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敬老院社会实践心得

时间:

敬老院社会实践心得(精华9篇)

  下面是热心网友“songjie”整理的敬老院社会实践心得(共9篇),供大家阅读。

敬老院社会实践心得

敬老院实践心得体会 篇1

  通过对敬老院的访问,了解目前中国老年人疗养情况,以及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实践单位为乐颐敬老院,选择的原因为:该敬老院的规模和服务质量属于中等水平,能较好的反映当代社会敬老院的发展状况。

  本次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四到五个人为一个小组,负责两个老人。主要以谈话和表演节目、做游戏的方式进行,另外一些小组还主动帮助老人料理一些生活,比如洗头、喂饭等。通过与老人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了解他们日常生活以及内心的想法。另外,还通过实地观察,以及与该单位工作人员的交流,调查敬老院实际工作状况、工作中的困难和老年人社会工作整体发展。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们尽量做到不触及老人的隐私和一些伤心事,因为大部分来到这里的老人都是由于儿女不愿意照顾他们或是不想照顾他们,他们渴望家的温暖,亲人的陪伴。我觉得这是无论再好的生活条件都不能替代的。

  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这里的工作人员都不是很尽心地在照顾老人,老人的穿着都不是很好,住宿条件都很差,生活用品都很久,而一些工作人员还在一边很悠闲地看电视,也不经常和老人进行交流,所以很多老人都感觉很孤独、寂寞,都不喜欢这里,更别说把这里当成是家了。他们感觉自己被抛弃、遗忘,只有等待死亡,这些都令我们同学感到很难过,却又无能为力。

敬老院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2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我们虽然是在校生,但作为一个人,我们都应该去关心帮助一些弱势群体,比如那一个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他人服务,采纳于一些社会活动,也是价值的体现。

  一、走进敬老院

  刚跨进敬老院,它给的感觉是平静、安宁,在和煦的阳光下,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在阳光底下,安安静静的,他们没有孩子脸上的天真,青年脸上的憧憬,中年脸上的忙碌,他们象在思索些什么?或许是对一路走来,点点滴滴的回忆吧?偶尔头顶上飞过一两只燕子,但他们也从不抬头看,只是默默地低着头,沉溺于自己幸福的回忆。院子里没有太多的绿化,只是一些古树,如同这些老人们经历了几乎一个世纪岁月的洗礼,沉积了太多的历史。

  二、敬老院生活

  敬老院的生活是自由却井井有条的。他们每天7:30分吃早饭,虽然每天的早点只是稀饭、馒头,但他们却露出满意的笑容。听敬老院的阿姨说:我们养了很多头猪啊,一个星期就杀一头的,老人们吃的很好。虽然是几句简短朴实的话语,却藏满了浓浓的幸福与关爱。他们还会评选文明老人,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就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样的评比条件让老人们生活更加规范,思想也更上进了。敬老院还有个宽敞的活动室,平时老人们在这里看看电视,聊聊天,打打牌,他们其乐融融。

  三、让爱零距离接触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看起来并不是很起眼的老人,当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正一个人孤单的低着头坐在一个角落里,我们走过去,给了一些水果,谁料,老人竟然簌簌的流泪了,那使被爱融化的眼泪吗?一滴滴,落在了盛放水果的塑料袋上,毫无掩饰,那样的真真切切。一直以来,我总以为这些没有接受多少教育的老人是肤浅的,没有涵养的,不料,他们是那样的出众,一位叫董淑贞的老奶奶,平时省吃俭用,在临死之前,把1000的积蓄毫不吝啬的捐给了敬老院,她不求名利,但求此生无悔,终于在前几天安心地到了另一个极乐世界,我想她一定是快乐的飞向天堂的。

  四、采访院长

  院长是一位中年男子,他对我们说:这里的老人收入主要有三大块,村里、财政拨款,每个人每年500元,街道每人每年180元,民政局每人每年2400元。老人生病时敬老院会报销医药费,政府提供老人的衣着等,共有8名工作人员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生活状况较好。

