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学习刘琼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时间:

学习刘琼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 刘春荣事迹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学习刘琼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 刘春荣事迹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

学习刘琼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 刘春荣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刘琼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芳馨大爱在人间

——学习刘琼芳事迹心得体会 她,是石家庄市首个“医生楷模”称号获得者,23岁走进医院,77岁仍然坚守在诊疗一线。

  她,身患三种癌症,四次接受手术,却始终坚持治病救人,从没开过一张高昂的药费单,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纠纷和事故。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留下遗嘱:“不设灵堂,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然而,今年7月9日,79岁的她病逝当天,仍有1700多名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自发为她送行。

  医者仁心,芳馨世间。

  观看了刘琼芳同志先进事迹事迹报告会后,我深深为之震撼。她23岁走进医院,77岁仍然坚守在诊疗一线。大医精诚、大爱无言,她心系群众,显示出一生为民的崇高精神,昭示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无限忠诚。我们从她的身上读出了对爱的责任,她没有“惊天地 泣鬼神”的豪言壮举,有的只是五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淡泊名利的爱岗敬业。学习刘琼芳的精神,就是要学习她对工作执着的追求,我们作为青年教师,更应该把教师这个职业作为自己毕生为之努力前进的奋斗目标;学习刘琼芳的精神,就是要学习她对工作精益求精,把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医院内科的同事们都知道,刘琼芳有两个习惯动作,一是询问病情时,总喜欢拉着病人的手问这问那;二是冬天里总喜欢把听诊器捂在手心里,怕看病时病人被凉着。“伸手摸一摸病人的脑门,拉一拉手,拍一拍肩膀,顺便安慰几句,病人心里就会很敞亮,病就会去一半儿。”刘琼芳的这番话,肿瘤科护士长王红磊至今还记着。爱是教育的源泉,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不仅应该注重立言立行,更注重育人育德,新时代教师的师德更强调“师爱”,以爱育爱,是教师在班级建设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课堂上,面对眼前在智力、文化、家庭方面各异的学生,我们不得不抛弃一切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全身心的把自己的爱全部撒向每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即使你的心情很坏,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一种最朴实的爱。这就是我们要学习刘琼芳的那种忘却自我的爱——教师的大爱之心。

  在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里,人心很容易变的浮躁浅薄,变的急功近利,变的阴暗势力,惟其如此,象刘琼芳一样执着于医学专业,专心于服务患者,既积极向上又心态平和的人才显得那样难能可贵,境界高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这格言激励我们教师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把学习当作生命存在的方式,以课堂教学为研究阵地,积极创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向专业化进击。”真正的教师应该是机智的,要不断在实践中增长教育智慧。在教学的过程中充满灵性,而这种灵性是需要丰富的知识做支撑,使得我们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付自如,从而让自己的教学充满魅力。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充电,丰富自己的知识,从理论上充实自己;自觉地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实践中磨练自己。

  刘琼芳前辈用行动给予我们信心和力量,不管我们距离梦想有多远,只要我们一直去做,目标终会越来越近,虽然服务对象会有改变,但是服务行为无处不在。“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去,质本洁来还洁去,去得很安详……”老伴在她病逝那一刻写下了这番深情悼语,而这是最合适刘琼芳的。我希望作为教师的自己在工作中锤炼打造更加成熟的自己,用一颗更纯净的心去爱学生。

  芳馨大爱在人间

——学习刘琼芳事迹心得体会

  吴义小学 李丹

  2011年11月2日

学习刘琼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刘琼芳先进事迹

  人民的好医生

——追记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刘琼芳

  王景山

  2011年7月9日,79岁的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刘琼芳,在无限眷恋中永远告别了她一生挚爱的工作岗位和胜过亲人的患者……

  噩耗传出,朝夕相处的同事及患者和患者家属上千人,闻讯后从四面八方赶来医院,含泪为这位从医56年、曾救治千千万万病人的好医生送行。长长的送葬队伍中,85岁的市民段秀云泪流满面颤抖地喊着:“刘主任呀,你救人千千万万却没把你自己救活呀,俺们老百姓需要你、爱你、舍不得你呀……”

