳,也存在固定与首调之分,但由于钢琴是和声乐器,因此读谱比视唱要复杂得多。固定唱名法在钢琴视谱时,二十四个大小调的音阶与和声关系随调性不同有着绝对的音高位置,直观简单,但音高把握比较难;首调唱名法则是在视谱时,主音do或la随着调号调性的变化和转调的出现,重新定位在线谱不同的线间和琴键位置。在听觉上对音阶与和声是一种相对的音高关系,只存在大调小调两种调式及五声调式几种基本调式的感觉和区别。

  二、在对幼儿、儿童钢琴教学中应用固定唱名法

  幼童在听觉极为单纯而敏感,对音高的记忆力极强,应该用固定唱名法读谱弹琴。另外他们没有那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来重新排列每个调的唱名位置和在键盘上的位置。我们常用的《小汤普森钢琴教程》在第一册后部和第二册前部就出现了F大调和G大调,拜厄钢琴教程在五十多条也开始出现了G大调。试想对一个学琴才几个月,才刚认识一个八度以内的音符的儿童来说,好不容易才熟悉五线谱上和钢琴上中央C附近的几个固定音符,接着就让他们用首调唱名法来学习F大调和G大调上音符重新排列的新的唱名位置,这就改变已经在琴童大脑中刚建立的固定位置与音高联系,所以用首调唱名法是不明智的。从长远着想,对儿童也不能采用首调唱名法教学了,随着钢琴程度不断加深,弹到转调频繁的十二平均律,音乐展开变化巨大的奏鸣曲和用十二音序列等现代技法创作的无调性作品时,首调唱名法将会无所适从,力不从心。

  三、在钢琴程度较深的学琴者中也应用固定唱名法

  对于学琴程度较深的学琴者来说,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本身就具有固定音概念并形成了牢固的视觉和听觉联系(即线谱上的每个线与间和钢琴上的每个琴键位置都形成了固定的音高条件反射和感觉)。反之,另一类学琴者不具备这种能力。对前者来说,毫无疑问他们的音高概念与键盘和线谱上的位置是固定统一的,用固定唱名读谱时他们是轻松自如的。但也有一种特例,就是我们会遇到用首调唱名法极容易解决的情况,即在异调性上弹奏不同调性的同一首作品,比如弹奏经改编简化过的舒伯特g小调《音乐的瞬间》(威尔编世界儿童名曲选),突然再让他弹奏原谱的f小调的《音乐的瞬间》,即便遇到这种情况也不可用首调唱名法,而是应借用视唱练耳中学过的移调的办法,将旋律与和声织体整体挪移的方法,搜索脑中先前建立的该曲的运动方位感觉,然后把这种运动和方位感觉搬到新的调性中来视谱弹奏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对于不具有固定唱名音高听觉的学琴者,在弹奏程度较深的乐曲时,为了避免视谱与听觉的交叉干扰,也应用固定唱名法视谱。熟悉的曲目在听觉上,大脑印象中容易建立首调的枎。在弹一首新曲时,我们不必给学生示范弹奏,也不必让他先去听录音资料,而是先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调性,然后在这个调性上用固定唱名法视唱音阶,分解和弦及其解决等,进而哼唱乐曲旋律及对位声部和伴奏织体等等,让固定唱名印象先入为主。经过这样的练习对乐曲的音位与音高概念就固定下来了,有助于视觉和听觉的统一,识谱弹奏和背弹这首乐曲的准确性就会大大提高。如果是弹奏听过的熟悉的乐曲,要改变首调唱名印象就必须按固定音高和位置加强视唱练习(比如音阶、和弦和旋律),以便形成新的固定概念。

  四、弹奏旋律与和声发展变化复杂、转调频繁和无调性的作品时最好用固定唱名法

  当我们拿到一首十二音序列技法写作的乐曲和全音阶与半音阶及色彩性和声为主的印象派和现代派作品时根本就找不出稳固的调性,根本也无法用首调唱名法。当弹到巴赫的赋格曲和贝多芬以后的奏鸣曲展开部时,旋律与调性变化发展剧烈、转调十分频繁,如果用首调唱名法只能束缚自己的双手,僵化自己的思维,而浪漫派和现代派的作品十分注重情感的表达,早已突破了功能和声的框架,调性复杂和声色彩丰富,旋律装饰变化技巧高超,也是难以用首调唱名法进行视奏和背谱的。

  五、成年人、民乐和声乐专业学生在钢琴学习中两种唱法都可采用

  成年初学者首调概念根深蒂固,但理解能力强,学琴晚、练琴时间有限导致学琴程度不深,用首调唱名法视谱完全能解决对乐曲的读谱和背谱的问题,老师可以让他们了解两种唱名法各自的特点和优点。由学琴者根据个人喜好采用各自的唱名法,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成人学琴者还是喜欢采用首调唱名法。这有助于他们多弹自己熟知的歌曲、民歌以及名曲小品,并进行自弹自唱和自娱自乐。

  对于学声乐和民乐专业的学生学习钢琴来说,由于他们在平时专业演唱和演奏中用的大多是首调唱名法,也许在钢琴弹奏读谱中更适于这种唱法,特别对声乐专业来说,让他们熟悉各调性在键盘和线谱上的位置,有助于调性和音高的把握,也有助于他们练声和音高的把握,也有助于他们练声和自弹自唱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而民乐专业学生学习钢琴是为了提高音乐修养,拓宽知识面和更好地加强业务水平,两种唱名法都可以运用在钢琴弹奏读谱中。

  六、关于钢琴伴奏的唱名法

  由于钢琴给器乐伴奏时,主要是给独奏乐器以和声和对位及音乐情绪的衬托与补充,气氛的渲染与对比,因而调性织体相对复杂,况且独奏都常用固定唱名法读谱,如弦乐演奏者,因而钢琴伴奏也应用固定唱名法演奏。而钢琴给声乐伴奏时,如果是用简谱和即兴伴奏,毫无疑问可采用首调唱名法,至于歌曲若有成品原谱伴奏,则两种唱名法都能运用。

  学钢琴要注意培养的几点好习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孩子开始学钢琴时,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钢琴习惯。在孩子学钢琴的过程中,需要培养以下能力:

  钢琴学习独立识谱能力

  从学钢琴入门时期的后期开始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识谱能力,教材在进行中每条都要示范、讲解。当孩子顺利进步时,留一部分作为“自练”,即教师不作任何讲解,也没音响效果,孩子可自己找难点,标指法,处理发挥。这样学钢琴不仅有效地锻炼了识谱能力,也培养了学钢琴独立处理作品的能力,避免了过于依赖教师的倾向。

  这里注意:

1.学钢琴时作为“自练”的曲目,难度应小于正在学习的内容;

2.学钢琴“自练”允许孩子出错;

3.学钢琴“自练”的安排应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

4.学钢琴时不要将用于考级、比赛或演出的曲目用来“自练”。学钢琴独立识谱是独立练琴的开始,因此独立识谱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教师和家长都要引起重视。钢琴学习背奏能力

  学钢琴教材中应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曲目要求背奏。学钢琴背奏三要素为:记乐谱(视觉感),记乐感(听觉感),记手指与琴键(触觉感)。学钢琴背奏的练琴方法是,先听一遍范奏或录音,明白重点难点,掌握风格、要领,然后练习。练一句记一句,练完了也记完了,再练就不用看谱了。

  学钢琴背奏注意事项:学钢琴入门时期不主张背谱;已背会的曲目要反复练熟;已背会的曲目要经常复习。

  钢琴学习视奏能力

  学钢琴视奏的训练实际上从学琴时就开始了,但作为一种能力专门培养时宜放在后面的学习中。学钢琴视奏之前要将谱看一遍,视奏三要素为:找难点,找规律,找感觉。视奏时要求速度放慢,不错不断,强弱分明,指法不乱。

  钢琴学习协作能力

  孩子学钢琴到一定程度后,要做一些联弹、齐奏、合奏等练习,锻炼互相的协作,还可以弹一些器乐伴奏,锻炼与其他乐器的协作。

  钢琴学习登台能力

  学钢琴登台能力指登台表演、参加比赛、考级等临场发挥能力。学生往往在下面练得很好,一上台,面对千百双直视的眼睛,或面对监考老师严肃的面孔,会产生怯场心理,不能正常发挥。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学钢琴就应该经常告诉孩子,学好一门乐器,不仅要下工夫苦练,而且要敢于上台,善于发挥。在演奏时,要注重音乐表现,身心放松,不要考虑与演奏无关的其他事情。

  另外,在登台前进行一些学钢琴模拟训练很有好处。学钢琴要勇于参加各类演出、考级、比赛,使上台成为经常性的活动并将其作为学习过程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这样做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提高登台能力。