  五、离开敬老院

  离开敬老院的时候,我们的十佳歌手给老人们演唱了歌曲,或许他们根本听不懂这种新潮的流行歌曲,但他们却像是自己的孙女在唱歌一样,眼里充满了慈爱。我们的学生会主席在与一位年迈的老奶奶握手道别时,那种依依不舍并不亚于亲人之间的分别。他们太需要关爱了,点点滴滴的,哪怕是一句问候一个眼神。

  六、感悟与收获

  收获最大的是与老人们的心。虽然他们面对坎坷的人生总是一笑而过,但从他们的言语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一路走来有着太多的悲欢离合,有着太多的辛酸,是啊,他们已经很累了,他们需要休息,但更多的是关爱,是大家的爱。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一起用爱心去装点这个世界!

实践心得体会敬老院 篇3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加强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去了镇里的敬老院看望并照顾那里的孤寡老人。

  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栖息之所,而此刻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们也主动进去敬老院。里面有许多老人以前都有值得骄傲和让人敬佩的职业,他们选择敬老院,有的是因为子女工作忙,没人天而感觉生活寂寞;有的是因为在那里与同龄人朝夕相处,拥有共同的兴趣,相近的人生观念和相似的人生态度,让他们更能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生活乐趣。

  老人们一看到赶来看望他们的学生,立刻关心起来,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十分关心我各方面的情景,体现出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殷切的期望和关怀,还有一些老人们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与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我也很关切地询问了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景,并与他们聊起了家常,帮忙他们打扫卫生,很快就融入其中。

  老人们都感慨的说,同学的到来为他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乐趣,这次看似普通的活动中实际上蕴涵了巨大的人性价值和人文关怀,它是一种美德,更是老人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而平时娇生惯养的我,走出学校来到社会,走进老人,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听老人们过去的事迹是如此的着迷。

  到了老人吃饭的时间,我就跟着那里负责分饭的管理员一齐帮忙老人们进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不方便,需要喂才行。这时我主动给老人喂饭,虽然笨手,但见到老人们开心的笑脸就心满意足了。我感觉到了一家人似的其乐无穷。大多数老人在那里过的很开心,他们有时在房间过楼下的广场看电视或者锻炼身体,所以,老人们在那里能够算是晚年安康了!

  在这实践过程中,我不仅仅为老人们做了些日常的事,也经常和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此进一步增进感情。经过与老人们的聊天,使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了他们的辛劳,明白了他们对儿女的期盼,更明白了他们对我们后辈的期望。

  那些曾几何时拥有我们同样梦想的老人们,他们也年轻过,我回家的时候和过来的时候拥有着两种截然不一样的心境。同样,在敬老院里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回忆!

敬老院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4

  大年初一,天气寒冷,但是院桥敬老院里却暖意浓浓,充满节日的气氛。今天,我们跟随红十字会志愿者一起去院桥敬老院拜访老人,给老人包饺子,陪老人说说话,送去新年的温暖。

  到了敬老院我看到了好几个老爷爷站在门口欢迎我们,因为他们听说我们要来便早早地在门口等候,热情地和我们握手。走进大门我发现已经有很多志愿者都忙开了,有的在拌肉馅,有的在洗菜、切菜,我和姐姐们赶紧穿上志愿者服装,做一些力所能极的事,水糟边洗菜的人太多,我只能当个小小的搬运工,把洗好的菜搬到厨房间让叔叔切菜。

  等阿姨、叔叔把肉馅拌好准备好饺子皮,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一开始,我不会包那些馅儿就是不听我的使唤。不是从坐左边冒出来,就是从中间跳出来,包得很难看,看着旁边的阿姨包得个个都很漂亮,非常羡慕,我着急了虚心请求阿姨:“阿姨我不会包饺子,请你教教我好吗?”“当然可以”阿姨笑着说,在阿姨的细心指导下我包的饺子终于成型了,点像模像样了。包着包着,我想来点创意的,就包了一些形状不同的饺子,有包子饺、太阳饺、小鱼饺,哈哈……旁边的阿姨直夸我真有想像力。