  治病是天职

“无论何时何地,治疗、解除病人的痛苦既是医生的天职,也是医生的道德义务。” 这是刘琼芳生前多次向身边同事们说的话。

  1955年,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的刘琼芳被分到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与她同期分来的几位同学,都因不习惯北方生活,不久就调回四季花开的广州。生于广东顺德的刘琼芳,面对渴望救治的病人,医生的天职让她毅然选择了坚守。

  女儿杨文君回忆说:“妈妈曾经说过,留下来是因为很多病人离不开,如果只想着过自己舒服的日子,那肯定不是好医生。”

  院长郑志敏、党委书记董良华向记者介绍,刘琼芳大夫把自己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医院献给了病人,经她诊治的病人累计达万人次,抢救危重病人万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她把救死扶伤作为至高无尚的职业追求,将一颗博爱之心全部倾注在病人身上。长期的身体透支导致她积劳成疾,1974年做了乳腺癌切除手术、1991年、2004年和2009年又分别做了甲状腺癌切除、胆囊切除和肺癌切除手术。每次手术后她便坚决要求回到工作岗位,领导和同事们都心疼地劝她好好休息注意身体,可她总是说:“这里的病人我放心不下,我心里惦记他们啊。”即使在弥留之际的抢救中,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那些病人。

  在重症监护室最后看护刘琼芳的护士马梅泣不成声地说,上着呼吸机的刘主任不能说话了,就艰难地用笔与前来看望的同事交流,“我的时间不多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给病人看好病是我的最大快乐。”

  病人即亲人

  与刘琼芳共事36年现已是副院长的赵会颖深情的向记者回忆,刘琼芳主任生前给病人看病时,生怕听诊器凉着病人,总是习惯地一边把早已捂热的听诊器贴向患者一边亲切问诊。她总是对我们说,“咱们做的是治病救人的工作,来看病的人都不容易,常是贫病交加,要尊重病人的生命。不管是高干、普通干部、工人、农民,在我的心中他们没有贵贱之分都是病人,不能看贫富和社会地位开方子。”

  数年前,一位来自山区的老大爷,走了多家医院病情也不见好转,慕名找到刘琼芳。刘琼芳和蔼地让老人躺在床上,掀开带着汗味的脏上衣,拿出早已捂热的听诊器轻轻放在病人的胸口。然后,又亲手脱下病人的袜子仔细进行察看。病人急需住院,但床位已满,刘琼芳亲切地说,今天,您就暂时睡在我的办公室里,待什么时候有了床位再搬到病房去。

  老大爷感动得热泪满面,哽咽着说:“我走了那么多医院,还是头一回遇上刘大夫您这样的好医生啊!”

  辗转三四年没有治好的病,经刘琼芳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到一个月就治好了。出院那天,不善言辞的农村老汉,深深地给刘琼芳鞠了一个躬说:“刘大夫,俺还真有点儿舍不得走了……”

  1983年,桥西街道居委会一位老大姐冒昧找到刘琼芳,说小区有位70岁的孤寡老太太,卧床不起就是不去住院。居委会想找个医生来家里给看,她说你们要找就给我找刘琼芳大夫。

  刘琼芳记起,老人5年前来住过院。便说:“大姐,你回去告诉她,我去。”

  从此,刘琼芳每到星期天就骑车往返20多公里给老人看病。不久,又一位住在市东南角的肺病患者也找上门来,她又答应了。看两位病人转上一圈要40多公里,10年风雨无阻下来,刘琼芳跑了近2万公里,半个地球的距离。

  人民的怀念

  刘琼芳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一,谢绝接受一切礼品;二,不设灵堂;三,不开追悼会;四,不搞遗体告别。

  今天,刘琼芳虽然离开我们已经4个月了,但人们对她的怀念越来越深。

  在她简朴的家里有4个大纸箱子,里面装满了各式笔记本。那是她从1960年到2009年间记的病例,一共8000多个患者的姓名、年龄、职业、症状特点、检查结果、诊断结论、用药和治疗效果、住院与出院时间等,被她用工整的蝇头小字详细地记录下来。

  望着那些已经泛黄的笔记本,多少人潸然泪下,多少年轻的白衣天使暗下决心,学习刘琼芳、做人民的好医生!

