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吾小秘【www.wxiaomi.cn】,您身边的文字小秘书!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时间: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7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我们应当为自己的工作写一份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7篇,供大家阅读。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7篇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

(一)举止礼貌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礼貌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细化目标: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理解别人的帮忙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礼貌喝采。

(二)诚实守信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职责,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细化目标: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发奋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细化目标: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好一边听一边思考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好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时刻观念,从小懂得“时刻就是金钱”、“时刻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细化目标: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立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职责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细化目标: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六)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细化目标: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群众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七)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群众活动都无法开展。

  细化目标:1、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3、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4、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开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5、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八)勤于动手的习惯

  自己动手能够提高学生自理自立潜质。

  细化目标: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九)锻炼身体的习惯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

  细化目标:1、用心参加群众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做好“两操”。2、学习户外常识,做好自我保护。2、在户外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十)讲究卫生的习惯

  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个性重要。它是一个人礼貌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细化目标: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2、饭前便后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不在小摊上买零食,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精选阅读(二):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我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使学生在自我检查各项常规的落实、学习时间的安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2、重视学生良好思想品格培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3、重视环境熏陶,努力建设楼层良好的风气,使每一个学生在温馨的大家庭里健康、活泼、和谐、快乐地成长。

  三、主要工作要求与措施

  1、随时做好家校联系工作,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

  2、加强班小组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共同做好学生的情感沟通工作。深入学生的心里,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教育引导。

  3、本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

(一)制定实施计划

  指导队员们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等文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计划(克服这些陋习的具体措施)

(二)、引导队员以实际行动向这些陋习发起挑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各班以点带面开设好习惯养成示范课,各年级从中挑选一节优质课参加学校《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教育》示范课,可以有演示、竞赛、评比、演讲、故事、儿歌、小品、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自己当前最应当克服的陋习和最急于养成的10条好习惯。

(三):检查督导,进一步巩固成果

  1、成立“告别陋习养成好习惯”小队,在学校、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克服陋习好办法对对碰”活动。

  3、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主题,进行征文比赛。

  4、少先队负责调查,低年级学生进行口头、情境设置的抽查。

  5、学校设立督导岗,及时纠正学生违反好习惯的行为。

  6、少先队“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师、科任老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第三阶段:进行总结,评选表彰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3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内容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四、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等时间段,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做到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二)开展主题班会,落实“行”的要求。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结合“月主题”活动,根据德育处下发的学生每周目标问题,利用晨会、班会课提问学生进行考核。

  3、在同一年级中开展主题班会交流,确保教育效果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

  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4

  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讨论文

  以课程教育改革理念为基准,以现阶段初中生思想发展情况为依据,以市场经济所需的素质人才为教育目标,以提升整体初中生核心素养为根本任务为核心,创新优化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内容,从多种途径入手培养学生的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

  一、结合本校发展特色,创新德育教育

  初中学校因为地域文化间的差异,自身所具备的历史文化等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多种方面的信息,将其作为本校特色德育教育内容,灵活利用此特色去开展生活教育。例如,在整合原有资源的前提下,致力于落实德育教育,以11中学的德育6字品质“自律、自觉、自信、自主、自尊、自强”为教育关键,做一个遵纪守法、谦让文明的初中生。在发展过程中,教师群体需要紧紧围绕“诚”展开德育教育,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借助多种集体活动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除此之外,我校还围绕“感恩创星”德育设计活动,定期举办“星级”学生评选工作,开展文明守纪星、学习进步星、环保卫士星、强身健体星、团结友爱星、诚实守信星的评选活动,参观“军旅”,使学生对纪律、集体等产生强烈的认知[1]。当前经济社会是一个多元化文化共存的时期,因此在发展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保证教育行为的时代性,在发展共性的基础上发展当地特色,进而实现优质的育人效果。

  二、制定科学有效的行为习惯制度,高效构成德育服务机制

  初中教育正处于学生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通常情况下初中生的成长特点是可塑性与叛逆性共同存在的`。由于学生家长忙于工作,大部分学生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大部分长辈都比较溺爱孩子,对学生学习方面没有过多的帮助。行为习惯的培养一般都是保证学生的温饱即可,并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管理学生的学习。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必须构建与之对应的发展机制,高效构成德育服务机制。只有在构建行为机制时尽可能多告诉学生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可以做,才可以避免激发学生的逆反情绪。如:在发展过程中初中学校可以构建《阳光少年行为管理机制》《中学生一日常规》《流动红旗评分标准》《初中生文明行为要求》等机制,并从间操、卫生、值日、教育、安全消防、文明礼仪等方面制定要求,潜移默化中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学校将开学初期将周一定于常规教育日,周一下午各个班级需要召开常规教育会,将班级内各项教育抓早、抓真、抓深。需要注意的是,现今德育教育并不是单一的管理学生,而是站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管理,使学生成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对象。因此,初中学校方面需要自主构建“七位一体”德育服务体系,简单地说就是以德育校长为首,以政教处、校团委为辅导,联合学生会、班主任、教师等群体构建上下结构的德育体系。

  三、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树立学生行为意识

  以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例,其十分关注在实践中学习,学生自主形成良好习惯,简单地说就是在实践中养成良好习惯[2]。在实践活动中,教师群体需要正视学生的地位,其作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借助活动实践形成的习惯是具备长远性,只有要与之对应的情况就会展现出来,如徒步、游泳。因此,在培养初中生行为习惯过程中需要结合天时地利,积极开展本校特色校园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阶段划分为三层:初期养成;信心教育;实践感知教育,结合三个阶段开展与之对应的实践活动。如:军训、节假日庆祝活动、拔河比赛、父亲节母亲节感恩回报活动、演讲、辩论赛等。尤其是我校开展的读书会友活动,对培养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带来诸多帮助。具体操作如下:其一,保证初中生阅读时间。每周的周三下午利用下午时间组织全校学生一同阅读,并为学生统一颁发读书笔记,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其二,教师与学生一同品读书籍,传承文学经典。要求各个班级班主任自主选取一本适宜本班学生阅读的作品,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著作,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文学涵养,并懂得了为人处世的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抓好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是发展初中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因此,初中学校方面需要积极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从整体上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吕其林.抓好五个要素构建学校德育体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7):40.