  关键词:钢琴演奏 钢琴教学 教学环节

  古往今来,大凡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学习者,无一不在探索科学的演奏、训练或练习方法,无不把演奏和教学这一过程中的良好读谱习惯、手腕的灵活与身体的协调、手指独立灵活有力均衡放松持久等要领作为钢琴的重要技术溶入或令人愉悦或令人神往或令人震撼的富有高度艺术性的音乐听觉予以教学训练。在十多年的钢琴演奏教学交流中,笔者体会到钢琴教学几个关键环节,阐述如下:

  一、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

  读谱能力的高低是能否尽快弹好一首好乐曲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一位经常把谱弹得错误百出的学生,实在令教师们头疼。在纠正了他们的错音之后,余下的时间就非常有限了,很影响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对学生本人而言,在错误地练习了一周之后,再重新改正,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的进度,而且对学好钢琴的信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如何提高读谱质量,也是教师们多年来始终在探索的一个问题。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将会有助于提高学生正确读谱的能力。

  1、心理状态的调整

  影响许多学生读谱质量的一个因素是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拿到一首新谱子总会产生一种急于完成它的强烈欲望,虽然这是积极、可取的学习精神,但错误往往会因“急”而生。对于看报和读小说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急于知道结果,只粗略地浏览一遍;另一种是细细品味。读谱则不能分为两种,虽然读谱前可以有一个浏览的过程,粗略地看一下结构、调式及节奏特征,但读谱只能是一个个细细品味,马虎不得的过程,它需读谱的人首先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通过眼睛把每一个音符反射到大脑,再指挥10个手指在钢琴上弹奏出来。如果急于求成,就很难避免中出错、有所疏忽了。所以要想让学生把谱子快点识好,还需要先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稳中求快、平心静气、一步一步、一拍一拍地稳扎稳打,先稳才能达到后快,去“急”才能达“成”。同样,“不急”还要体现在练习的量上,一次或一天不要太多,尤其是对那些刚打基本功的学习者。

  2、弹奏速度放慢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慢到快、由生到熟的过程,视奏亦是如此。每一个音符我们都认识,但是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再反应到我们的双手上,就需要有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由于每一小节或第一拍的音的数量不等,读谱时就要顺应着音符多的和节奏复杂的段落,来确定一个适当的慢的速度,并保持着这个慢的速度,即使遇到容易弹的段落也不要重新加快,使读谱人成为主动的一方,把全曲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有充裕的时间去支配各个神经来对待音符和节奏。同时对整首乐曲也会留下一个相对完整的第一印象,为进一步的练习打下了一个稳定的基础。所以放慢速度是提高读谱质量的第二个因素。

  3、分析指法规律与乐句逻辑关系强调背谱弹奏

  放慢速度提高注意力,才有可能看清指法、设计好与音乐逻辑相吻合的指法。较难的段落要分手逐句练习,这样才能保障乐句的顺畅,长期坚持,有助于练习新曲子的视奏质量,亦有助于对演奏背谱能力的提高。

  4、加大节奏训练的比重

  读谱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既要分辩出音的高低,又要照顾到节奏的长短。往往有人在读谱时只注意了音的高低,而忽视了节奏的准确性,实际上也就造成了读谱中一部分错误。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只有加大节奏在头脑中的比重,也可以就是把节奏放在首位,在没有把音符确定出具体在哪条线上时,就应该把节奏的分配组合弄得一清二楚,带着节奏去看音符,纠正一些学生的心理偏差,避免读谱中在节奏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初学者更应该注意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时常提配他们注意节奏,比如用“第二拍上是什么音?”或“第三拍的和弦弹错了”等方式去提问,促使学生用脑去想节奏,训练他们的快速综合能力,同时也就一步步地提高了他们的读谱能力。

  二、关于手臂手指技术

  在钢琴上学习手臂“吸气”,即“断奏”:由腕起动,自然地抬臂,肩部放松,使手部如吊钟花般自然下垂。随后自然落臂时,要预先形成将重量聚到指尖的意念,在指尖触键、支撑全臂重量时,要体会指尖肉垫“抓住”琴键的感觉,不出现凹凸状态,手腕柔顺放平,手掌自然松开,指掌间形成对立统一的力学关系如支起的帐篷。为体会“抓”的感觉,可将手散置桌面然后向手心收拢五指,体会指尖感到的压力。还可想象由肩至指构成一个“手指头”,去感受力量的通畅。在“断奏”能发出圆润而有深度的音色后,方可作连音练习。由二连音起,直到能保持音色完成八连音,此时手腕的上下左右动作必须柔顺而不呆滞。“断奏”如婴儿站立,连音使以蹒跚学步,必须前一指尖撑住手臂重量后,才可以用掌关节抬起后一手指,让1、2指关节高于手掌呈自然弯曲状。其弧度宛如置掌于头顶后所形成的手型。手指的放松与行走是最基本训练,必须不怕单调,耐心多练以求正确定型。是否能做到放松将影响学生一生;不会放松者,程度越深就越牵强而痛苦。

  三、关于手指不独立、不分瓣,手型控制不住

  由于初学钢琴时未打好基础而形成的上述“毛病”,甚至可能在程度较高学生中见到。克服这一毛病必须先学会放松,然后进行所谓“手指预备练习”。这是指在前触键的刹那,保持后指于它将触键上方2分距离处于不晃动,从而去掉手指的多余动作。其关键是防止指尖粘连琴键,除触键指外,其他指都悬在空中,以解决每个手指快速下键起键的独立性和敏感反应问题,并使得各指按标准规范地动作,达到正确地控制手型的要求。这种练习要严格与坚持,练习中学生将学会用头脑、用耳朵控制手指,最后实现心理上的放松。

  四、关于手腕技术

  手腕腕关节,是连接手指、手掌与小臂、大臂的桥梁,是协调手部与臂部动作的枢纽。从生理结构来看,腕关节、掌关节与指关节共处于一个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整体之中。指关节、掌关节的任何动作都与手腕部位的状况(松紧长、强弱度等)直接关联,都离不开手腕必要而适当的调节,尤其在钢琴弹奏这一脑体相兼的、十分复杂的活动之中更是如此。观看钢琴大师们的演奏风姿,他们那挥洒自如、线条优美的手腕动作往往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音乐支配动作、动作融于音乐,“表演”一词在这里被赋于了名实相符的意义。大师们的这种手腕动作,正是钢琴弹奏、触键方法、技巧、音色、力度、速度等方面的需要。揭示音乐作品内涵与风格的需要。只有正确认识手腕在钢琴弹奏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真正了解钢琴弹奏过程中有关身体部位的活动规律,有效调节腕、指、肘、臂及背等部位的动作,方可有手指与手腕的密切配合。钢琴弹奏对手腕的基本要求是:轻松、灵活、富有弹性与爆发力。

  在以手指跑动为主的古典式弹奏方法中,手腕的作用在于始终支配手指的运行方向,调节手指上下方向与左右方向活动的幅度,保证手指的各种动作轻松敏捷、交接自如。莫扎特的奏鸣曲,第一乐章中一段快速上下音流的弹奏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在以手臂自然重量通达琴键为主的重量式弹奏方法中,手腕的作用在于将手臂乃至躯体的自身重量通过手指指尖畅通无阻地传送到琴键,同时根据所弹奏曲目的力度、技巧、音色等需要,对于通达琴键的重量、手指距离、键面的高度与角度、触击琴键的速度等进行必要的调整。柴科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序奏中那段著名的柱式和弦的弹奏方法极好地说明了这点。

  在跳音、顿音、半连音等各种断奏技巧中,手腕的作用体现得最为直接而明显,它以保证手指触键、离键时频繁的起落动作顺畅自然,不同特点、不同程度的断奏效果清晰、明显。跳音要求是短促而有弹性,实际弹奏谱面所标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顿音的要求是更短而有力,实际弹奏谱面所标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一;半连音的要求中若断若连,实际弹奏谱面所标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断奏,尤指跳音与顿音奏法要求手指触键的瞬间向上反弹而起,显然需要手腕及掌关节等部位的积极、有弹性、有爆发力的动作。

  五、善于用内心听觉训练

  键盘演奏是产生声音的艺术,对声音的研究分析可以从科学(组成、频率、强度等)与艺术(音色、和声等)两个侧面进行,对声音的产生也要从两个侧面研究分析,其中的桥梁就是耳朵的敏感与准确。只有依靠倾听才能找到弹到所需要声音的技巧。训练学生在钢琴上体会多层次的声音,首先要建立内心的听觉。指导学生经常使房间充满音乐,充实潜意识的声音感受是有益的。教学中的指导学生广泛大量地倾听好的演奏,不单纯听钢琴演奏,还要多听交响乐、声乐,逐渐使内成为有不同层次、不同音色的“调色板”。还可以告诉学生在钢琴上用ped延续和声的音响,让自己的耳朵一直倾听和声散尽。同时启发学生关注周围自然中的声音,器乐的音乐源头就是天籁:山风浩荡,惊涛拍岸,细雨洒窗,晴鸟鸣晨,乃至人声喧哄哗,钟表滴答……关善于倾听与辨别声音,是学音乐的起点。