  有人说,刘琼芳是一部大书,她那1000万字的病例记录便是一部没有出版的伟大医学著作。

  石家庄市十大名医、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冯燕光说,刘琼芳不图名、不图利,一心为病人着想,她是我们心中的好医生、好同事、好朋友,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刘琼芳去世后,医院为纪念她、学习她,筹款20万元设立刘琼芳基金,用于奖励刘琼芳式的好医生和救助特困患者。

  一对叫赵志强、赵志建的兄弟俩,听说记者来医院采访刘琼芳事迹,与其他病人家属特意找来抢着介绍。原来,他们的父亲生前曾得到刘琼芳无微不至的救治,被判定最多只能再活3个月的父亲,在刘主任的精心治疗下竟奇迹般活了3年。2002年,器官衰竭的父亲最后一次病危住院,连续多日抢救后,刘主任把他们家属叫到一起,要他们做好病人后事的心理准备,并特意嘱咐,老爷子走后一定第一时间通知她。两天后的凌晨5点病人停止了呼吸,慌乱中赵志建想起刘主任的嘱咐便打去电话。十几分钟后,刘琼芳急匆匆自家里赶来,帮着给逝者穿好衣服并送到楼梯口,深情鞠了个躬说:“老同志,请走好!”

  年近花甲的赵氏兄弟动情地说,我们全家都永远忘不了刘主任,她是真正心里装着病人的人民的好医生。

学习刘琼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学习刘琼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刘琼芳同志先进事迹事迹后,我深深为之震撼。她23岁走进医院,77岁仍然坚守在诊疗一线。她从医五十四年,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却从没开过一张昂贵的药费单,没让患者多花一分钱。她身患多种癌症先后做过四次手术,仍执着的守着她心爱的工作岗位,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大爱无言,她心系群众,显示出一生为民的崇高精神,昭示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无限忠诚。我们从她的身上读出了对爱的责任,她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举,有的只是五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淡泊名利的爱岗敬业。她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

  学习刘琼芳的精神,就是要学习她对工作执着的追求,把医生这种职业作为她毕生为之努力前进的奋斗目标;学习刘琼芳的精神,就是要学习她顽强与病魔做斗争,对待自己的生死淡定自若,谱写出一串串生命的赞歌;学习刘琼芳的精神,就是要学习她对工作精益求精,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刘琼芳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敬业、精业,忠于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业绩。

  我们要学习她对事业充满执着的追求、学习她待患者如亲的高尚情操、学习她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学习她充满勇气和乐观必胜的革

  命情怀。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学习刘琼芳。刘琼芳同志对工作的执著、为人的谦和、生活的朴实无不让人钦佩;她博大的胸怀、大家风范、顽强毅力。

  刘琼芳同志五十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工作的热情。从她身上折射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精神和情操,这种政治品格、崇高风范和公仆情怀值得我们学习。

  刘琼芳从来没有提起自己有多么壮丽伟大的理想,但是我坚信:她不仅有理想,而且是非常坚定执着的理想,虽然她没说,但是她用自己一生的行为在认真诠释着她的信念和她的坚守。

  在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里,人心很容易变的浮躁浅薄,变的急功近利,变的阴暗势力,惟其如此,象刘琼芳一样执着于事业,专心于服务患者,既积极向上又心态平和的人才显得那样难能可贵,境界高尚。

  和刘琼芳相比,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刘琼芳用行动给予我信心和力量,不管我们距离理想有多远,只要我们一直去做,目标终会越来越近。

学习刘琼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 刘春荣事迹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