[2]王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大德育体系———对未成年人教育责任分担和加强德育工作的思考[J].发展,2014(12):104.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5

  20xx—20xx学年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人终身成长发展的基础性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加强我校管理,切实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从而结合我们双铺二中学校实际制定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为总领,以《学生行为习惯评价办法》为评价手段,全方位对我校学生的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安全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

  组 长:黄遵学

  副组长:程正宽 陈功国

  成 员: 刘峰 鲍启森 余峰 全体班主任老师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文明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安全卫生习惯”教育,培养师生自我安全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师生养成安全为天,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通过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从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一)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文明、学习、生活和安全卫生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1、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2、文明习惯

①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宿舍卫生、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安全习惯

①上下楼靠右走,不拥挤,有秩序;

②在道路上行走要靠右边走;

③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④站队打饭时,不拥挤,以免烫伤;

⑤寄宿学生星期、放假时不坐“三无”车辆;

⑥全体师生在夏季时不要随意到水池里游泳、玩耍;

⑦教师要备好安全课,上好安全法制课,让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安全、法制知识; ⑧住宿生起床叠好被子,放好枕头,养成洗脸刷牙的好习惯。

(二)、要求教师要做到:

  1、遵守校规校纪。

  2、认真备课上课。

  3、及时批改辅导。

  4、规范用语用字。

  5、言行文明得体。

  6、管理爱护学生。

  7、善于交流合作。

  8、勤于学习反思。

  9、注重言传身教。

  10、坚持廉洁从教。

  五、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晚文明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2、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学生养成教育管理。每月第一周召开一次全体教师会议,明确教育主题,安排当月工作,提醒教师应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班级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钩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一个大周举行一次升国旗,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坚持每月一次班会制度,总结本月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月工作。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办学校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4、寓“学生常规”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活动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大型的学校队会活动,是训练学生行为规范的好时机,活动中除要求学生排队出场、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纸屑、认真听讲、有礼貌地鼓掌致谢外,对队员的敬礼、站立、以及红领巾的佩戴等均有所规定。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制度:值周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值周值日人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以安全卫生监督员为主要管理人员,每天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包括学生宿舍、餐厅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充分发挥“红领巾监督岗”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形成制度,做好表彰,将养成教育推向更高层次,各班要做好养成教育的自评活动,及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一再不遵守《规范》、《守则》、《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能分清优劣,在赶、帮、超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在每学年末都开展表彰活动,鼓励先进,创建人人争上进的良好氛围。

  4、做好交流工作期末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促进养成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使本学年养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五)实施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推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档升级。

  学校确立养成教育研究总课题为:在各科教学中渗透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各教师依据自己所代学科,确立自己研究的子课题,上报政教处,要求人人有课题,有方案,有过程,有小结。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6

  浅谈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云南省泸西县白水镇初级中学 王 铁

【摘 要】面对目前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日常行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学生行为习惯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在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中,重视激励的作用,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强化规范,常抓不懈,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关键词】学生行为习惯 农村中学 养成教育

  一、初中学生的不良习惯

  1.不良语言习惯。不良的语言习惯主要麦现在:说脏话、不用文明用语、对师长说话不尊敬、对他人不是漠不关心,就是嘲笑甚至挖苦;对没有教自己的老师不打招呼,不问好;对其他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更是不理不问;对同学的不幸不以为然,要么捉弄,要么喝彩。?

  2.不良行为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打架、抽烟、喝酒、赌博、好吃懒做、奢侈浪费。多数农村学校学生的正常开支一周50元左右,而有的学生居然开支三百元,有的到校一两天就花光了一周的费用,然后靠借钱过日子。不珍惜粮食,米饭、馒头随地扔。还有的衣着不整,发型奇形怪状,不爱劳动,拈轻怕重等等。从总体来看,有这样不良行为的男生比女生要多得多。

  二、造成学生这种不良日常行为习惯的原因

  1.大量的留守孩子困扰着我们的养成教育。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孩子越来越多。许多学生完全脱离了父母的监管教育与疏导,缺少渐进的矫正,加上近年来农村有些父母在外挣了大钱,心理总感觉对孩子的愧疚,一味纵容孩子、溺爱孩子,任由孩子乱花钱。一些学生养成了许多坏习惯:铺张浪费、我行我素、妄自尊大、污言秽语、打架斗殴、上网冲浪、小偷小摸、甚至流氓习气潜滋暗长。这些孩子出了问题,虽然学校一再教育,却屡教不改,而他们的父母又远在他乡,不能形成对孩子的有效监管,学校无法直接联系,即使电话联系了,也无法使他们及时返回家乡,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挽救。

