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估算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

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 如何进行估算教学

本文由吾小秘【www.wxiaomi.cn】会员分享,供您参阅。文内整理了6篇相关范文,平均每篇1505个字,阅读大概需要4分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 如何进行估算教学,供大家参考。

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 如何进行估算教学

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1

《估算》第一次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是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加减法估算、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60页的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结果符合问题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使估算结果合乎实际情况。

  关键: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同学去郯子公园,去那里的费用是每人49元,包括客票和公园门票,四年级全年级共有104人,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 出示图片: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师: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

  1)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2)小组内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3)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

  4)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

  师: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为什么?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

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2.运水公司为居民运送纯净水,一月份运送718桶,照这样计算的话,估算一下,全年可以运水多少桶?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你是怎样估算的?

《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

)页。

  小明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

)个。

  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

)千克。

  2小明同学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2cm,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52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

a1800米 b1200米 c1500米

  3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19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

  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千米,如果他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 到吗?

4、第62页的

5、

6、7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2

  估算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估算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中我始终将对数的估计与数的认识结合起来。本课学习是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一个延续,对于千、万这两个较大的计数单位,学生们主要是借助情境进行推理、想象来认识的,本课所学的"估计"是发展学生对较大数的数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数一数,体验估计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估计较大物品的数量,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2、合理利用时空条件,教给学生各种估计方法,教学反思《估算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利用教材提供的走进农村、体验生活的素材,扩大学生的估计空间,引导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有关估计的问题,学生交流各自的估计方法,有的学生借助一个标准数来估计,有的借助估一部分来推想全体,还有的用到了估算的方法。说出各自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解释,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策略,

3、鼓励学生自觉运用估算解决数学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计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策略与方法,只要合理,我都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训练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3

《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8页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估算的意识,并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学生主动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单位

(一)引出课题

  师:我知道咱班小朋友特别爱乐于助人,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也想让大家帮它解决一个问题,咱去帮帮它们好吗?

(出示货场情境图:小兔来到货场运货,货车的载重量是400千克,一箱货物重188千克,另一箱重193千克)

  画外音:小猪正在焦急的算着,小猴却很快的判断出了结果。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猴为什么这么快吗?(生答)

  师: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我们只要大致估一估就能快速的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估算。(板书:估算)

(二)估成整百数

1.理解“载重量是400千克”的意思

2.提出问题:大家帮小兔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些货物一次运走?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生:193大约是200,188大约是200,200+200=400,所以能运走。 师:正好是400,那是不是一定能运走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把两个数都看大了才400,而实际比400小,所以肯定能过去。 师:是啊,193看成200,比实际多估了7千克,188看成200比实际多估了12多千克,这样一共比实际多估了19千克,所以一定能过去。 师:刚才大家估成整百数能够很快的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小兔可以顺利出发了吗?(课件演示小兔装车后离开货场)

(三)估成整十数

  师:这时小猴子也来到了货场,它能一次运走这些货物吗?

(课件出示:小猴子货车载重量是500千克,一箱货物重278千克,另一箱重235千克。)

1.凸显矛盾冲突

  生1:能够运走。278大约是300,235大约是200,200+300=500,所以能够运走。(板书)

  师:哦,估成整百数,有道理,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2:278估成280,235估成240,280+240=520(板书),520大于500,所以不能运走。

  师:哎?这位同学把这两个数估成了什么样的数?(整十数,学生说不出来时,教师可以说。)哦,估成整十数也有道理,看来运不走。我糊涂了,有同学认为这样估能运走,而这样估又运不走,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2.小组讨论

  师:请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成员交流一下。

3.解决矛盾冲突

  小组汇报:

  生1:我把两个数分别估成300和200,300+200=500,所以肯定能运走啊!

  师:正好是500啊?实际是比500多呢还是比500少呢?

  生2:因为把278估成300,多估了20多,把235估成200少估了35,所以最后结果是少估了10多个,所以小猴的车运不走这些货物。 师:说得多棒啊!谁能像他这样再说说?(生说)为什么这个就不能运走呢?

  生:这个是把278估成280,多估了2,把235估成240是多估了5,加起来一共多估了7,520减去7得到510多,所以肯定运不走。 师:大家都同意他的想法吗?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 (出示课件:条形图)

  师:哦,也就是说,如果估成整百数,这样估得太粗略了,而 估成“几百几十”的数就比较接近了。

  小结:所以说,当估成“整百数”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学会调整调整,把它估成“几百几十”的数进行估算,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估成“几百几十”的数会更合理一些。

(设计意图:本环节创设了帮助小兔子装货物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同时感受以“百”为单位进行估算比较快捷。但是在帮助小猴子解决问题时就出现了“矛盾”,学生在“矛盾冲突”中体会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估成整百数,结果就会比较粗略,同时调整方

  法选取以“十”为单位进行估算。通过两个情境的对比,让学生感受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并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练习巩固

1.师:现在小动物们都装好了货,准备过桥呢!(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信息?(限重600千克) 师:“限重”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大于600千克的过不去

  师:也就是最多能承受600千克的重量。

  2.师:首先开过来的是小狗的卡车,请小朋友们帮忙估一估,它的卡车能安全通过吗?