  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爷爷奶奶们都排着队伍来餐厅端饺子。有些老人驮着背,有些老人坐在轮椅上,还有的老人得了老年痴呆症走路慢慢的手不停地抖动也来端饺子,我看到这些情景连忙跑过去挽着爷爷的手,把他们扶到坐位上吃饺子。听爷爷们说二楼有几个老人瘫痪了下不了床,一位阿姨端起饺子给他们送去。老人们吃着爱心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如山茶花般灿烂。

  大年初一,老人们有了我们的陪伴,新年过得特别地热闹,特别地开心,有了家的温暖。这一天,我们用这种方式过年,就觉得特别有意义,真希望经常有人到敬老院去陪伴老人,让老人们开开心心过个晚年。

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篇5

  目前,我们身边老人的生活质量比较差,他们缺少关爱,缺少文化娱乐,我们利用团队的优势,组织大家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并带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水果,给他们表演节目,带去温暖。再精神和物资上尽我们的一份力。

  为了体验生活,我们一行五人,:开始我们的实践生活。

  十月二十八号,中午一点,我们五人连同其他志愿同学在学校北教学楼宣传栏处集合,出发前,我们群众合影了一张,让照片把此刻的岁月留下,飘扬的旗帜定格在温暖得太阳下,激情的召唤。我们迎着东方走向了麻丘镇敬老院,当我们经过长长的瑶湖大桥时,顿时感到天朗气清,心胸开达,充满了豪迈之气,我们每个人都忍不住用全身的力气大喊,仿佛自我的人生将在此刻开始走向成功。有一种雄心想与天工比天高的冲动,毕竟我们闯过独木桥的艰辛在此得到回报,尤其是来自甘肃的段利鹏和来自青海的张永环,他们疯狂的喊出心中的压抑气息。毕竟谁都努力过,谁都不太容易,此一刻我们彼此心意互通,都想为自我的人生拼搏一番。

  一路上秋风习习,正值收割稻子的时候,一路的稻香,一路的鸟鸣,一路的歌唱,一路的热情,在阳光中弥漫。丰收的喜悦让罗占征唱起了他们家乡的民歌虽然我们听不懂他在唱些什么,但是我和冯文都在努力为他鼓掌,难得释怀一次,何不尽兴痛快呢?

  走着、走着、一步、两步、三步……身边的208公交车不时得鸣笛,众多的轿车和长途公车仿佛都在为我们欢歌,最后在马路的一侧,在一座低矮的古朴的青灰色的房屋龟缩于此,在破烂的围墙内外,喧嚣与寂寞比较如此鲜明,让我不禁感叹,再怎样繁华的地方,依然还有角落里沉睡着孤寂与无奈。

  走进麻丘敬老院,首先迎接我们的是院长,一个身材中等的中年男人,把我们带进敬老院,简单的交代活动事宜和要搞得劳动,之后陆续又有了很多老人,白发苍苍的、满脸忧伤的。还是我们的冯文同学懂事,毕竟大我们一点,一口一个爷爷奶奶叫个不停,叫的贼甜,在他的带动下我们也不再拘谨了,罗占征身材高大,一手搀扶着一个老爷爷另一手牵着一个老奶奶,这难得的镜头怎能错过。我赶紧卡擦一下,他跑不了了。我们几人派几个人去后院帮他们拔草前院打扫卫生,另外我和张永环以及其他同学,布置表演场景调试音响效果,此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将近一个小时得行程没有让我们得热情冷却。见到他们让我们更加坚定让自我带给他们一丝的快乐,在我替他们誊抄完一些重要的申请材料之后,罗占征以及段利鹏也从后院拔草回来。