  2.严重的'社会问题扰乱了我们的养成教育。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学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干扰: ①学校的周边环境严重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许多业主将眼光盯着学生的口袋,全然不顾孩子的健康成长,现在的许多学校周边有了网吧、游戏机室、台球室,许多孩子的不良行为就来自于那些地方。②许多蛮不讲理的家长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③社会舆论影响着学生养成教育的发展。④很多媒体大肆渲染暴力、凶杀、色情、低俗等内容,严重影响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师资队伍影响着我们的养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的关键。(教学论文 )近年来,各校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挖掘广大教职工中的闪光点和先进事迹,努力倡导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有力地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由于许多学校地处少数名族边疆地区,教师素养亟待进一步稳定和提高。

  英国小说家萨克雷有一句名言:“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我认为,养成教育就是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日常行为习惯训练为契入点,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它虽然不是我们教育的全部,但在农村初中教育中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养成教育应是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统一。

  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几点建议

  1.重视激励的作用,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受教育者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内在的力量,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个人的需要,主动地调适、充实和丰富自己时,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激励教育就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自身潜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心理,促进学生的发展,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在教育学上被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情绪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一个阶段。由于知识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比较弱,自律能力不够强,如何引导他们完成并不轻松的学习任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话题。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改进传统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采用以激励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善于及时发现、总结其优点。使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实施激励评价。举办技能竞赛、学习竞赛,采用鼓励谈心,甚至采用恰到好处的批评处罚等激将法等,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其潜能。教师通过激励,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重新做好人生规划,点燃他们学习生活的激情。

  2.强化规范,常抓不懈,使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该首先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去做。在让学生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养成教育常抓不懈,既不能大刀阔斧,又不能快刀斩乱麻。在日常教育中,要有耐心,看到学生逐步成长的动态过程,同时加强监督。注意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反复性。对好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及早批评、制止或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注重信息反馈,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农村初中学生心理也渐趋成熟,他们追求人格独立,在人生目标、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思维。虽然在思想和生活上对家庭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又强烈地希望能够摆脱家长的束缚,独立、自由地学习生活,而有些家长则往往不理解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变化、需求,或者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认为只要成绩好,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无形中会助长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时髦,不懂关心他人,缺乏感恩意识,自我约束能力差的众多不良行为习惯。或者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也考不上高一级学校,对孩子丧失信心,动辄挖苦羞辱,冷嘲热讽,对孩子的成长、学习和生活漠不关心,无形中使学生有了被遗弃的感觉,自我放纵,我行我素,对自己、家庭和社会丧失了责任感。因此,作为普通老师,我们一定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经常性地开展家访活动,或者通过电话与家长探讨交流,让家长理解学校教育的各项措施和对学生的要求,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全力配合好学校搞好对自己子女的教育。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7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使学生在自我检查各项常规的落实、学习时间的安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2、重视学生良好思想品格培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3、重视环境熏陶,努力建设楼层良好的风气,使每一个学生在温馨的大家庭里健康、活泼、和谐、快乐地成长。

  三、主要工作要求与措施

  1、随时做好家校联系工作,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

  2、加强班小组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共同做好学生的情感沟通工作。深入学生的心里,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教育引导。

  3、本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

(一)制定实施计划

  指导队员们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等文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计划(克服这些陋习的具体措施)

(二)、引导队员以实际行动向这些陋习发起挑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各班以点带面开设好习惯养成示范课,各年级从中挑选一节优质课参加学校《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教育》示范课,可以有演示、竞赛、评比、演讲、故事、儿歌、小品、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自己当前最应当克服的陋习和最急于养成的10条好习惯。

(三):检查督导,进一步巩固成果

  1、成立“告别陋习养成好习惯”小队,在学校、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克服陋习好办法对对碰”活动。

  3、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主题,进行征文比赛。

  4、少先队负责调查,低年级学生进行口头、情境设置的抽查。

  5、学校设立督导岗,及时纠正学生违反好习惯的行为。

  6、少先队“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师、科任老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第三阶段:进行总结,评选表彰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8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了一个新的一年级。刚刚从幼儿园升上来的小朋友们行为习惯都不适合小学生的要求。好动,好说, 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倾听好像是他们的天性。

  我深深地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因此,从一开始就要认真抓好,决不可有半点的马虎。万事开头难,面对三十九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我不知从何抓起。与孩子们这几天的接触了解中我感受到:我应该从举止文明、 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 勤于动手、讲究卫生等点点滴滴抓起。多鼓励,少批评,多评比,多给学生做示范,树立榜样,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定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爱护校园环境卫生,在公共场所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保持地面、黑板、桌凳等的洁净,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早晚刷牙,保护眼睛……如此多的“该”与“不该”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这些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老师反复强调不要乱扔纸屑、不要随地吐痰,要讲卫生爱清洁,要保护环境的卫生。可是,仍然有一些学生就是改不了。这是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尤其是对刚进学校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什么叫卫生,根本就不懂。为此,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耐心的教育和培养。但是光靠平时的讲还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产生自觉性。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这是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形象及言谈举止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所以在平时我比较注意以身示范,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不断地教育。如学生个人卫生里有一条:“勤洗手、剪手甲”。平时我不但要求学生做到,我自己也首先做到勤洗手、剪指甲。又比如:当地上有纸时,我会赶紧捡起,当下楼梯时,我总是靠右边走……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就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如地上有纸屑时,会有学生去打扫干净等。我在做这些事时,是发自内心,不是做给学生看,久而久之,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明白是什么意思。

  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两三天的事情,所以,教师要时时讲、天天讲,做到百讲不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庭和社会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密切配合,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规守矩,教师要家长也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注意尽量避免消极言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毕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没有父母的督责,培养良好习惯就是一句空话。