(1)小狗的卡车:车身重324千克,货物重287千克

(2)灰太狼的卡车:车身重378千克,有三箱相同的货物。每箱货物重98千克,能安全通过吗?(先不出示车身和货物重量) 喜洋洋的卡车:车身不够200千克,货物重100多千克,能安全通过吗?

(3)师:大家能想个办法让这两辆卡车依次通过吗?

  生:可以把灰太狼的一箱货物放到喜洋洋车上,这样两辆车就都能过去了。

  师: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课件演示过程)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让学生充分理解“100多”“不够200”的含义,在估算时灵活选用估算方法。在帮助小动物的过程中,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3.师:刚才大家帮小动物解决了问题,我这还有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呢?

(出示:济南到青岛的火车票96元,住宿费284元,大约带多少元就够了?)

  4.两个车站之间的距离用米还是厘米作单位呢?如果给一个相框装花边,用哪个作单位好呢?

  师:两个车站的距离是8米,80米还是800米呢?家到B站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呢?

  5.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看儿童剧,剧场内一共有800个座位,现在有四所学校分两场进行观看,你认为哪两个学校在同一场观看比较合适呢?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座位啊!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用估算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你会在哪用到估算?(生说)是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把数估成整百数,也可以估成整十数,只要你认真观察、认真思考,你会发现估算在生活中有很大用处的!

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4

  听吴正宪老师的《估算》一课的心得体会

  于昕昕

  听了北京专家吴正宪老师的三年级《估算》一课,我想了很多。现将我所思交流如下:

一、联系生活实际,增强估算意识

“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的第一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在人教版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的估测内容:长度、数量、质量的估测,还有面积、体积的估测等,通过学生的估测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对数量的大小,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有敏锐地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如:在教学《千克和克》之后,可以让每个学生亲身体验1千克、1克有多重,在头脑中形成1千克、1克的表象,并能够学到几种估测质量的方法。在学生知道了1千克、1克有多重的基础上,让学生估测生活中物体的质量:1克黄豆有多少粒? 1块橡皮大约有多少克?1千克盐大约有多少?分别记录自己的估测结果,然后称量验证,记录实际质量,算出估测和实际测量的差,最后每个同学在轮流掂量一下,体验物品的实际质量。……这样教学,不但有机地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还通过不失时机的估算训练,使学生感受到估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用它可以简洁并迅速地解决某些问题,从而在培养学生估算技能的同时增强了学生估算的意识。

二、利用多种条件,掌握估算方法 1、在解决问题时渗透估算

  由于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要结合解决问题经常让学生估算问题的结果并进行适当的解释,体会估算在生活里的应用价值,发展数感。把估算教学放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进行渗透,不仅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时时渗透估算思想的要求,而且能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解答能力,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与敏捷性。在教学之前,可先引导学生猜测结果,再计算验证,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眼力”和“思维力”。

2、教给学生基本的口算方法,形成估算策略

  估算是一种开放性的创意活动,是一种数学思想,是一种范围,带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师可辅以一些基本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逐渐感悟形成自己的估算策略。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提高估算能力。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与策略。

1、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估算策略。

  新教材中给出的估算方法,不仅简单而且体现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但是教学时教师还要进行必要的创造性处理,不能局限于教材例题的方法。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要积极鼓励学生估算策略的多样化。如解决“在开家长会时,每张长凳最多坐5人,33位家长至少需要准备几张长凳”这个问题时,学生的思考方法可能是多样的。有的学生借助学具,用小棒代表长凳,用圆片代表家长,在操作中得出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通过计算33÷5,判断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则用乘法,5×7=35,35>33,而5×6=30,30<33,因此至少要准备7张长凳。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么做的?出现什么错误了?你认为哪个办法更好?等,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不同内容活用不同的估算策略。

  教学时,不能把估算只作为一种单一的技能训练,而应把它放在具体的情境中来研究、学习,让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估算方法。如教室的长多少?宽多少?一般采用“目测法”或“步测法”进行估算;一个鸡蛋大约有多重?一般借用平时生活经验,采用“经验法”进行估算。有时还可以联系实际进行估算,如一辆小汽车6小时行驶456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几千米?这辆小汽车每小时行的千米数一般在70千米与90千米之间,因为1辆小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一般在80千米左右。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估算方法后,就能因“材”选“法”,灵活估算,估算技能也就得以提高。