  接下来就是我们准备已久得文艺节目了,首先我们合唱了一首《歌舞青春》。个个唱得神采飞扬,反正再怎样难受得也不是自我,然后我们再一曲《夕阳红》奉献给各位老人,祝他们老友所乐。节目之后,我就拿着相机到二楼帮他们摄影了当做留念。段利鹏和罗占征来了一个正步走,个性认真但是很搞笑,冯文和张永环来了一手军体拳,引着爷爷奶奶们哈笑不止。

  节目完后,我们便于爷爷奶奶们促膝长谈,与他们共舞,其中有一个奶奶在舞台上一曲未了又来一首,始终不肯下来,弄一个台下一个想唱红歌得爷爷急了,老是张嘴又闭口。唉!人老心不老,或许在孩子们当中,他们的嘴角才会上浮。

  有一个爷爷跟我谈了很久,谈他们得过去,谈他的此刻,感叹我们此刻的生活。他的生活让我们想得更多,明白了他人生的艰辛与悲惨。由于生活困境,病症毁了他的一切,由于发病,一把火他的妻子儿女都活生生烧死在他的眼前。他内疚终生,但是我们又能给他什么呢?

  爆竹声中,我们身后起了尾尘,每一个心中都有了一份沉重,在我走的时候,瞥见了墙壁上还有其他学校的团体的赠品。再回首,老人们都手拿我们赠送的礼品目送我们,眼中有一种光亮。

  走了,他们的一生将要走完了,他们有太多的辛酸和泪水,我们的欢声笑语只能带来片刻的忘记忧伤。我们该做些什么?每个人都在深思。

  社会需要关注孩子一般关注他们。

  珍惜岁月,关爱老人。

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篇6

  如果说我们是流星,至少我们闪烁过;

  如果说们是尘埃,至少我们存在过;

  如果说我们是火焰,至少我们燃烧过;

  走上前人的脚步,追溯前人的梦想.那些老革命老前辈留下的那些点滴,留给我们深深的感慨.

  大学生,天之轿子也.可现在的大学生早已不能体会当年生活的旅途和艰辛.可以说,我们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于出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时代下,不幸于不能体会到过去人们创造这一传奇历史的艰辛.我们所能做的或许在某个夜晚仰望天空,看着那被历史刻上的漫天繁星.

  大学是一座象牙塔,可我们走出象牙塔,要像前辈们一样去追求某种精神。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此种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让大学生们以实际行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1月的社会实践活动我班组织了大家前去敬老院慰问这件大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历来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自我、树立理想,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我们选择去怡康敬老院和康宁敬老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关心老人还是应该从身边做起,我们身边就有老人。二是我们以为敬老院为何存在,并对其发展历史做点了解,想去采访他们,这一点引起大多数同学的兴趣。

  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他们有的以前是教师、工程师、干部,也有艺术工作者等等。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更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让他们更能感到夕阳无限好。

  201年12月20日我们到怡康敬老院,门外硕大的铜字刻着怡康敬老院几个大字。

  走进大门位热心的阿姨接待了我们。

  她说这里有了一支较强经验的管理机构和有一支较有经验护理人员队伍,全天24小时护理,间间有卫生设施,食堂饮食生熟分开,专烧特具病号饭。

  阿姨向我们讲解到:敬老院里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数患有神经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这里让我们想起了,有敬老院真的就好吗?它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因为社会的需要,需要那些年轻热人——他们的子女们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产生的吗?看他们的神情,多么希望有家人给予的温暖呀!

  社会是进步了,财富也有了,可我们怎么能够忘记我们的前辈们呢?