  总之,习惯的养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我们要做到反复抓,长期不懈的抓,坚持示范诱导,抓好起始训练,坚持用一颗爱心,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包容他们的不足,在反复的训练中,逐步培养,并结合实际情况有步骤地进行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潜移默化,并与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一起坚持把学生的养成教育抓好,让学生将来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9

  习惯是个体素质内化积累水平的重要指标。叶圣陶先生以前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目前处于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儿童在习惯上存在很多毛病、任性、霸道;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职责感;缺乏环保意识和独立生活的潜质;群众观念淡薄,意志力薄弱,不能应对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是学生良好习惯构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致关重要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严格要求,细心关照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良好的纪律就没有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而班级纪律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我对所任教的班级同学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哪些不能做,如上课不许随意走动,不许高声谈笑,不许谩骂,侮辱他人。在学校不许打架、斗殴;不许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不许在墙上乱画,在桌上、门窗上乱写乱刻;不许攀爬树枝,摘折花草……让这些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的行为。如果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就得及时批评,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违反。

  当然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思想单纯,自制力不强,难免会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出现。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只是一味地体罚、责怪、高声训斥,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不良行为会愈演愈烈,因此教师务必对他们更加呵护,用情感去影响、感化他们,正因爱往往在学生的感情世界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显示出对违纪学生的爱护与关注,他们便会如获至宝,深受感动,真正从心底尊重,佩服自己的老师,这便是他尊重他人的开始,并将尊师之情扩展开去,便会成为懂得尊重人,爱护人的人。教师的爱心还会强化全班同学对群众的`“归宿感”构成强大的群众凝聚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务必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严于律已,讲究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言行举止礼貌大方。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进行规范教育

  国旗下的讲话,资料丰富多彩,我校每位担任“国旗下讲话”任务的老师都能紧跟目前形势或有关节日,纪念日,进行相关资料的讲话。有英雄人物故事,有纪律法制教育,有道德教育,有心理健康教育,有保护环境卫生教育……每位教师要紧密配合学校工作,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三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英雄人物故事是对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忙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走向成才之路。透过学习英雄人物事迹,让学生到达知情行的统一,由感情认识内化为理性认识,从而构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比如今年国庆节之际,学校要求各班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班会。我在四年级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教育,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有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烈火烧身,有狼牙山五壮士为了群众和连队主力,英勇跳崖。学生都听得十分入神,我又借此机会让学生讨论,刚才的故事,你觉得我们以后要怎样做,才对得起革命先烈,学生受到了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的道德教育,促进儿童养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纪律法制教育效果也很显著,在班会课上透过一些有关纪律、法制小故事、小案例,让学生明白遵守法纪、法规,就应从此刻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遵守班规班纪做起。透过纪律法制教育,把纪律要求和法律知识变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使他们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在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行。要求学生热爱祖国,务必从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做起,那就得有群众荣誉感,关心爱护同学,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持续公共卫生,不撒谎,有错就改。透过五爱教育,激发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家校配合,社会支持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性差,模仿潜质强。家庭环境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中国受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爷爷、奶奶;父母宠爱有加,没有构成教育孩子的统一思想,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家长千方百计满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变得任性、霸道、不明是非,不懂对错。在学校不懂如何与同学相处,屡屡犯错。

  有的家长因溺爱,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坐视不理,甚至助长坏习气,比如老人偷偷给孩子超多的零用钱,导致孩子养成吃零食,迷恋游戏机;还有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心肝宝贝吃亏,告诫孩子不能吃亏,别人打你,你要还手,必须要打赢,导致孩子不明是非,不分轻重,同学稍不注意碰到他,他就大打出手。当然也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受到同学们的指责,回到家总想得到家长的同情或安慰,可家长“恨铁不成钢”对孩子进行更加严厉的指责,甚至打骂。这些孩子受到辱骂后,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了逆反心理,不愿意再理解教育,变本加厉,不良行为愈演愈烈。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我经常与家长联系,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对策。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比不良习气的构成更难,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责无旁贷的,要持之以恒地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常抓不懈,发奋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健康而和谐的社会环境。

  精选阅读(三):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0

——学行为规范,做礼貌学生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为有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特制定我校“行为习惯”主题教育方案。

  一:指导思想:

  所谓习惯,《辞海》是这样解释的:“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透过反复地、长期地培养和训练而逐步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心理学也告诉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明确养成教育的目标和重要好处,到达情感的共鸣,从而带给无穷的动力,透过意志保证,最终成为自觉的行动。因此,我们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以教育为先导,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从小事抓起,注意积累,逐步提高,最终实现习惯的内化与养成。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习久成性,就会构成怎样的品性。古希腊的哲人也认为:“德是表此刻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惯或制约中寻求”。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之养成,莫不由“渐”而来。一旦习惯养成,就会“不虑而行”,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贴合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仅仅如此,习惯养成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长久性,行为习惯一旦构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变为引导和激励中学生不断向善好学的重要精神动力。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它是种种错误甚至罪恶的渊薮。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忙,使人终生受益。养成教育能够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礼貌人,它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证明,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习惯占有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习惯。

  行为习惯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联,它不仅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群众、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尽人意的事都是由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造成的。此刻的中学生迟早要走入社会,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联到千家万户,关联到我国的社会风气。为了建设一个高度礼貌的社会,务必抓紧养成教育。

  二、活动目标:

  透过逐步培养,强化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生活、合作交往等良好习惯。做到有起色,重坚持,促进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三、活动资料:

  习惯养成涉及到学生行为的各个方面,要做好以下几点:

  1、养成安全行为习惯安全是生命的保障。各位同学必须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职责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要学习掌握交通、饮食、防雷、防火、防溺水等必要的安全常识和生存自救知识,构成较强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潜质。

  2、养成遵章守纪、自觉学习的习惯。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好有赌博、抽烟、酗酒、打架斗殴、偷摸扒窃、观看传播黄色书刊和录相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不好有迟到、早退、旷课、考试舞弊、谈恋爱等违纪行为发生。学会自觉管理好自己,自己约束自己,从而慢慢地养成自觉的习惯。

  礼貌上网,不在贴吧内散步流言蜚语。

  3、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按时起床,整理好个人内务,然后进行洗漱;上课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午休期间,按时在家休息,按时起床,任何人不能在操场或其他公共场所打闹、玩耍或喧哗。

  4、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做到自觉持续教室地面、门窗、墙壁清洁,教室每一天安排人员打扫。自觉持续寝室卫生整洁,起床后应整理好内务,床铺及生活用品须摆放整齐。始终持续教室卫生干净,不带早餐进入教室;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和校容校貌,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不乱倒污水、垃圾、不乱贴乱画;在教室、阅览室、会场等公共场所不吃带果皮的食物。

  5、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做到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采摘校园内各种花果;自觉爱护宿舍、教学和活动等场所的公共设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好乱画、乱涂、乱贴;不好损坏桌椅、门窗玻璃和学校的其他建筑物。

  6、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做到生活简朴,不好随意向家里要钱要物,不好讲排场,不好摆阔气,不能高消费或以各种形式强迫他人请客;提倡节约,不能有常流水、常明灯、阳光灯、无人灯现象。

  7、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做到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不污辱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习惯,不制造和传播有碍团结和有损他人的言论,不好因闲言碎语或小事不合而争吵、打架,甚至斗殴,以免给双方带来伤害;发生矛盾、纠纷要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要学会换位思考,互谅互敬,切忌意气用事。做到互相帮忙,在学习上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生活上要相互关心,同学有难处时要主动献出一份爱心,尽所能给予帮忙。

  8、养成仪表端庄的习惯。做到衣着要整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留奇发;在教室、图书阅览室及校园其它公共场所,不许穿拖鞋和短裤、背心。穿戴整洁、朴素大方。

  9、养成礼貌礼貌的习惯。做到谈吐要礼貌,说话不夹带粗俗的字词,不谩骂、挖苦和取笑他人;待人接物举止得体,端庄大方;维护公共秩序,就餐、购物要自觉排队,不得插队和拥挤;不在教室和教学楼内追逐打闹喧哗。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观看演出、比赛及参加群众活动不起哄滋事。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行注目礼。

  10、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一致,当着人和背着人一个样;做到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讲原则,作出承诺后发奋兑现。

  四、活动安排:

  为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领导,扎实有效地推进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成立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王树兵

  副组长:张连平黎坤王道军李强张爱辉陈浩邢超

  成员:所有班主任

  领导小组要从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认识搞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认识搞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建立网络,科学规划,真正把学生养成教育的每一项指标落到实处。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3月30日至4月4日)

  召开班主任会议讨论学习本方案;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桓台县实验学校中学生一日行为常规》;团委、学生会、校园电视台、教室板报做好正面宣传工作;国旗下动员讲话等。

  同时为了继续深化养成教育,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透过我们校讯通平台让我们所有家长加入到我们养成教育活动中来,从而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例如,在家长的监督下要学生完成几个活动,在家里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学生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作一个客观的评价等。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4月5日至6月14日)

  时刻

  主题

  4月5日

  习惯养成的必要性

  4月12日

  学习《守则》、《规范》

  4月19日

  安全行为习惯

  4月26日

  遵章守纪、自觉学习的习惯

  5月3日

  按时作息

  5月10日

  讲究卫生

  5月17日

  爱护公物

  5月24日

  勤俭节约

  5月31日

  团结友爱

  6月7日

  仪表端庄

  6月14日

  礼貌礼貌

  6月21日

  诚实守信

  6月25日

  总结表彰

  说明:每次主题班会要求见以上“三、活动资料”,各班可根据实际另行强化教育。

  本阶段学生会、值班教师负责督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出勤、学习、纪律、卫生及在校表现,在本次活动实行“百分计奖制”,发现违反纪律者实行一人次扣一分,严重者要视情节轻重加倍扣分并要在教育处备档后进行全校通报,学生会负责将上报学生名单通知班主任。班主任负责做好违纪学生的教育工作。团委、电视台继续负责做好正面宣传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6月25日)(暂定)

  为了树立学习榜样,结合组织实施阶段的督察状况以及同学、老师、学生家长的评价,根据“百分计奖制”的结果进行总结与表彰。

  1、考核评比。根据各阶段的教育主题,在全校范围评出十佳星级班级,十佳礼貌标兵。每班评选十名“礼貌之星”(每个主题一名,共计十个主题)。

  2、总结表彰。本学期养成教育结束后,每个学生写一份收获体会交班主任,班主任要及时写出本班活动的书面总结(总结材料应有具体数据、典型事例及效果反映,包括礼貌养成教育的基本状况、主要成绩、成功经验、办法措施、存在不足等),教育处写出全校活动的书面总结,在全校总结表彰先进群众和个人。

  3、交流提高。学期末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促进养成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为今后的养成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五、活动要求:

  1、各班在4至6月时刻内,每周应开好一周一“习惯”主题的班会(见上),让学生知道每一习惯对人生的好处,此刻怎样养成。

  2、为强化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真正做好做实以上工作,各班应采取“日检查、周评比、月讲评”制度(各班自行落实),其中日检查是基础管理,周评比是及时反馈,月讲评是强化教育。以日检查为基础,一周一小循环,一月为一大循环,构成“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最终能到达要求。

  3、各班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既活跃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兴趣,磨练了意志,陶冶了情操。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在行为中表现情感。另外,注重落实校本管理思想,突出全员参与,三位一体育人才。不断完善家校联系制度,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学生的帮教工作,减少杜绝学生违纪现象的发生。对于开展工作比较出色的要及时进行报道。

  4、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形象对良好班风、校风的构成起着巨大的影响,为了使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为了加强队伍建设,我们要求对学生要做到“五严”:严而有“格”,即按必须规律、标准要求学生。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严而有度,即教师提出的要求就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要贴合教育教学规律;严而有“恒”,即要坚持要求,持之以恒;严而有“方”,即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注意方法,做到刚柔并用,寓刚于柔等;严而有“情”;即教师提出的要求,应出于对学生的真诚的热爱和关心。严生于爱,爱寓于严,做到爱而不纵,严而不凶。利用班会、活动等时刻,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5、教育处采取措施加大常规工作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会检查小组的监督作用,对班级卫生、纪律以及学生常规执行状况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检查、量化、通报,以此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道德水平明显提高。

  六、工作职责:

(一)班主任职责:要做好本班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工作,大力宣传学校的实施方案,用心配合政教处的工作。对违纪学生要及时做好教育工作。班主任是班群众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一个良好的班风的构成与班主任善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善于细致入微地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情感变化是分不开的。请各班班主任能切实认识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在班级用心宣传,艺术化、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帮忙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礼貌习惯。“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学习成绩会相继提高,班级的风气也会随之好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二)全体教师职责:要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对在课堂中及校园中违反纪律的学生及时教育,对不理解教育的学生要及时上报教育处,由学校统一教育。

(三)学生会、团委、值日生职责:学生会全体成员要认真做好督察工作,在督察中要以身作则,树立正气!严禁在督察工作中徇私舞弊!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四)全体学生职责:

  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将各项要求内化为心灵的自觉,从而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生活、学习中逐渐构成的,它贯穿于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教育做起,上课认真听讲;弯下腰,捡起脚下的纸片;伸出手,拧紧滴水的龙头;礼貌地说声:“老师早”“同学好”。常言说得好:“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自然会养成,学生的礼貌之风就会吹绿校园。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1

  泸县试验校梁才小学

  下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下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包管。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惟

  我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同样平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诲与管理机制,以教诲为先导,以制度为包管,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方针,从基础小事抓起,注重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二、工作方针

  1、通过“礼仪习惯”教诲,使学生慢慢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二、通过“生活习惯”教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方针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小学生同样平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检查约束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巩固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通过于激烈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立管理,自我管理。从而到达“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诲内容

  以《小学生同样平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八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管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课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作别,申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有独吃,先让长辈就坐,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体贴父母等长辈的身板,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安,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应疑难题目先举手,跟老师措辞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合作,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持重、衣着整洁。

  二、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疑难题目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惯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板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胡说乱动,勇于提问,踊跃回应,抓重点,踊跃思考;

⑤功课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功课,做到独立、耐烦、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功课,先审题再解释回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步履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课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顺溜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规律;

⑦踊跃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食粮,不苟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食粮;

⑥不苟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事物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疑难题目。

  五、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讲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熟悉,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年级组、班级管理网络,发挥各年级自立管理功效,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二、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诲宣传,指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贡献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每月第一周召开一次班主任集会,明确教诲主题,摆设当月工作,提示班主任应注重的'疑难题目,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踊跃开展有好处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少先队活动阵地,教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钧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惟上明确熟悉。

“比”:对照养成教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巩固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二、坚持周五下午班会制度,总结本周本班养成教诲工作情况,摆设下周工作。每月最后一个周五,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讨论会,进行一次阶段性班内总结。

  3、注重校园文化设置设备摆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办好“小号角”广播站、青苹果队刊、金色童年媒体、红领巾雏鹰网,学校宣传栏、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4、寓“小学生常规”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少先队活动是养成教诲的主渠道。大型的学校队活动,是训练学生行为规范的好时机,活动中除要求学生列队出场、按次序就坐、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纸屑、认真听讲、有礼貌地鼓掌称谢外,对队员的敬礼、站立、以及红领巾的佩戴等均有所规定。

(三)斥地社会教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诲,使学生自发接管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指导和教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巩固。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诲。

  二、组织学生参加世间有好处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3、设立校外教诲辅导站,通过参观访问教诲基地,培养和激发儿童的“五爱”情感,从而推动学生自发履行道德义务。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巩固“意”的训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巩固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制度:值周值日职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卖力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明疑难题目,及时教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在《值周日志》和《值日登记表》上。值周值日职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值周值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诲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中队争星活动,以值日生和卫生监督员为主要管理成员,每天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规律、两操、出勤、就餐、就寝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充分发挥“红领巾监督岗”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诲的能力。

  3、“行规优秀班级”、“校园之星”评选制度:每月,根据学生同样平常的表现,通过自评、小组评、班主任推荐、学校确定等方式评选出“校园之星”。并根据本月的中队争星情况,评选出“行规优秀班级”。学期结束再从每月的“行规优秀班级”中评选出本学期的“文明示范班”。这样,把学生个人的行为表现与班级集体的评优结合结合起来,使学一辈子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比力自学地遵守规范。