  五、要对音色有丰富的理解与想象

  首先是对演奏曲目的风格研究。这一工作必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声音、触键,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演奏家对同一曲目的不同处理,都要在听觉上有广泛的了解,厚积薄发,才能形成选手自己的音乐理解。如斯卡拉蒂的音色,风格明快、弹性、透明、玲珑、细巧,其触键技巧必定是指尖挻住、灵活、快触键;肖邦的歌唱性音色,要求采用柔顺手型,指尖肉垫粘连性触摸键盘产生回荡的音响。其次对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特点、织体运用、调性与高潮,作深入具体的分析,让学生把握住曲目的框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敏感地观察学生新鲜的带有“自我”的听觉理解,珍惜他的创新能力,让信心渐渐地有根据地增长。只有不断听出过去未曾发现的新鲜东西,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可能性,才能使学生对演奏越来越有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多接触陌生的声音和不同的见解,听其他人演奏,请其他教师上课,都是有益的,所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迷失自我。

  总之,钢琴教学法要灵活多变,谱面是固定的,但教学环节是有秩序的,靠的是我们灵活的思维去分析判断应用,多动脑才能多受益,多想办法才能更加磨练我们的意志,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才能使学生在习琴中得到乐趣,进入到一定的水平才会对钢琴音乐和演奏艺术有真心的爱、刻骨铭心的爱。

  钢琴教学的阶段和使用教材内容 A 钢琴教学可分为启蒙,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学习内容通常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几大类。作为基础练习,目前仍然是车尔尼的作品最为系统,如《钢琴初步教程》599,《24首左手练习》718,《钢琴流畅练习曲》849,《钢琴快速练习曲》299,《钢琴练习曲50首》740(699)等。

  车尔尼是19世纪上半叶维也纳钢琴演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所写的大量练习曲是针对古典作品演奏技术,即“古典技术”训练的,主要是手指的颗粒、均匀、快速,对左手的训练较为薄弱,因此期间必须增加各类作曲家的联系曲目作为补充。这些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穿插进行,不能一味的依次一条条的弹下去。

  儿童的启蒙阶段

  在目前较流行的儿童启蒙教材中大致可分为三种五线谱入门型,即高音谱表入门法,中央c入门法,多音入门法。传统的启蒙教材《拜尔钢琴基本教程》用的就是高音谱表入门法,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1-5册用的是中央c入门法。

  李斐岚,董钢锐编著的《幼儿钢琴教程》采用了以中央c为主的入门法,突破了以往此类教材的音域局限,从3指开始学重量落下,逐步扩大到其余各个手指的方法已被公认为最好的方法。

  冯·德·魏尔德:《陶梅格·露丝》系列。这一幼儿系列较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从小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乐感。

  柯达依:《钢琴学校》第一册。

  巴托克:《小宇宙》。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入门课本。因为它的五指位置包括种种非大调或小调结构的五指排列,有助于学生及早接触黑键及各种调式,含有许多复调模仿级对位因素。齐格勒:《钢琴教本》第一册。该书的特点是先听后弹,耳朵领先。勋格勒:《钢琴教室》第一册。

  狄贝阿里:《二十八首联弹练习曲》中较容易的,越早让学生进行四首联弹训练,越有利于养成用耳朵听辨声部与互相配合的习惯。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

  一、钢琴教学初级阶段的练习曲

  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当于从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到车尔尼的《钢琴流畅练习曲》849。

  1、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 这是我国钢琴初级阶段教学运用极为广泛的教材之一。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57首以前这部分是巩固手型,训练手指独立性的联系,要求弹奏放松、自然、联系速度以慢速中速为主。

  第二部分是58~79首。58首到70首饰训练快速练习,这里的快速是针对前阶段而言的,在学生走法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初步加快速度。71首~79首是带装饰音与不带装饰音的旋律练习。练习时先慢速,把节奏弹准确,弹平均,双手对齐,在稍微加快。这部分又是旋律练习要注意乐谱上的表情术语及力度术语,注意分局、呼吸、旋律的连贯与歌唱。第三部分是80首到结束,是综合新的练习,无论音型、节奏型、音阶琶音类和双音练习都比前面丰富,;练习时不仅要弹准确,还要注意音乐起伏,作出力度,速度变化。

  2、车尔尼《钢琴简易练习曲》139 这是从599过渡到849的教材之一。139的教材编排不如599集中,可以选择与599不同类型的曲目。在599到50首左右就可以交叉使用。

  3、车尔尼《24首钢琴左手练习曲》718 这是全部为左手而写的练习,内容有音阶,琶音型、五指型、分解和弦等,学习顺序要灵活掌握,对于手小的学生,可以先学音阶型或五指型的曲目,八度练习暂缓。

  4、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821 本教材不仅技术类型较丰富,而且难度跨度大,包含了从初级程度到高级程度的练习。每一首只有8小节,技术课题非常集中,尤其适合一些其他课业多,练习时间较少的学生使用。

  5、莱蒙《钢琴练习曲》37(又译为“勒穆瓦纳”)

  全书共50首,由浅入深。他的特点是较多的左手练习,双手比较均衡。可以弥补车尔尼练习曲中偏重右手的不足之处。

  6、布格缪勒《简易练习曲25首》100,《练习18首》109 这两集练习曲都是有标题的小曲,形象鲜明,手法简洁,旋律优美动听,音乐性较强,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在599到50首左右时,可以逐步选用作品100的曲目。作品109在技术上比作100难,篇幅也大些。在进入车尔尼的849后可以选用。

  7、车尔尼的《流畅练习曲》849 从599到849是初级阶段的前期进入到初级阶段的后期。849共30首,每一首的技术内容基本上不重复。在选用时要具体分析每首练习的难点,考虑技术的“过渡”问题。849与599,139不同之处是每首曲子有了速度标记,根据849教材的标题,应当做到演奏流畅,尽可能按要求的速度去弹,为下一步中级阶段作准备。

  8、赫尔契伯格编《趣味钢琴技巧》

  从预备到第五册,由浅入深。编者从几十位作曲家的作品中选择了一些旋律优美而短小的练习曲,每首都有标题,并在标题下给予明确的提示和要求。技术类型比较全面,又由于作曲家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因此,曲目丰富多彩,是一套生动有效的教材。

  二、初级阶段的复调

  复调作品的特点,是左右手不同声部、不同旋律同时进行,在节奏、重音、力度、句法、旋律、起伏等方面既有内在的联系,又各自独立。对于训练大脑的多维思维,节奏感、左右手的独立性等都是很好的教材。

  1、巴赫《初步钢琴曲集》

  这本教材共28首,是巴赫为其妻子安娜·玛格达蕾娜写的练习小曲,是初级阶段比学的内容。

  2、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曲》

  这是适用于巴赫《钢琴初步曲集》与《创意曲集》只见的教材。

  3、中国作品

  中国作品中有一些较简单的复调作品,采用了广大群众熟悉的民歌作为主题,比如王震亚的《沂蒙山小调》,陈静荠《浏阳河》,黎英海《盼红军》、《花鼓调》、陈铭志《子弟兵与老百姓》等。

  钢琴教学的阶段和使用教材内容(续上)

  三、钢琴初级阶段的乐曲

  1、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

  这是一套内容极为丰富的教材,由浅入深共五册。除了简易的钢琴曲外,还精选了大量歌剧、芭蕾舞剧、交响乐等世界名曲的改编曲,其中包括巴赫、莫杂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著名音乐家的作。在每首作品前,或介绍作曲家,或介绍乐曲特点,或讲解音乐常识,或支出联系药店,使学生在学每一首曲子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由于乐曲形象生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2、威尔《世界儿童钢琴名曲集》

  这是一本深受国内外儿童喜爱的曲集,其中都是简化了的世界名曲,在训练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3、《钢琴小奏鸣曲大全》

  小奏鸣曲是我国钢琴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内容之一。这本大全收入了海顿、克列门第、库劳、莫杂特、杜舍克、贝多芬、迪亚贝里、卡巴列夫斯基、格季凯等大师的小奏鸣曲共48首。程度相当于599后部,849前部到299。

  4、《少年儿童钢琴曲选》(1949~1979)

  1979年,为了展现建国30周年我国音乐创作的成就,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国庆前选编出版了两套中国作品集,这本《曲选》是器乐作品选中的少年儿童钢琴曲专辑。

  5、中国风格《儿童钢琴曲选》

  由人民因与出版社编辑部编的这本曲集共91首,有适合启蒙阶段程度的小曲。

  6、少年儿童《钢琴四首联弹曲集》

  四首联弹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觉与合作能力。并且因为四只手弹比两只手弹更丰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练习的积极性。本曲集所选的19首曲子,都是以儿童熟悉的歌曲及乐曲改编而成的。