  于是我们组的有些成员并提出来,应该让老人们留在家中,和他们的子女们一起共度美好晚年。

  同学们分成了两个小组,前往不同的房间慰问不同的代养老人,并且帮敬老院的管理人员檫檫窗,扫扫地。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还显得很拘谨,但个别活跃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十分热情带动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等等,同学们也耐着心和他们聊天,帮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也与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还为老人们表演了小节目,让这些在孤独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是啊!我们更多是要让老爷爷奶奶们继续把笑容挂在脸上,而不是让他们在这里过孤独的生活。

  平时娇生惯养的我们,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走进老人。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听老人们的事迹是如此的着迷,更让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学主动跑到外面小卖部买东西给老人。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准备了点水果,点心,还有月饼。可远远不够,那些学生用自己平时的零花钱给老人们买吃的。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里。

  我们一行人从早上到中午12点,走了部分老人房间。慰问了老人们。到了老人吃饭的时间,大家就跟着负责分饭的管理员一起一边慰问一边帮助老人们进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一定需要一边喂才行。这时大家早已没有先前的拘谨同学们都争着给老人喂饭,虽然动作显的笨拙。可一见到老人的笑脸大家就笑的很开心。感觉像一家人似的其乐融融。

  下午1点多,等我们吃完饭,一般这时老人们都出来散步和锻炼身体了.敬老院有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很多锻炼身体用的运动器械.有相当多的老人们在散步和锻炼身体,看见我们来了.就和我们一起玩些小游戏.

  通过聊天,我们了解了老人们日常的生活。老人们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过来的。虽然有的刚刚不太习惯,不过时间长了逐渐习惯起来。

  老人家在这里都过得很开心,他们有时间的时候会在楼下的树阴或者是楼上先房字里看一下电视或玩一下麻将,也有是到楼下做一些简单的锻炼的。因此,老人在这里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通过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们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他们的辛劳,明白他们对他们儿女的记盼,更明白他们对我们的希望……

  敬老院的1楼住的老人大多是行动较为不便的。2楼的老人有相当部分是刚住进来没一年的。我们上了2楼,发现有些老人在和他们的子女聊天,有的老人在下像棋。

  我们慰问到一个老婆婆,她居然哭了出来。很是伤心难过。我们耐心的和她聊天,听她说她把她的退休养老金都给了她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这里来,而且很少来看望她。有一位同学和阿婆说“我们都是您的子女。“并给阿婆表演节目,阿婆才破涕为笑,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之后我们去看望了一位百岁老人,他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了。一进门,看见老人站着在看我们,我马上发现一张靠近门口的旧藤椅,估计这是老人平常坐的椅子,于是大家将老人扶到藤椅上坐下,同时我们将水果根据老人的意思放在旁屋的地上。听老人跟我们讲他过去的事情。

  当听他说起长征的事,老人眼里泛出的了光芒。他说道:“虽然他没实际性参加过长征,可对长征十分了解。

  老人说到说:“过去的长征很艰苦的!现在的年轻人还没有经历过艰苦的锻炼。“

  老人很为自己是党员而感到骄傲,他说:“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中国,没有可以让老人们安度晚年的家”。

  我们一边慰问老人的日常生活一边有的同学帮老人整理了下房间。

  老人家说完,我们不禁从心里充满了敬佩!后来我们问他:“您做为中国共产党员认为当年长征最重要是什么?”时,使我惊讶的是,老人家居然头头是道地说了四条: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官兵团结,关心群众......一个百岁的老人思维还那么清晰这不得不叫人尊敬和佩服!我们和老人在一起侃侃而谈,和我们讲述着他当党员和长征的故事,相处的非常融洽,不知不觉好几个小时过去了。

  临走我们部分同学和老人一起合影留念。照完相以后,老人对我们说:“你们照片洗出来后能不能给我一张?上面写上你们的名字。”“好的,好的,没问题。我们过两天洗好后给您送来!”我们争着答道。