  六、具体工作摆设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穷年累月、反复训练、按部就班的过程。根据行为习惯的养成特点,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把行为规范逐条分解,分周落实养成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二周:严格守纪,按时作息

  第三、四周:讲究卫生,保护环境

  第五、六周:专心听课,大胆发言

  第7、八周:活动讲文明,认真做“两操”

  第九、十周:学会交往,举止大方

  第10月1日、十二周:热爱劳动,认真做值日

  第十三、十四周:注重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学生,还处于较原始的感知阶段,必须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来认知世界。我们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初步归纳出了适合一年级学生特点需要的XX种道德行为习惯,像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围以内的,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

  二、活动开展目的意义: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日积月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改变他的习惯。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播种一个品格,收获一个命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真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为此,我们一年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三、活动内容:

  1、热爱祖国,关心时事,收听收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

  2、自觉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尊敬国旗、国徽,唱国歌声音洪亮;

  3、热爱班集体,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爱护公物,热心为集体服务;

  4、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5、尊敬师长,有礼貌。见老师能主动问好;对家长称呼“您”;不顶撞老师和家长;

  6、使用文明用语:“谢谢”、“对不起”、“你好”等已成学生口头语;

  7、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骂街,不打逗,不欺负弱小;

  8、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法规,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

  四、教育计划

(一)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确保学生尽快并保质保量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例如,在家长的监督下要学生完成“十个一”活动,在家里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看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等等,并制定“自评——师评——家长评”的评价制度,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班级内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班会时间进行一周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评出“最佳拇指奖”“文明礼仪之星”等,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三)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建队日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四)、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小公民道德教育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故事会和流动红旗的评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室内外的刊版的教育作用,采用“自理小屋”,“卫生小天使”和“礼仪花园”等栏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五)通过儿歌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行为习惯。

  儿歌

  爱国:爱祖国,知大事,承传统,晓历史;心向党,系人民,爱家乡,惜校誉。

  明礼:讲文明,懂礼貌,尊长辈,爱幼小;明是非,遵教导,礼先让,行为好。

  诚信:对人事,要忠诚,不说谎,讲信用;借东西,要归还,答应事,不迟延。

  团结:团结好,力量大,同心做,目标达;手足情,存己异,有问题,靠大家。

  友善:对他人,要尊重,对朋友,要热情;对弱小,要关心,不强暴,不欺人。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3

  亲爱的同学们:

  英国经济学家约·凯恩斯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作家培根也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你们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有助于培养你们的高尚人格,提高你们的文明意识和自身素质,进而为你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高一年级组向高一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教室、走廊和校园内吃零食,保持环境干净整洁。

  2、举止文明,情趣健康,不抽烟喝酒,不参与赌博斗殴与迷信活动,不沉溺于手机,不进营业性网吧、游戏厅等场所。

  3、爱护公共设施,不破坏桌凳门窗墙壁,不攀折花木,不在建筑物上乱涂乱画。

  4、注意仪表,衣服整洁,不穿奇装异服,不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化妆,均不染发与留怪异发型。

  5、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说粗话、脏话,见到老师会问好,文明用语要常用。

  6、参加集体活动时不喧哗、不吵闹,做文明观众;会场上不丢垃圾,离开时保持会场干净。

  7、按时进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病有事要请假。

  8、上课认真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认真完成作业,不抄袭,考试诚信不作弊。

  9、养成防煤气、防电、防溺水的好习惯;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放学路上走人行道,在马路上不打闹,骑车不并行。

  同学们,播下一个行为,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播下一个品格,便收获一份成功。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形象,成就美好人生!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4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搞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工程。多年来,我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把贯彻道德规范同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建立班规,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苗圃。新组建的班级,集体成员的行为习惯毕竟会不同,势必不利于班主任的协调与管理。为此,学校在每学年开始都责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提炼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制定班规。班规的内容不要求过多,但一定要可行,符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班训,以此约束班级的整体行为,初步使班级形成目标明确、奋发向上的氛围。制定完成后,班主任将班训、班规及时下发到学生手中,在熟记的`基础上,不断对照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班主任以班规为标尺,时时处处、方方面面监督学生、警示学生,遵守得好的,及时表扬。故意违反班规校纪的,严厉批评,指出其危害,以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开端。

  二、重视小事,防微杜渐,促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些所谓的小事,既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渠道,又是检验学生是否有良好习惯的试金石。抓住身边的一些小事。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我校长期以来重视、研究和实验的一个课题。

  1、警句的鞭策作用

  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我们从政治、语文课本中搜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语、名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大堤,溃于蚁穴”、“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等,把他们请到德育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把握它们的意旨,领悟其中的内涵,牢记它们说明的道理,实践其中的真理。

  2、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从抓教师的行为习惯入手,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积极贯彻并认真落实县局提出的“卫生就是形象,卫生就是作风”的口号,建立教师轮流值日制,值日教师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办公室的卫生,领导每天检查,并抽查卫生保持情况。通过表扬和批评、量化公布等手段,大大增强了教师讲卫生、争文明、树形象的积极性。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的“伸伸手、猫猫腰”活动,教师也积极参加,教室讲台前的粉笔头及时捡到粉笔盒里,校园、操场的废纸、脏物及时捡到垃圾箱中。由于教师注意了身边小事的示范作用,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不论在教室、办公室还是校园都受到良好的影响。