  乐曲的范围很广,相应的教材也很多,如老柴的《少年钢琴曲集》舒曼的《儿童组曲》《少年曲集》。全音乐谱出版社出版的《您喜爱的钢琴百曲集》第1、2集(共6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编的《少年儿童外国钢琴曲选》第1、2集,(共6集),都可以广泛的选用。钢琴教学的中级阶段

  钢琴教学的中级阶段是一个比较长的阶段,其中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程度与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0首》作品740程度可视为两个台阶。从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过渡到299,再从299进入740,中间必须穿插根中各样的练习曲目作为铺垫,特别是740,技术课题很多,无论难度、速度、都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

  这个阶段要进一步加强手指的独立性与灵活性,使手指能快速、均匀、有力地跑动;学习不同的触键,增强指尖的灵敏度,弹奏出不同层次的音色变化;进一步训练手指、手腕、手臂三者的相互配合,逐步掌握各种专门技术。随着技术的提高,曲目范围的扩大,要学习掌握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重视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演奏中恰当的运用这些技术来表现音乐。

  一、钢琴教学中级阶段的练习曲

  1、车尔尼《25首钢琴小手练习曲》748 对于达到中级成度,而手还小的学生来说,这本教材非常适宜,因为曲目中双音最大的跨度为7度。比起车尔尼其他一些简易练习曲来748增加了左手练习,音乐性也更强。

  2、车尔尼《钢琴手指灵巧的初步练习曲》636 这是一本比较机械的练习曲集。共24首,每首的篇幅较小可以把它作为进入299的快速练习准备。

  3、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821 初级阶段中已作了介绍,此阶段可在第2、3集里适当选用。

  4、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299 这是本阶段柱教材之一。全书共40首,分为4集,每集10首。学习时应当根据学生的际情况 和不同阶段又针对地加以选择,不要机械的一条条顺着弹。

  练习299时要在读谱仔细、方法正确、弹奏熟练的基础上加快速度,力求手指颗粒感、清晰度、均匀有力的基本技术都有明显提高。同时,特别要注意训练快速跑动中有意识地训练手腕、手臂与手指的配合。

  5、克拉莫《60首钢琴练习曲》

  本书注重同时发展左右手的技术,每一首篇幅不大,技术类型集中,包括各种单音、双音、保留音的练习。全书一半以上都是以一种技术类型,分别在左右手训练,为左右手的手指独立性、颗粒性、准确性、灵敏性和加强收拾力量的训练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6、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0首》740 这是中级阶段最高的程度,这本练习曲包含了各种基本技术和专门技巧。在练740时,除了正确熟练等基本要求外,速度上一定要突破。这是,一首练习曲不是短期能完成的往往需要一至两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要讲究练习方法,高标准,反复练,使技术有一个飞跃。如果能够将740中的各种技术类型的练习曲都演奏得很出色的话,就能顺利地进入高级阶段的学习。

  二、钢琴教学的中级阶段复调作品

  以巴赫的《创意曲集》为主,同时可以学习《法国组曲》以及部分《平均律钢琴曲集》作品。

  1、《创意曲集》

  分二声部与三声部,各15首。学习二声部创意曲,可以选音符与节奏都稍微简单些得先练,如1、4、8、13。

  比起二声部三声部的要难得多。首先要抓住主题,脑子里对三个声部的进行要很清楚,然后收支要控制好不同声部的力度对比和音色对比。可以先练6、2、7、1、15。

  2、《法国组曲》

  这是巴赫于1720年~1724年间完成的古组曲题材的作品,共六组。他的基本结构是由四首速度和节拍不同的舞曲,按一定顺序组成,这四种舞曲是阿列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基格,他们的调性统一每一组前三首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而在萨拉班德与基格之间,则可插入“小步舞曲”、“旋律”、“加伏特”等其他舞曲或乐曲。这六组中唯一不同的是第四组,在阿列曼德前面多了一首前奏曲。据说“法国组曲”这个名称不是巴赫本人所提,是因为作品的典雅风格类似法国风味而得。

  3、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平均律师一种调律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将8度音程平均分为十二个半音。在巴赫的时代,所使用的调律法节本上是纯律,这很不利于转调,虽然平均律的调律法曾被提出,但直到巴赫才真正运用。《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标题用巴赫亲自题的。

《平均律钢琴曲集》共两集,每集24首,是根据十二个半音的规律,由c大调开始,依次以半音进行,每个音用大,小调分别写一字前奏曲与赋格曲,故24首。这部巨著式复调音乐创作的顶峰,被誉为钢琴音乐的“圣经”------“旧约圣经”。

  开始学习钢琴: 小哈农-小汤普森--拜厄-大哈农-大汤普森-车尔尼599-849-299-740 另外还弹过<<钢琴基础教程>>1-4,<<小奏鸣曲集>>,<<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巴赫创意曲集>>,<<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世界著名钢琴曲集>> 我觉得,新手应该先学小汤普森1,因为那里教你摆手型,认谱,而且每首曲目都有一个新的内容.先弹小汤普森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加上小哈农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和手型,节奏感等,学完小汤普森后(小汤普森很多本,不过一般都不用全弹完,我弹到第3册就转学大汤普森了),就学大汤普森1-3册,学第1册大汤普森时,就可以加上车尔尼599和<<钢琴基础教程>>1来增强手指能力,<<钢琴基础教程>>1有很多由名曲改编的简易曲目,都很好听.就这样,大汤普森和车尔尼练习曲还有<<钢琴基础教程>>1同时学,(我还没弹完车尔尼就学完大汤普森1-3册了),车尔尼599练习曲完成后,就接着弹849流畅练习曲,只有30首.在弹849时,又可以增添<<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小奏鸣曲集>>.<<钢琴基础教程>>2和<<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不过巴赫的曲子很有深度,看谱上去简单,但弹起来就很有难度.所以我弹的时候弹了很久.弹完849练习曲后,就可以进入299阶段,这时候通常已经弹完<<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和<<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了,也差不多进入高级阶段,299的练习曲就比较长,一般都有2页或4页,不过对手指很重要,所以要认真弹,这时候也可以增添<<巴赫创意曲集>>和<<世界著名钢琴曲集>>.完成299后,就可以接着弹740.加上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的中高难度奏鸣曲.这时已经是高级了.钢琴教学的中级阶段是一个比较长的阶段,其中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程度与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0首》作品740程度可视为两个台阶。从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过渡到299,再从299进入740,中间必须穿插根中各样的练习曲目作为铺垫,特别是740,技术课题很多,无论难度、速度、都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

  这个阶段要进一步加强手指的独立性与灵活性,使手指能快速、均匀、有力地跑动;学习不同的触键,增强指尖的灵敏度,弹奏出不同层次的音色变化;进一步训练手指、手腕、手臂三者的相互配合,逐步掌握各种专门技术。随着技术的提高,曲目范围的扩大,要学习掌握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重视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演奏中恰当的运用这些技术来表现音乐。

  B

  一、钢琴教学中级阶段的练习曲

  1、车尔尼《25首钢琴小手练习曲》748

  对于达到中级成度,而手还小的学生来说,这本教材非常适宜,因为曲目中双音最大的跨度为7度。比起车尔尼其他一些简易练习曲来748增加了左手练习,音乐性也更强。

  2、车尔尼《钢琴手指灵巧的初步练习曲》636

  这是一本比较机械的练习曲集。共24首,每首的篇幅较小可以把它作为进入299的快速练习准备。

  3、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821

  初级阶段中已作了介绍,此阶段可在第2、3集里适当选用。

  4、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299

  这是本阶段柱教材之一。全书共40首,分为4集,每集10首。学习时应当根据学生的际情况 和不同阶段又针对地加以选择,不要机械的一条条顺着弹。

  练习299时要在读谱仔细、方法正确、弹奏熟练的基础上加快速度,力求手指颗粒感、清晰度、均匀有力的基本技术都有明显提高。同时,特别要注意训练快速跑动中有意识地训练手腕、手臂与手指的配合。

  5、克拉莫《60首钢琴练习曲》

  本书注重同时发展左右手的技术,每一首篇幅不大,技术类型集中,包括各种单音、双音、保留音的练习。全书一半以上都是以一种技术类型,分别在左右手训练,为左右手的手指独立性、颗粒性、准确性、灵敏性和加强收拾力量的训练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6、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0首》740

  这是中级阶段最高的程度,这本练习曲包含了各种基本技术和专门技巧。在练740时,除了正确熟练等基本要求外,速度上一定要突破。这是,一首练习曲不是短期能完成的往往需要一至两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要讲究练习方法,高标准,反复练,使技术有一个飞跃。如果能够将740中的各种技术类型的练习曲都演奏得很出色的话,就能顺利地进入高级阶段的学习。

  钢琴教学可分为启蒙,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学习内容通常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几大类。作为基础练习,目前仍然是车尔尼的作品最为系统,如《钢琴初步教程》599,《24首左手练习》718,《钢琴流畅练习曲》849,《钢琴快速练习曲》299,《钢琴练习曲50首》740(699)等。