  就这样,我们以这样一个结尾,告别了老党员,告别了敬老院,告别了这里曾几何时拥有和我们一样梦想的老人们。我们回去的时候和来的时候拥有着两种别样的心境。

  或许我们慰问敬老院,已经不是单纯的来敬老院看望老人。而是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访问亘古时代老一辈革命家老一辈人梦想的深邃和来探索我们深深迷茫的问题了。

  我想那个时候已成我人生中重要的回忆,那些可爱老人的笑脸。

  我们拍了一叠照片回来,每次翻开相册一幕幕感人的现象:一位老人拉住了我们志愿者的手,在志愿者亲自给他们喂饭穿衣时的喜悦,说出的那句话:不是“儿女胜似儿女”。

  我心中有点酸酸的,老人们毕竟还是孤独的,他们需要人关心,爱护,敬老院的设施好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会上的一些关注。因为正是那些老人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是历史的功臣。而他们现在仅仅需要我们的关爱,仅此而已。

  老人们平日里很孤独,儿女大多不在身边,有的甚至没有儿女,他们要的也许不再是简单的金钱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饱要求之上,有人在身边那是最最开心的了.%26lt;常回家看看%26gt;里歌词写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们聊聊天交流一下心声。

  我们现在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多都已经不在了,所以看到老年人,我们可能会特别的想念自己已故的亲人,不自觉得就想和老年人们亲近亲近,就像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样,想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而他们也会把我们当成孙女,孙子一样,拉着你的手,把他们的那份慈祥加注在你身上,而我们也欣然地接受了。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孩童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经历生与死。我们现在还是青年阶段,未来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数。也许当我们走完我们的人生旅程,该休息时,是否也会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样快乐开心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呢?

  在某个敬老院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若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体谅他们,那他们便只能于痛苦中渡过余生,黑暗中逝去……

  我想,只要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付出过,努力过,无论成败,我们都已拥有了自己一段美好的回忆。我们没有好遗憾的了。现在我可以想象,那时候的我们是否也会像今天老人院中的老人那样知天达命呢?一定会的。

  现在离那次慰问敬老院已经相隔有段时间,可我依然还是会想起那位百岁面前老人,老党员。他的笑脸时常浮现在我面前。我想如果有空的话,我一定会去在看望他老人家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何况接近百岁。他是历史的见证人,是中国文化建设的见证人。又是长征的见证人。

  长征------这个词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是单单长征本身那么简单,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是那批有梦想的人们留下的传奇。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他人服务,为创造和谐美好社会的一种精神。

  志愿者------一个新时代的名词,那是一帮有志青年,怀着自己的梦想前进,但与过去相比不变的依旧是那长征精神。

  从意义上来说,这时我们成长了。一次敬老院的慰问,使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访问了那些老人年轻时的点点滴滴。我想那就是生命所创造的财富,异常珍贵。

  并且我们想应该大力宣传思想道德,让更多的忙碌中的人们多照顾一下自己家中的老人。钱固然重要,可一个人的精神更加的重要。

  十年,二十年,三年,四十年……当我们老的时候,是否可能在那个时候又会想起那时候的老人,是否又能过的比他们幸福呢?这一切都是问号,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来把握。那个时候或许我们也成为历史的功臣,成为新中国历史长流中璀璨的一个颗心。

敬老院的心得体会 篇7

  今天我们去了镇居委会,参加他们组织的敬老院活动。说实话,这里的敬老院十分破旧,完全不能和敬老院相比。而且请的工作人员实在是不够,以至于那里的阿姨们要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活。

  然后我们几个就去帮忙打扫。

  特别是一些栏杆上面都积着厚厚的灰尘。然后我们去打水,每人拿了一块抹布,开始擦了起来。

  我们两个人一组,一个楼面分成三份。阿姨一份,我们两份。

  打扫了快半个小时之后,有几个年纪比较轻的奶奶们,居然也开始帮我们劳动了。虽然只是做一点轻松的活,但是我们却被感动了。

  这次活动,总共经历一个半小时。应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所以我们各个大汗淋漓。但是我相信每一位参加这个活动的同学,今天绝对是个不错的日子。