  3、发挥班主任的督导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这一特殊职能就决定了与学生的广泛接触与相处,正确发挥班主任的督导作用,是促使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推动力。为了达到利用小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学校向班主任提出了“四勤”的原则:一是“腿勤”班主任上班坚持“车棚——清洁区——教室——办公室”这条路线,及时发现各区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勤到班级,多与学生在一起,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工作有的放矢;二是“眼勤”,勤观察并善于观察,捕捉苗头性的东西,使一些小事变成教育引导学生的素材;三是“嘴勤”经常召开有班委会成员和值日干部参加的会议,让他们将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掌握第二手材料,共商管理的策略。四是“脑勤”,就是经常想问题,从自己掌握的大量材料中概括出共性的东西,抽象出规律性的东西,更好地指导自己以后的工作。可以说,这“四勤”是提高学生良好的习惯实效的良方。

  三、广开渠道,多方面施教

  都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管理也是如此,要坚持软、硬兼施的原则,既要“硬落实”又得“软管理”。为此,我们寓养成教育与丰富的活动之中,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通过组织“谈理想”和“小法庭”班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将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引导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利用五四青年节、教师节、国庆、新年等重大节日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明确意义,受到教育;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不讲卫生、不爱护公物、不按时完成作业、不按时到校、偷看不健康读物等开展“独立作业的好处有那些?从校园内捡起一片废纸与随时丢下一片废纸有何不同?迟到,会给同学带来什么影响?怎样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等讨论活动。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增强了预防效果,升华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力地促进养成教育。

  四、发动家长,共同教育

  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为此在养成教育的开展中,我们还注意了家庭、家长的作用,以家访、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形式适时、及时地与家长沟通,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一是在在尊重家长前提下,认真听取家长对孩子在家中学习、生活等情况的介绍和家长的意见与要求;二是客观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向家长宣传学校、年级、班级在近一个学期内的工作要求,增强透明度,为双方更好地配合打基础;三是热情地和家长商定下一步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对一些教育方法欠妥的家长,给予指导,努力达到在教育学生方面的学校与家长的“互联网“效果。

  初中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大,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几次有意义的活动就能完成养成教育任务,必须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实效、长效,才能逐步实现养成教育的目的。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方面,我们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在实践中,有许多的方法、途径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更新,为此,我们还将不断地努力,力争早出成果,多出成果,为我县的素质教育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5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习《中小学管理规范》、《中小学生守则》、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检查约束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通过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中小学管理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迟到,不贪玩——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6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7

  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是多方面:内在的因素: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外在的因素:来自家庭的,来自社会的,来自学校教育的。因此,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全过程。

  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因此,学校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责任。

  对学生已养成或基本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要注意给予科学的正强化或间隔式强化。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特别是对于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一旦有好的行为表现,教师要不失时机的进行表扬,让学生随时能感受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同时,教师要设计一些有意义、简单、易行的活动,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强化。如开展: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写好每一个字,完成好每一次作业,做好每一次早操和眼保健操,克服一个缺点,为他人做一件好事,学会一样本领等。只要学生克服了一个缺点或做了一件好事,老师就给予表扬,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同时还要对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易出现反复的矛盾,采取间隔式强化教育方式,即先间隔一周进行总结表扬。经过一段时间,再间隔半个月、继而间隔一个月、两个月或更长时间进行总结表扬。间隔的时间由短到长,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大家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监督,从而达到“稳定——不稳定——稳定”。 重点突破,化难为易。学生较难养成的习惯,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本身道德认识、评价和判断能力较低,因而对生活中一些不良的做法,盲目去模仿,为此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引导教育。

(1)、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学校文明班集体评选条标准,帮助学生确定小目标。如课堂常规小目标、学习习惯小目标、卫生习惯小目标等。小目标学生容易达到,因此学生很快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班内每天可设1—2名小检查员(学生轮流担当),将每天检查到的情况记录下来,次日晨会时间宣读,对好的做法表扬,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学生从不注意观察到观察比较全面;观察别人的同时,注意检查自己、教育自己;由不关心集体荣誉到为了集体荣誉敢打破情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班集体中的每一员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既是观察的主体,又是自我观察的对象。每位学生都有表扬、批评别人的机会;又有被别人表扬、批评教育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要被别人表扬、有资格批评别人,首先必须自己做好。培养小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是实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

(2)、利用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小故事,提高学生评、判能力。各班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或下午预备铃后的时间,组织学生轮流讲英雄人物、歌颂祖国等内容的寓言、历史故事。让学生在听了故事后,谈体会、提问题、谈看法,进行辩论。以此提高学生评、判能力。使学生能做到: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花言巧语。遇事要动脑,不该做的事,无论如何不能做。

(3)、通过不同形式的暗示来教育学生,或进行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依靠思维、语言,自己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志,使自己克服本来难以克服的坏毛病。 如:抄录格言、警句,自勉共勉。班级可充分利用宣传阵地,每期黑板报设一个栏目写名人名言、警句等,借此暗示,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

  通过自我暗示提高学生生活的效率。如开展“学习高效日”、“生活高效日”活动。“生活高效日”,就是这一天,学生从起床穿衣、洗脸梳头、刷牙、吃饭、戴红领巾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可称为“生活高效”,否则是非高效。此活动坚持一段时间,可提高学生适应生活快节奏的能力,学生的生活自立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通过自我暗示,教育学生自尊、自爱。为了教育学生自尊、自爱,减少受批评的次数,学校可开展“无批评日”活动,这一天,在学校任何教师都不得批评学生,学生之间也不得互相批评。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的自尊心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对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任务是艰巨的,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大处着眼。作为教师要孜孜不倦的教育学生,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未来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担负起培养教育的重任,为提高民族道德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