  车尔尼是19世纪上半叶维也纳钢琴演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所写的大量练习曲是针对古典作品演奏技术,即“古典技术”训练的,主要是手指的颗粒、均匀、快速,对左手的训练较为薄弱,因此期间必须增加各类作曲家的联系曲目作为补充。这些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穿插进行,不能一味的依次一条条的弹下去。儿童的启蒙阶段

  在目前较流行的儿童启蒙教材中大致可分为三种五线谱入门型,即高音谱表入门法,中央c入门法,多音入门法。传统的启蒙教材《拜尔钢琴基本教程》用的就是高音谱表入门法,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1-5册用的是中央c入门法。

  李斐岚,董钢锐编著的《幼儿钢琴教程》采用了以中央c为主的入门法,突破了以往此类教材的音域局限,从3指开始学重量落下,逐步扩大到其余各个手指的方法已被公认为最好的方法。

  冯·德·魏尔德:《陶梅格·露丝》系列。这一幼儿系列较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从小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乐感。

  柯达依:《钢琴学校》第一册。

  巴托克:《小宇宙》。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入门课本。因为它的五指位置包括种种非大调或小调结构的五指排列,有助于学生及早接触黑键及各种调式,含有许多复调模仿级对位因素。

  齐格勒:《钢琴教本》第一册。该书的特点是先听后弹,耳朵领先。勋格勒:《钢琴教室》第一册

  狄贝阿里:《二十八首联弹练习曲》中较容易的,越早让学生进行四首联弹训练,越有利于养成用耳朵听辨声部与互相配合的习惯。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

  一、钢琴教学初级阶段的练习曲

  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当于从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到车尔尼的《钢琴流畅练习曲》849。

  1、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 这是我国钢琴初级阶段教学运用极为广泛的教材之一。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57首以前这部分是巩固手型,训练手指独立性的联系,要求弹奏放松、自然、联系速度以慢速中速为主。

  第二部分是58~79首。58首到70首饰训练快速练习,这里的快速是针对前阶段而言的,在学生走法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初步加快速度。71首~79首是带装饰音与不带装饰音的旋律练习。练习时先慢速,把节奏弹准确,弹平均,双手对齐,在稍微加快。这部分又是旋律练习要注意乐谱上的表情术语及力度术语,注意分局、呼吸、旋律的连贯与歌唱。第三部分是80首到结束,是综合新的练习,无论音型、节奏型、音阶琶音类和双音练习都比前面丰富,;练习时不仅要弹准确,还要注意音乐起伏,作出力度,速度变化。

  2、车尔尼《钢琴简易练习曲》139 这是从599过渡到849的教材之一。139的教材编排不如599集中,可以选择与599不同类型的曲目。在599到50首左右就可以交叉使用。

  3、车尔尼《24首钢琴左手练习曲>> 718这是全部为左手而写的练习,内容有音阶,琶音型、五指型、分解和弦等,学习顺序要灵活掌握,对于手小的学生,可以先学音阶型或五指型的曲目,八度练习暂缓。

  4、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

  821本教材不仅技术类型较丰富,而且难度跨度大,包含了从初级程度到高级程度的练习。每一首只有8小节,技术课题非常集中,尤其适合一些其他课业多,练习时间较少的学生使用。

  5、莱蒙《钢琴练习曲》37(又译为“勒穆瓦纳”)

  全书共50首,由浅入深。他的特点是较多的左手练习,双手比较均衡。可以弥补车尔尼练习曲中偏重右手的不足之处。

  6、布格缪勒《简易练习曲25首》100,《练习18首》109 这两集练习曲都是有标题的小曲,形象鲜明,手法简洁,旋律优美动听,音乐性较强,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在599到50首左右时,可以逐步选用作品100的曲目。作品109在技术上比作100难,篇幅也大些。在进入车尔尼的849后可以选用。

  6、车尔尼的《流畅练习曲》849 从599到849是初级阶段的前期进入到初级阶段的后期。849共30首,每一首的技术内容基本上不重复。在选用时要具体分析每首练习的难点,考虑技术的“过渡”问题。849与599,139不同之处是每首曲子有了速度标记,根据849教材的标题,应当做到演奏流畅,尽可能按要求的速度去弹,为下一步中级阶段作准备。

  7、赫尔契伯格编《趣味钢琴技巧》

  从预备到第五册,由浅入深。编者从几十位作曲家的作品中选择了一些旋律优美而短小的练习曲,每首都有标题,并在标题下给予明确的提示和要求。技术类型比较全面,又由于作曲家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因此,曲目丰富多彩,是一套生动有效的教材。

  二、初级阶段的复调

  复调作品的特点,是左右手不同声部、不同旋律同时进行,在节奏、重音、力度、句法、旋律、起伏等方面既有内在的联系,又各自独立。对于训练大脑的多维思维,节奏感、左右手的独立性等都是很好的教材。

  1、巴赫《初步钢琴曲集》

  这本教材共28首,是巴赫为其妻子安娜·玛格达蕾娜写的练习小曲,是初级阶段比学的内容。

  2、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曲》

  这是适用于巴赫《钢琴初步曲集》与《创意曲集》只见的教材。

  3、中国作品

  中国作品中有一些较简单的复调作品,采用了广大群众熟悉的民歌作为主题,比如王震亚的《沂蒙山小调》,陈静荠《浏阳河》,黎英海《盼红军》、《花鼓调》、陈铭志《子弟兵与老百姓》等。

  三、钢琴初级阶段的乐曲

  1、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

  这是一套内容极为丰富的教材,由浅入深共五册。除了简易的钢琴曲外,还精选了大量歌剧、芭蕾舞剧、交响乐等世界名曲的改编曲,其中包括巴赫、莫杂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著名音乐家的作。在每首作品前,或介绍作曲家,或介绍乐曲特点,或讲解音乐常识,或支出联系药店,使学生在学每一首曲子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由于乐曲形象生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2、威尔《世界儿童钢琴名曲集》

  这是一本深受国内外儿童喜爱的曲集,其中都是简化了的世界名曲,在训练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3、《钢琴小奏鸣曲大全》

  小奏鸣曲是我国钢琴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内容之一。这本大全收入了海顿、克列门第、库劳、莫杂特、杜舍克、贝多芬、迪亚贝里、卡巴列夫斯基、格季凯等大师的小奏鸣曲共48首。程度相当于599后部,849前部到299。

  4、《少年儿童钢琴曲选》(1949~1979)

  1979年,为了展现建国30周年我国音乐创作的成就,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国庆前选编出版了两套中国作品集,这本《曲选》是器乐作品选中的少年儿童钢琴曲专辑。

  5、中国风格《儿童钢琴曲选》

  由人民因与出版社编辑部编的这本曲集共91首,有适合启蒙阶段程度的小曲。

  6、少年儿童《钢琴四首联弹曲集》

  四首联弹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觉与合作能力。并且因为四只手弹比两只手弹更丰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练习的积极性。本曲集所选的19首曲子,都是以儿童熟悉的歌曲及乐曲改编而成的。

  乐曲的范围很广,相应的教材也很多,如老柴的《少年钢琴曲集》舒曼的《儿童组曲》《少年曲集》。全音乐谱出版社出版的《您喜爱的钢琴百曲集》第1、2集(共6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编的《少年儿童外国钢琴曲选》第1、2集,(共6集),都可以广泛的选用。钢琴教学的中级阶段

  钢琴教学的中级阶段是一个比较长的阶段,其中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程度与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0首》作品740程度可视为两个台阶。从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过渡到299,再从299进入740,中间必须穿插根中各样的练习曲目作为铺垫,特别是740,技术课题很多,无论难度、速度、都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

  这个阶段要进一步加强手指的独立性与灵活性,使手指能快速、均匀、有力地跑动;学习不同的触键,增强指尖的灵敏度,弹奏出不同层次的音色变化;进一步训练手指、手腕、手臂三者的相互配合,逐步掌握各种专门技术。随着技术的提高,曲目范围的扩大,要学习掌握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重视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演奏中恰当的运用这些技术来表现音乐。

  一、钢琴教学中级阶段的练习曲

  1、车尔尼《25首钢琴小手练习曲》748 对于达到中级成度,而手还小的学生来说,这本教材非常适宜,因为曲目中双音最大的跨度为7度。比起车尔尼其他一些简易练习曲来748增加了左手练习,音乐性也更强。

  2、车尔尼《钢琴手指灵巧的初步练习曲》636 这是一本比较机械的练习曲集。共24首,每首的篇幅较小可以把它作为进入299的快速练习准备

  初级阶段中已作了介绍,此阶段可在第2、3集里适当选用。

  4、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299 这是本阶段柱教材之一。全书共40首,分为4集,每集10首。学习时应当根据学生的际情况 和不同阶段又针对地加以选择,不要机械的一条条顺着弹。