  总之,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基本的数学意识,取决于教师对估算的理解和对数学教育的理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不断增强学生的估算兴趣、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估算能力的培养,把估算教学始终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

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5

《美好回忆》教学设计

  文峰小学 刘川川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5—美好回忆第20—23页 【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课标解读: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算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通过估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在引导学生认识千以内及万以内的数的同时,始终将数的估计与数的认识结合在一起,并专门设计了本信息窗,呈引导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这张板报大约有多少字?”等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估计的策略与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估计事物的过程,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近似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板报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引导学生能按照一定策略进行估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圈一圈,估一估学生能够认识到估算的必要性

2、掌握几种简单的估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算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通过估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 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课件 【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活动

二、三检测目标

1、2的达成 【学科核心素养渗透点分析】

数学关键能力渗透点:本节课数学关键能力渗透点是数感。本节课以游览北京学生办了一份班报出发,估计一篇日记大约有多少字,引导学生用估计来表达和交流,交流估计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估计策略的多样性,从而建立学生的数感

  数学品质渗透点:本节课数学品质渗透点是是独立思考、探索创新。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估计一篇日记大约有多少字,从而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以一行大约10个字为单位进行估计,和另一种用圈出部分大约20个字为单位进行估计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的理性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二、探索新知

  师:学生们在游览了北京之后,写了一篇游览北京的日记,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你能进行估计一下吗?

  师启发诱导,学生进行交流

  师:先数一数一行有多少个字,取一个近似数,然后再数一数有几行,也是取一个近似数,然后就可以估算出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 学生动手数一数一行约有10个字,共10行一共大约100个字

  师:再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估算一下,你能不能尝试着将日记大约的圈一圈,圈

  成几部分,然后从一个圈中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字,从而估计一下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字

  生:动手圈一圈,将这篇日记大约圈了5次,大体上20个字圈一圈,这篇日记大约共100个字。

  师:想一想我们是如何知道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的?上面我们都采用什么方法?你能交流一下你是怎么估算的么? 学生回想,交流估算的方法

三、巩固新知

  师:根据上面学习到的估算的方法,你能估算一下这张班报大约有多少个字吗? 生交流如何估算这张班报的字数,学生可能能够看出这张班报的字数相当于4篇日记的字数,一篇日记的字数是100字,所以能估算出这张班报大约的字数

  师:下面请同学们通过自主练习第

1、3两题巩固一下估算的方法 生做练习,师生交流估算的方法

四、课堂检测

  完成课本21页第

2、4题

五、授课小结

  师:学完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给你一段文字,你能够估算出来吗? 生谈收获,谈谈估算的方法 【板书设计】

美好回忆

  一行约有10个字,共10行一共大约100个字

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6

  老师的备课估算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前在备课时,我一直考虑如何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必要性,认识到估算的好处,为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打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感受到学生往往对估算的方法并不认可,不习惯用估算的方法,不知道什么时候用估算。考虑到这些问题,所以希望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估算产生“好感”,进而喜欢用估算的方法,会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并掌握初步的估算方法。

1.有效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学生往往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需要用估算,因此遇到计算的问题时一概都用准确计算。所以创设一个有效的情景非常必要,由此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地认识并体验到估算的实用价值,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在课的开始,我创设了一个“每人发1瓶水,350瓶是否够” 的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解决,在反馈中我发现有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了准确计算,而只有一小部分的人选择了估算,通过对比分析,肯定准确计算和估算都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下,让学生比较哪个方法更简便,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其实不需要知道准确的结果,只要估算一下就能解决了,切实感受到估算的作用。

  2.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估算,能对结果进行调整。在课中我创设了两个买电视机的情境,第一个是电视机的价格

2988元,买3台大约需要多少元?带9000元钱能否买到?第二个情境是电视机的价格3012元,买3台需要多少钱?带9000元还能买到吗?由于受前一个题目的影响,一部分学生根据估算的结果直接回答能买到,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持否定意见,从而提出疑问:为什么估算的结果是同样的,但最终判断却是不同的,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估算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对估算的过程进行解释和调整。

  3.进一步体会估算数学的重要性。前面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让学生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但是我们不能忘了估算在我们的数学课中也尤其重要,通过几个选择题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在计算中运用估算能够使我们知道这个算式的大致范围,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4.实践活动提高估算意识。估算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是一个模拟的,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个感觉,并没有实际的操作,要加强估算意识的培养,更应延伸到课外,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活动中主动的运用估算,利用估算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估算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 如何进行估算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