  助人为乐总是好的。

  本次活动,大家都受益匪浅。

  经过上次的活动之后,有些同学和那里的老奶奶可以算是一见如故,但因为总总原因,并没有可以和奶奶们好好交流的机会。

  所以我们再次去了敬老院。

  依然是两人一组,负责和一位老人谈心。或许是敬老院的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比较单调,所以起先我们只和一位老人聊天。到后来越来越多的老人们自发的加入到我们的聊天中来。

  她们有对于自己年轻时经历的回味,也有对自己的家庭的描述,当然也有对现在生活的埋怨。

  特别是一位年纪只有48岁的叔叔。他因为生病而被送到这里。他已经来了快半年了。在这里除了吃饭,看电视,就是睡觉。他之前是一位很喜欢爬山游览风景的人,再加上他的年纪是这里最小的,和上了年纪的老人根本就聊不起来,所以他的脸上总是有着一种淡淡的寂寞。

  然后我们许诺之后会常去看他们的。总是觉得那位叔叔的子女这样做总是不好的。放在这里就不管不问,而且叔叔还那么的年轻啊。

  走出了敬老院,和那个叔叔聊天的同学有些感慨的说:“我要好好对待我的父母,敬老院真的是一个寂寞的地方啊。”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替自己的父母想想,多多想想他们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敬老院社会实践心得 篇8

  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他们有的以前是教师、工程师、干部,也有艺术工作者。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更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让他们更能感到夕阳无限好。

  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还显得很拘谨,但个别活跃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十分热情带动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等等,同学们也耐着心和他们聊天,帮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也与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还为老人们表演了小节目,让这些在孤独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平时娇生惯养的我们,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走进老人。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听老人们的事迹是如此的着迷,更让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学主动跑到外面小卖部买东西给老人。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准备了点水果,点心,还有月饼。可远远不够,那些学生用自己平时的零花钱给老人们买吃的。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里。

  我们一行人从早上到中午12点,走了部分老人房间。慰问了老人们。到了老人吃饭的时间,大家就跟着负责分饭的管理员一起一边慰问一边帮助老人们进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一定需要一边喂才行。这时大家早已没有先前的拘谨同学们都争着给老人喂饭,虽然动作显的笨拙。可一见到老人的笑脸大家就笑的很开心。感觉像一家人似的其乐融融。

敬老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9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共同努力,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安心的这一代。所以,在20xx年x月x日,放假回到家里做了几天调整,今天我准备要开始社会实践,就是去我们县的敬老院去看望一下那些老人,希望我能给这些老人们带去一丝温暖和快乐。

  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他们有的以前是教师、工程师、干部,也有艺术工作者。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更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让他们更能感到夕阳无限好。

  经过了短暂的休息后,我们开始实施起来了我们来之前做好的计划。首先,找来了梯子,把牌匾上掉下来的字安装上;然后选了两个醒目的地方,把事先做好的条幅挂了上;接着就是往下搬运食品,帮着收拾一下敬老院的卫生。

  一切都做好了,我们便跟老人们一起坐到了活动室里,跟这些和蔼的老爷爷,老奶奶聊了起来。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还显得很拘谨,但个别活跃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十分热情带动了大家。

  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等等,同学们也耐着心和他们聊天,帮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也与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大家在一起欢歌笑语,好像真的融入到了一起似的,真的很开心,很欣慰。

  不知不觉中,天黑了,今天的实践结束了,我们不得不往回启程了。这一天,我们倾听了各式各样的精彩和辛酸的人生历程,让我们的思绪也停留在那个贫苦年代。看着他们脸上的皱纹,都是岁月的痕迹,我想他们心中的皱纹深度,更是无法估量的。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活力释放的同时,我们感到一种充实。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敬老院社会实践心得(精华9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