  练习299时要在读谱仔细、方法正确、弹奏熟练的基础上加快速度,力求手指颗粒感、清晰度、均匀有力的基本技术都有明显提高。同时,特别要注意训练快速跑动中有意识地训练手腕、手臂与手指的配合。

  5、克拉莫《60首钢琴练习曲》

  本书注重同时发展左右手的技术,每一首篇幅不大,技术类型集中,包括各种单音、双音、保留音的练习。全书一半以上都是以一种技术类型,分别在左右手训练,为左右手的手指独立性、颗粒性、准确性、灵敏性和加强收拾力量的训练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6、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0首》740 这是中级阶段最高的程度,这本练习曲包含了各种基本技术和专门技巧。在练740时,除了正确熟练等基本要求外,速度上一定要突破。这是,一首练习曲不是短期能完成的往往需要一至两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要讲究练习方法,高标准,反复练,使技术有一个飞跃。如果能够将740中的各种技术类型的练习曲都演奏得很出色的话,就能顺利地进入高级阶段的学习。

  三、钢琴教学的中级阶段复调作品

  以巴赫的《创意曲集》为主,同时可以学习《法国组曲》以及部分《平均律钢琴曲集》作品。

  1、《创意曲集》

  分二声部与三声部,各15首。学习二声部创意曲,可以选音符与节奏都稍微简单些得先练,如1、4、8、13。

  比起二声部三声部的要难得多。首先要抓住主题,脑子里对三个声部的进行要很清楚,然后收支要控制好不同声部的力度对比和音色对比。可以先练6、2、7、1、15。

  2、《法国组曲》

  这是巴赫于1720年~1724年间完成的古组曲题材的作品,共六组。他的基本结构是由四首速度和节拍不同的舞曲,按一定顺序组成,这四种舞曲是阿列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基格,他们的调性统一每一组前三首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而在萨拉班德与基格之间,则可插入“小步舞曲”、“旋律”、“加伏特”等其他舞曲或乐曲。这六组中唯一不同的是第四组,在阿列曼德前面多了一首前奏曲。据说“法国组曲”这个名称不是巴赫本人所提,是因为作品的典雅风格类似法国风味而得。

  2、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平均律师一种调律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将8度音程平均分为十二个半音。在巴赫的时代,所使用的调律法节本上是纯律,这很不利于转调,虽然平均律的调律法曾被提出,但直到巴赫才真正运用。《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标题用巴赫亲自题的。

《平均律钢琴曲集》共两集,每集24首,是根据十二个半音的规律,由c大调开始,依次以半音进行,每个音用大,小调分别写一字前奏曲与赋格曲,故24首。这部巨著式复调音乐创作的顶峰,被誉为钢琴音乐的“圣经”------“旧约圣经”

  四、钢琴教学的中级阶段的乐曲

  1、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集》

  莫扎特一生创作出版了20首钢琴奏鸣曲,在他全部钢琴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钢琴教学中学习古典时期音乐的重要教材。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多数由三个乐章组成,因各乐章的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学习可以先练习技术上音乐上缴容易得乐章,最后再练习全部乐章,学习大型作品的整体把握。

  2、肖邦的《圆舞曲集》

  肖邦的圆舞曲创作从他的学生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圆舞曲在肖邦的全部创作中,虽然不像波洛涅兹舞曲和马祖卡舞曲那样重要,但却以通俗、华丽的织体,优美、动人的旋律和激昂、振奋的节奏深受钢琴音乐爱好者的青睐。

  3、肖邦的《夜曲》

  肖邦的夜曲是一种独放异彩的钢琴体裁,情感充实、思想丰富、织体多彩,是肖邦如诗的音乐的集中体现。学习肖邦的夜曲是学会让钢琴歌唱的最有效的途径。

  4、格里格《抒情钢琴小品》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抒情小品》共10集,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曲集是从这十集里精选出来的。

  5、门德尔松《无词歌》 门德尔松共写了49首无词歌,书中收入的是48首,分为8集,每集6首。乐曲充满了清新、优雅抒情的气息,时而轻快活泼、时而优美秀丽,时而哀怨忧伤。这是一本丰富多彩的、如歌谣般的钢琴曲集

  6、舒伯特的《即兴曲》

  舒伯特的《即兴曲》共8首。作品90和作品142各4首。他的作品旋律流畅,和声运用自由,转调特别多,常用的有作品90之

  2、之4。作品142之

  2、之

  3、之4。

  7、柴科夫斯基《四季》

  这是作曲家受彼得堡一家杂志只约,按月为该杂志刊登的12首诗所写的钢琴独奏曲。每一首都有标题,最著名的是六月-----《船歌》和十一月-----《雪橇》。

  中级程度前期可选学四月-----《松雪草》、五月------《清静之夜》、三月------《云雀之歌》,后期可选六月-----《船歌》、十月------《秋之歌》、十一月-------《雪橇》几首。

  8、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

  贝多芬共写了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是学习古典音乐的必修教材。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分为3个时期,1794年~1800年创作的13首是第一时期,为早期风格;1801年~1804年是第二时期,也是作曲家创作的全盛时期,共有14首;最后五首尾晚期作品。中级阶段主要学习第一时期的奏鸣曲,也可以选用一些第二时期的作品练习。

  9、魏廷格主编的《中国钢琴名曲曲库》

  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历史虽不长,但是从我国第一首钢琴曲------赵元任先生1915年创作的《和平进行曲》到现在,特别是70年代以后,出现了大批好作品。由魏廷格、李明俊、许明共同编订,由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提名这套“曲库”是我国第一套比较系统,内容丰富的中国钢琴曲集,一共4卷,95部作品(其中包括组曲),可供独奏选用的140多首。以上介绍的是专辑,另外,在一些综合曲选中也有不少好的曲目,如人民音乐出版社编的《外国钢琴曲选》

(一)中,贝多芬的《六首变奏曲》,博姆《喷泉》;《曲选》

(二)中亨德尔德《快乐的铁匠》;曲选

(三)中莫扎特的《d小调幻想曲》以及德彪西钢琴曲选中的《阿拉伯风格曲》二首及《月光》。钢琴教学的高级阶段

  如果说钢琴的初级阶段我们侧重于手指技能的训练,学习和掌握各类基本弹奏技术,那么,随着学习的深入,程度的提高,更要注意培养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高级阶段的重点应当是在音乐的表现上,从乐曲中学技术,用技术表现音乐。这个阶段应广泛地接促各种风格、各种类型的作品,扩大曲目范围。

  一、钢琴教学高级阶段的练习曲

  1、莫什科夫斯基《钢琴技巧练习曲》作品72 ·莫什科夫斯基(1854~1925)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

  经过中级阶段大量的、比较机械的、纯技术性的训练以后,要进入高级阶段,莫什科夫斯基《钢琴技巧练习曲15首》作品72是一个非常好的过渡。它既有相应的难度,又有较强的音乐性,在练习这些曲子是,尤其要注意句子的长线条进行,音乐起伏、均匀而流畅。

  2、莫谢莱斯《钢琴练习曲24首》作品70 L·莫谢莱斯(1794~1870)捷克-德国钢琴家、作曲家、杰出的钢琴教师。

  莫谢莱斯《钢琴练习曲24首》作品70乐谱的序言里指出:“作者的初衷不在培养完美的机械的技能,而在倾诉演奏之想象,使他善于处理明、暗细腻层次。。”,并且指出四个要点“指触”的说明;连奏奏法;遵照节拍演奏;练习的正确方法。

  24首练习的技术课题,几乎都是不同的,最后一首还采用了序曲与赋格的写法。作者在每首练习前都注明了具体的要求和方法。练习之前应当仔细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努力去领会和掌握。

  3、克列门蒂《钢琴练习曲选29首》

  M·克列门蒂(1752~1832)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

  克列门蒂《钢琴练习曲选29首》又称“名手之道”,“艺术津梁”、“通向艺术的阶梯”。是波兰作曲家陶西格从克列门蒂的100首练习曲中精选的。

  作为高难度的练习,克列门蒂的这一教材值得推荐。虽然有不少仍然是技巧性的,但是,对于进一步提高手指对各种技术的适应能力是有效的。特别要指出的是: ① 乐谱上每一首练习都标明指法,演奏时应当很好地去研究,有些指法对于手的自然状态或习惯用法来说比较别扭,但作为练习必须这样做。

  在第1、3、4、5、8、9、15、17、18、19、20、26、28、29中,作者都注明了具体的练习方法和要求,应当严格去做。

  3、凯斯勒《钢琴练习曲15首》作品20 J·凯斯勒(1800~1870)德国钢琴家。凯斯勒《钢琴练习曲15首》作品20是从他全部练习曲中精选出来的重要部分,是训练高难度技巧的专门练习。

  4、车尔尼《160首8小节钢琴练习曲》作品821的第三集(部分)第四集

  5、肖邦《练习曲集》作品

  10、作品25

  6、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两首之一《森林的呼啸》,之二《侏儒舞》,三首音乐会练习曲之3《叹息》等。

  7、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

  8、拉哈马尼诺夫《钢琴音画练习曲》作品

  33、作品39

  9、德彪西《12首练习曲》

  10、斯克里亚宾《钢琴练习曲》

  二、钢琴教学高级阶段的复调

  1、巴赫《英国组曲》

  与《法国组曲》的标题一样,《英国组曲》并非巴赫所订名,有人说是受英国人之托而写,为英国人而作,应此得名,也有说是受英国作曲家的影响,以他们的模式来创作的。

《英国组曲》也是属于“古组曲”体裁,由四种基本舞曲组成,在萨拉班德和几个之间仍然可插入各种舞曲。“英国组曲”与“法国组曲”最大的区别在于“英国组曲”的开头都有一篇篇幅较大的前奏曲,而且,在组曲中占了重要地位,确切的说《英国组曲》应当称为“带前奏曲的组曲”,共有六组。

  2、巴赫《帕蒂塔》(又称德国组曲,古组曲)

《帕蒂塔》与《法国组曲》《英国组曲》一样,都是巴赫键盘音乐中的精品,且更为成熟,具有明显的意大利风格。这套组曲中歌曲的编排不像另外两套那样固定,比较自由。不局限于舞曲,还用了随想曲、诙谐曲、幽默曲等。一共7组,第7组是明显的法国风格,仍以法国舞曲组成。现在一般乐谱只有6组。

  3、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三、钢琴教学的高级阶段的乐曲

  到了这个阶段,应该说是可以自由驰骋在钢琴音乐的天地。钢琴音乐文库犹如浩瀚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掌握高级技巧后,学习的曲目就无限广阔。如: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的后期作品。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475、K498等。

《波兰舞曲》第一首作品26之1;第8首作品71之1;第14首#g小调和第16首降G大调等。

《谐谑曲》第2首作品31,第3首作品39等。

  李斯特作品《爱之梦》第3首,根据阿拉比耶夫的原作改编的《夜莺》,《威尼斯与那波里》第3首《塔兰泰拉》等,《匈牙利狂想曲》第11首。舒曼《童年情景》,《蝴蝶》等。德彪西《前奏曲》(选)中国作品:黎英海《夕阳箫鼓》 谢

  耿《霓裳羽衣曲》 王建中《百鸟朝凤》

  权吉好《组曲----“长短”的组合》 王立三《东山魁夷画意》 赵晓生《太极》等等。手指练习

  1、李斐岚编著《儿童钢琴手指练习》

  李斐岚(1947~)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钢琴演奏家、教育家。

《儿童钢琴手指练习》是专为儿童而写的练习。本书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特点,左右的练习都在两个8度以内,篇幅比较小,要求精确,易于儿童掌握。

  2、哈农《钢琴练指法>> ·L·哈农(1820~1900)法国风琴家,钢琴家。

  哈农《钢琴练指法》是我国使用极为普遍的手指练习教材。

  3、什密特《钢琴五指练习》作品16

  4、G·A·什密特(1821~1902)德国钢琴家、作曲家 这本手指练习,分不带保留音和带保留音五指练习。以上三本教材适合于启蒙阶段,初级阶段即中级阶段使用。

  5、科尔托《钢琴技术的合理原则》

  6、马格丽特·朗《钢琴技巧练习》

  7、李嘉禄《钢琴基本技术联系》 专家点评

  以上的练习曲主线仍然是以车尔尼为主。要知道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到目前为止,竟然还未出现过一位在整体上超过车尔尼的基础练习曲作者。为了避免误解,有几点必须强调:

  1、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作功。即不必按部就班练习车尔尼的每一首练习曲。最好的办法是集中技术课题,提高训练质量,减少重复数量。宁可少些,但要好些。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断地熟悉新的练习曲上。

  2、重点练习曲要盯住不放,反复的练,甚至练上很长的时间。比如,299的第36首(综合),740的第三首(五指),第34首(双音),第49首(八度)。。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弱点“保留”几首练习曲,不压随便扔掉。最好各种类型、左手右手都有

  一、两首保留着,天天练习。

  3、尽一切可能用第一流作品中的技术性片断代替车尔尼练习曲中的同类技术。例如,五指型的练习或音阶琶音一类的练习,可以从莫杂特,贝多芬奏鸣曲中抽出相应的片断,反复练习。有时只抽技术艰难的部分出来练先不练全曲。

  4、多练巴赫。无论《帕蒂塔》、《托卡塔》、《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平均律曲集》中许多序曲和某些赋格,都是第一流的手指技术练习,但它们又首先是技术珍品。宁可多花时间多练些巴赫,不要把车尔尼当做唯一的教材。

  5、集中的手指练习必须天天练习。从初级的哈农、到中级的什密特手指练习,到高级的毕许纳、科尔托的手指练习,还有“霍洛维茨”练习,“拉哈马尼诺夫练习”等等,倘若每天都集中一段时间(比如一小时)练习,又可少练好多练习曲。集中的手指练习可以事半功倍。但它太机械,总是一个样式的在摸进,与实际在乐曲中的技术片断相差太远,也不一从中取得应变的经验。所以手指练习固然重要,但还不能完全代替练习曲。练习曲对提高技术再重要,也不能代替从第一流作曲家作品中抽出的片断进行练习。因为只有它们才真正是艺术与技术的最完美无缺的结合------既有技术又有难度,又有音乐内涵。对这些片断就不应该采取对付练习曲甚至手指练习的纯机械态度。因此,最好再进行技术训练时将三方面--------纯手指练习、练习曲、名曲中的困难片断------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练习,就一定能获得更佳的效果。

  总之不要把技术练习孤立起来。永远要把技术作为音乐表现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钢琴教材简介(1)

  一、基本功练习

  钢琴演奏技艺性很强,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长期的纯技术训练,其中最基础的部分叫做基本功练习。初学者往拄最不喜欢弹这种练习,在他们看来这些练习既繁难又枯燥,对它们的重要性认识很不够。他们不知道一个打算正规学习钢琴的人,在开始阶段如果缺乏这种扎实的训练的话,当他跨入中级程度后不久就必然遇到一种无法逾越的困难,使他无法再提高一步;他们也没有认真地想一想为什么常常听说一些已经成名的演奏家还天天坚持这种“枯燥”的练习。这方面的教材,常用的有《哈农钢琴练指法》和勃拉姆斯的《钢琴基本练习5l首》、辟什那的《60首练习曲》等。

  二、练习曲

  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钢琴技巧,每首练习曲都有训练某种应用技巧的明确目际。不少练习曲有一定的音乐形象,旋律也较优美、动听。车尔尼写过大量的由浅入深的练习曲,我们常用的有作品599、849、299、740号等。它们都是经过长期实践考验并已成为钢琴教学中的必修教材。由法国钢琴家比洛所选编的克拉莫的《60首钢琴练习曲》,由陶西克编注、克列曼蒂的《钢琴练习曲选29首》又称“名手之道”也都是很有用的练习曲。至于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等人写的音乐会练习则已不仅用来练习技术,它们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都是音乐会中常见的曲目。

  三、复调音乐作品

  钢琴文献中有许多复调音乐作品,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就必须训练学生具备良好多声部听觉以及手指的独立性和控制能力。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风格,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在复调音乐中,最集中、最有效的教材是赋格曲,而德国著名音乐家、复调大师巴赫所写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两册),是优秀的音乐文献。也是钢琴复调音乐的优秀教材。巴赫写的《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赋格曲以及《创意曲集》都是学习复调音乐很好的中级教材。

  现在儿童学琴的年龄是越来越小,以至于有很多教师在教授儿童入门时还选用了一些老教材和把《拜耳》《哈农》《车尔尼》作为入门教材,我个人觉得有些不太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至少现在有很多更适合他们的入门教材。根据我的一些教学实践,跟大家谈谈教材的选用。

  记得两年前的时候,龙水幼儿园的园长找到我,要我教他的儿子学琴,我满口答应了。她妈妈连声道谢,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她儿子方圆十里没人敢教,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家里的墙上被画的一大糊涂。经常拆东西。常常把老师气哭。好家伙,来头不小。说实话,我比较喜欢教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往往从他们的调皮中透着一些灵气。学艺术看重这一点。再想想,我小时候也不是省油的灯。于是准备全力以赴教好这个小孩。

  要想教好他,教材的选用成了第一关。不能采用《小汤》更不能采用《拜耳》《车尔尼》之类的教材。我当时在教材上的考虑是:

  1、偏重音乐性

  2、趣味性

  3、形象性

  定位好了,满大街跑书店选教材。哪知道教材根本没这么好找。最后还是托朋友在上海买到了我所想要的教材。教材共两本:

  1、乐曲教材:《钢琴宝宝》美国引进版

  教材特点:有趣味,形象、音乐性强。

  这本教材我非常满意,至少我在温州还没看见过。非常适合3、4岁的儿童学习

  2、技巧练习教材:《钢琴天天练练》美国引进版,共7册

  许多人上班之前进行体育锻炼。同样,在我们开始练琴之前也要进行手指练习。本书的目的在于帮助练琴者锻炼手指,使之健实,有力和灵活。开始,先作轻柔的慢练习,熟练后,再逐首增加,知道能正确地弹奏十二首为止。当学生能熟练而正确地弹奏第一组十二首时,再以同样地方法练习其他各组。可将每一组地各种练习在不同地调上进行移调练习,这对学生是很有裨益的。

  林老师评语:《钢琴天天练练》共7册,把钢琴中枯燥而又重要的技巧趣味化是本书最大的特点。每首曲子的标题取得非常贴切。跟要完成的技巧很吻合。动作性很强。可以说是一本大家都可以练习的好教材。尤其适合年里较小的学生采用。

  温州书城的钢琴天天练练也是我推荐他们进过来,到现在这个教材也不是很好买。《钢琴宝宝》学完后可直接过渡到《小汤预备册》再到《汤姆森》系列教材

  手指技巧教材我一直不推荐使用《哈农》,因为这本教材是一本强化教材,对于从小学琴的学生来讲,不由必要用《哈农》,日常的练习就可以弥补手指上的不足。非要用手指教材的话可以考虑《孩子们的哈农》《儿童钢琴手指练习》李斐岚编等 教材选定后,备课、上课,见效不错。从这以后,我对每一位学生的教材学者都特别认真。找到适合他的教材是学好琴的第一步。

  学习钢琴必需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下面将教学常用的教材的程度以及如何配合起来学习,作—些介绍以供参考。当然,这只能反映一般的程序。而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也可以有很多更为合适的做法。

  初级阶段:

  初学钢琴,可用拜厄《钢琴基本教程》。汤普森的《现代钢琴教程》第一册等教材:这阶段主要是学习用手臂重量弹琴,学会手指支撑手臂的重量。运行基本的五音位置的手型训

  练以及初步学习音阶、琶音、与分解和弦的奏法:主要教材是小型乐曲、和练习一些基本功练习。接着就可以学习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钢琴简易练习曲》(作品139)、《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前奏曲与赋格曲》;《小奏鸣曲集》;布格缪勒的《钢琴进阶25曲》。(作品100)、汤晋森的《现代钢琴教程》第二册等也可选用。这阶段学习的内容,是演学生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进——步扩充技术范围在速度、力度、耐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巴赫作品中复凋的训练,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弹奏小奏鸣曲以及接触各种中外乐曲,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中级阶段: 常用的练习曲有车尔尼的《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钢琴练习曲50首》(作品740),克拉莫的《60首钢琴练习曲》。复调作品可用巴赫的二部、三部创意曲、《法国组曲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中一些较容易的作品。大型作品可以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柏特等作曲家的奏鸣曲中挑选一些程度较浅的作品来学习。乐曲方面又可从格里格的《

  钢琴抒情小品选》、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柴科夫斯基的《四季》、肖邦的《圆舞曲》、《波罗涅兹舞曲》、《夜曲》等作品中挑选。高级阶段: 选的教材面就可以更宽了,大部分实际上已经是音乐会曲目了。练习曲方面,常用的有:克列曼蒂的《钢琴练习曲选29首》、莫什科夫斯基《钢琴巧技练习曲十五首》(72号)、肖

  邦、李斯特的《练习曲》。复调作品方面主要学习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英国组曲》、《古组曲》等。奏鸣曲、协奏曲和乐曲等方面的范围就更广了,除了选用维也纳古

  典乐派作曲家的作品外,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如舒柏特、舒曼、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拉威尔和近代作曲家的作品都可选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虽然历史较短,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仅从老一辈音乐家起、特别是解放后三十多年来,己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曲目,它们既是音乐会的曲目

。又可分别作为各个阶段的教材使用。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江定仙的《摇蓝曲》,丁善德的《儿童组曲》以及陈培勋、黎英海、储望华、王建中等作曲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已被

  选入《钢琴曲选》第—册、高等音乐院校教材的《中国钢琴曲选 ★钢琴练习曲集及教材★

  车尔尼 - Carl Czerny(1791--1857)1.车尔尼钢琴练习曲选集 2.手指灵巧的技术练习 -1

  手指灵巧的技术练习 -2

  手指灵巧的技术练习 -3

  手指灵巧的技术练习 -4

  手指灵巧的技术练习 -5

  手指灵巧的技术练习 -6 3.四十首快速钢琴练习曲集 4.二十四首左手练习曲 5.六首八度练习曲 6.六十首短乐句练习曲 首五音练习曲 首每日的练习 首八小节练习曲 首新钢琴技巧练习曲 肖邦(Frederic Chopin, 1810-1849)1.练习曲 OP.10 2.练习曲 OP.25 3.无编号练习曲3首

  For-you(2006-4-15 00:04:36)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1.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2.三首音乐会练习曲-悲歌

  三首音乐会练习曲-轻盈

  三首音乐会练习曲-叹息 3.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

  4.两首音乐会练习曲(森林的呼啸、侏儒之舞)5.十二首练习曲 6.十二首高级音乐会练习曲

  十二首高级音乐会练习曲 7.帕格尼尼超技练习曲 8.钢琴技巧练习

  阿尔坎(Charles-Henri Alkan, 1813~1888)1.十二首小调练习曲 -1

  十二首小调练习曲 -2

  十二首小调练习曲 -3

  十二首小调练习曲 -4

  十二首小调练习曲 -5

  十二首小调练习曲 -6

  十二首小调练习曲 -7

  十二首小调练习曲 -8

  十二首小调练习曲 -9

  十二首小调练习曲 -10

  十二首小调练习曲 -11

  十二首小调练习曲 -12

  2.十二首大调练习曲

  3.三首华丽的练习曲 降A大调幻想曲(为左手而作)

  三首华丽的练习曲 引子、变奏与终曲(为右手而作)

  三首华丽的练习曲 练习曲(为双手而作)

  小调练习曲 “铁路” Le chemin de fer For-you(2006-4-15 00:20:04)

  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

  图画练习曲

  For-you(2006-4-15 00:22:36)

  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 1870-1938)

  以肖邦练习曲为素材而作的练习曲-1 以肖邦练习曲为素材而作的练习曲-2 以肖邦练习曲为素材而作的练习曲-3 以肖邦练习曲为素材而作的练习曲-4 以肖邦练习曲为素材而作的练习曲-5 For-you(2006-4-15 00:25:11)

  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 1875-1937)

  夜之幽灵-三首钢琴音画练习曲 Gaspard de le Nuit For-you(2006-4-15 00:33:12)

  亚力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Nikolayevich Scriabin, 1872~1915)

  1.练习曲

  2.练习曲 (12首)

  3.练习曲 (8首)

  4.练习曲

  5.练习曲

  6.练习曲 (3首)

  For-you(2006-4-15 00:36:02)

  贝拉·巴托克(Bartok, Béla 1881—1945)

  1.小宇宙教程1~6卷

  2.献给孩子们 3.左手练习曲 Etude For The Left Hand For-you(2006-4-15 00:50:53)飞利浦(Philipp)

  钢琴技术教程全集(推荐)

  PhilippJazz (2006-04-18 19:54:31, Size: MB, Downloads: 323)

  For-you(2006-4-23 19:50:22)卡米耶·圣-桑(Camille Saint-Saens,1835-1921)

  首练习曲

  首练习曲

  首左手练习曲 sons(2006-4-25 23:42:01)

  这个也无需多说吧。小皮却那一共有48条练习。

  PischnaVol (2006-04-28 20:58:26, Size: 3 MB, Downloads: 166)

  Suzuki Piano SchoolVol (2006-04-28 20:58:26, Size: MB, Downloads: 106)

  Sons(2006-4-28 21:31:27)第四第五集。

  Suzuki Piano SchoolVol (2006-04-28 21:31:27, Size: MB, Downloads: 99)

  Sons(2006-4-28 21:43:24)第六第七集

  Suzuki Piano SchoolVol (2006-04-28 21:43:24, Size: MB, Downloads: 103)

  For-you(2006-5-11 01:15:56)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1.交响练习曲 补充部分

  2.儿童钢琴曲集——圣诞曲集 (包括“旋律”、“快乐的农夫”等作品)

  3.帕格尼尼随想曲主题练习曲

  4.帕格尼尼随想曲主题音乐会练习曲 For-you(2006-5-21 17:24:46)

  德米特里·鲍里索维奇·卡巴列夫斯基(Dmitri Borisovich Kabalevsky, 1904~1987)

  为孩子们而作的简易钢琴曲集 & For-you(2006-5-31 16:58:29)

  爱德华·亚力山大·麦克道威尔(Edward Alexander MacDowell, 1861~1908)1.十二首进阶练习曲 2.十二首炫技练习曲

钢琴教学3篇 钢琴教学安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